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路佳人

歧路佳人

《歧路佳人》是蘇青的自傳體小說,於20世紀40年代首次出版。 這部小說是蘇青以自己的婚戀經歷和理想破滅過程為背景,加以耳聞目睹了當時的現實社會,經過提煉而寫成。書中內容涉及到蘇青與胡蘭成、胡風、張愛玲等文藝界名人的交往和愛恨情愁。這是一部不算太長的小說,作者把它用一個個簡短的片斷集結而成。故事情節如流水般舒緩流暢,自然明晰。雖沒有多么的跌宕起伏,卻能感受到濃濃地生活氣息,人物的鮮活,多變複雜的性格也使故事少有些戲劇色彩。

基本信息

作品目錄

代序 我看蘇青 代序 沒有禁忌的蘇青 代序 尋找蘇青 一 邂逅 二 妹妹在青島 三 其言也善 四 海濱談話 五 我的家庭 六 小英雄 七 同樂會中 八一念之差 九終身誤 十 鳴齋先生 十一 所謂良人 十二侯門如海 十三 竇公館 十四 誤入歧途 十五 還我自由 十六 痛苦的回憶 十七 欺人還自欺 十八 監獄內外 十九悔不當初 二十 小事化無事 二十一以怨報德 二十二心猿意馬 二十三 狐注一擲 二十四 前途茫茫 二十五 歧路佳人 附錄1蘇青小傳 附錄2蘇青、張愛玲對談記

作品鑑賞

《歧路佳人》是對小說《結婚十年》、《續結婚十年》的重寫,它講述的仍是一個女性結婚、離婚、謀生的故事,時間跨度幾乎是前兩部小說的綜合。因為改寫的重點是主角離婚後的生活,所以離婚前的內容大大縮減,凡作者認為不需改變的內容諸如結婚場景、婚後生活都省去不寫,只補敘了主角幼年生活及和丈夫的結識經過等內容。又因為作家對改寫後主角交際花的生活並不熟悉,因此亦無法描繪真實具體的生活實事,而只能改以大量的心理和對話描寫。事實上全書有相當章節都由對話構成,如第14、16章。

蘇青這種弱化情節、放大細節、表面凌亂的敘事策略,使她的作品本身呈現出一種日常生活狀態。真實的日常生活本就是散亂、無目的、無故事、由各不關聯的片段組成,於是這種敘事策略使小說達到了內容和形式上的某種和諧一致。但這種敘事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作者結構作品及創作長篇的不足,並且影響了作品的連貫性和可讀性。如《歧路佳人》中過多的靜態對話描寫,造成了作品多個斷裂口。小說中的對話常常起著揭示人物性格、推動作品向前發展的作用,其中後一種作用尤為重要,但出現在《歧路佳人》中的大量對話卻並非起著動態地推動小說向前發展的作用,它們所涉及的內容和待解決的問題都是一些游離於小說情節之外的生活哲理問題,如第14章整章男女人物談論的是人該採用何種生活方式的問題,到第16章又重複此話題。這時作者往往表現出耽於言論而怯於實際生活描寫的傾向,這不能不說是蘇青創作中的一大弱點。

出版信息

書名ISBN出版社出版時間
歧路佳人7561335466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10-1

作者簡介

蘇青,本名馮允莊,在上海灘,與張愛玲齊名,是海派文學的著名代表人物,為20世紀三四十年代 “上海文壇最負盛譽的女作家”。張愛玲前夫胡蘭成對蘇青極其仰慕,並多次寫文章表露自己的心聲。張愛玲也認為:“只有和蘇青相提並論我是甘心情願的。”蘇青1933年考入國立中央大學(南京大學)外文系,後肄業移居上海。因婚姻變故而成為以文為生的職業作家,作品主要發表於《宇宙風》、《逸經》、《古今》、《風雨談》、《天地》等雜誌,代表作有《歧路佳人》、《結婚十年》、《續結婚十年》等。 代表作長篇小說《歧路佳人》最早在《風雨談》上進行連載,在當時被稱為最大膽的女作家,該書出版後半年內再版18次,至今已有20版之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