毒蜘蛛螫傷

毒蜘蛛螫傷

毒蜘蛛螫傷可引起組織壞死、血管炎,並產生全身反應。但毒蜘蛛咬傷時成人很少致命。

蜘蛛大多數有毒,但能引起中等度到嚴重反應的毒蜘蛛僅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如黑寡婦蜘蛛,狼蜘蛛、褐蜘蛛、跳蜘蛛等。蜘蛛有一對角質螫,分泌少量毒液,含有神經毒素和組織溶解毒素。神經毒素可結合到神經肌肉胞突結合膜,刺激中樞神經、周圍神經和自主神經;溶解毒素可引起組織壞死、血管炎,並產生全身反應。一般而言,毒蜘蛛咬傷時成人很少致命。

疾病名稱:

蜘蛛螫傷

發病機理:

一般蜘蛛螫傷,毒性不大,僅引起局部腫痛或壞死,毒蜘蛛螫傷,其毒液含神經毒蛋白,可引起全身中毒症狀。
臨床症狀:毒蜘蛛螫傷後局部皮膚呈蒼白或發紅起蕁麻疹,腫痛,全身症狀有全身無力、頭暈、噁心、嘔吐、發熱、出汗、肌肉痙攣,雙足麻木及刺痛感,嚴重者可出現驚厥,呼吸困難,瞳孔縮小,甚至休克,小兒全身症狀嚴重。

診斷:

毒蜘蛛螫傷後,出現上述中毒症狀即可診斷。

治療:

在螫傷口近心端結紮,吸出或擠出毒液,局部冷敷,傷口用氨水,或碳酸氫鈉溶液清洗,局部注射3%吐根鹼1ml,或麻黃素0.5ml,亦可用蛇藥,萬應錠等外敷,或用明礬醋調外敷;嚴重者傷口周圍用0.25%普魯卡因局麻封閉;出現全身症狀者,可口服蛇藥,輸液,套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和葡萄糖酸鈣,有條件應注射抗蜘蛛毒血清,其他症狀對症治療。

相關藥物:

碳酸氫鈉、葡萄糖酸鈣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