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殭屍銀行”作為一個辭彙,最早出現是在1987年,美國波士頓學院金融學教授愛德華·凱恩(Edward Kane)用其來解釋日本經濟“失去十年”的成因,指出當時一些日本銀行雖已資不抵債、失去生存能力,但由於政府怕其破產會引發更嚴重的金融混亂,於是在政府的輸血下,這些銀行還能勉強維持運轉。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但銀行業這種既無活力、又不倒閉的狀態,不僅難以對實體經濟產生支持,反而成為實體經濟的拖累。於是在某種程度上,“殭屍銀行”也成為日本“失去十年”的代名詞。
案例
2011年,歐債危機的愈演愈烈,很快將德夏銀行打為最典型的“殭屍銀行”。早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法國和比利時合資的德夏銀行得到比利時、法國和盧森堡三國政府64億歐元的注資,方渡過難關;但難以消化的不良資產,最終讓該銀行難逃歐債危機的大劫,2011年10月,德夏銀行最終被分拆。
智庫“開放歐洲”經濟學家拉烏爾·盧帕勒爾曾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指出,歐洲央行出手固然可避免銀行擠兌,但同時也會製造出一批“殭屍銀行”,最終的結果是納稅人為此付出更大代價。在金融危機中,歐美普遍存在的國有化恐懼,其實或多或少也同“殭屍銀行”有關。
影響
“殭屍銀行”(Zombie bank)比破產銀行更恐怖。太多潛伏的“殭屍銀行”,成為推動危機螺鏇式惡化的重大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