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三豐派道教

三豐認為·儒釋道三教僅是創始人不同,實質是一樣的,“修己利人,其超一也。”“一陰一陽之謂道”,“三教聖人皆本此道以立其教也”,其源不出全真道窠臼。道教中有人認為他創立了三豐派。自是而下,三豐派始定·

概述

張三豐在武當山創立一個新的道派——三豐派,掀起了中國道教發展史上的最後一波,並成為武當武功的創立者。

武當山三豐派道教 - 傳承 本初

北宋以前,武當山道教並無明顯的宗派區分。以其宗教行為而論,大致可以歸屬於早期的丹鼎派和符籙派。武當山道教真正各立門戶的宗派活動,當是從公元十二世紀初的南宋和金元對峙之時開始。屬於正一道傳上清法籙的茅山家宗(上清派),是元初武當山道教的主要宗派.南宋紹興十一年(公元 1141),茅山道士孫寂然在武當山興復五龍觀,傳上清五雷諸法,形成上清別派的五龍派。金大定七年( 1167),道士王重陽創立主張三教合一的全真道,元至元十二年(1275),全真道的道的道士汪思真在武當山五龍觀授徒百餘人,全真派由此進入武當山。至元二十二年(1285),峽州宜都人張守清開始在武當山學道,後來他以清微道法為主,博採各派之長,內丹外法並重,二十餘年中,授徒近四千人,被稱為武當清徽派。分屬全真、正一兩大道派的全真派、上清五龍派、正一派、清徽派等,長期在武當山傳道授徒。武當山五龍宮是江南全真派的最大的活動據點。這些道派雖教義有別、但在尊崇真武這一點上是認同的,不同程度的融合是它們的主流。

武當山三豐派道教 - 三豐派觀點 釋義

十四世紀下半葉的明洪武初年,著名道士張三豐來到武當山,擇地建庵,傳授弟子。他認為,儒釋道三教僅是創始人不同,實質是一樣的,“修己利人,其超一也。”“一陰一陽之謂道”,“三教聖人皆本此道以立其教也”,其源不出全真道窠臼。道教中有人認為他創立了三豐派。永樂十一年(1413),朝廷在武當山大建宮觀。傳天師法籙的正一派道士張宇清等奉令到浙江、江西,湖廣、山西、河南、陝西等省和應天府,挑選道土四百餘人來武當山辦道,從中選拔二十餘人擔任各宮觀提點、住持,他們多是正一道所屬之上清、清微等派。這些道派都以真武為最高偶像,引張三豐為“我祖”,擅長符籙齋醮,統被稱為真武玄武派。但各道派仍分別收徒,保持它們各自的傳承關係。

三豐派宗系

明代初期張三豐所創。主張三教合一,修已利人,崇奉真武神。其派承傳派系譜為:
《諸真宗派總簿》所載張三豐創立的宗派有八支:
自然派傳宗譜為:“玄雲通曲靜,清虛色自經,月圓皈命禮,抱意管丹誠。元玄明至本,大詳理幽微,參透無中有,方可達希夷”。
三豐祖師自然派流傳宗譜為:“誰造然之宗,若守可以險,功德歸盛泰,萬世禮仙真。本靜從玄教,福壽水長興,合清仁志點,秉義復元登”。
三豐派流傳宗譜為:“道德機宏容,真正守長清,萬強工夫首,宗來教方春。星月皎天漢,守靜默行功,一德無量念,玄理至仁忠”。
三豐派流傳宗譜為:“玄雲通道居端靜,白鶴乘虛向目清,師資月圓皈志扎,身中抱一管丹誠。太上淵微入妙元,凌元星朗貯壺天.功候到日方許就,始悟其言信可傳”。
三豐派流傳宗譜為:“大道英勇德,真正守常存,萬疆共福壽,宗脈教芳春”。
三豐祖師日新派流傳宗譜為:“大道應永得,守教志常真。一陽來複本,同靜德玄風。”
日新派按清光緒八年(1883)七月二十日續二十字,不是獨立一派,流傳續譜為“沖和天根定,涵養易書深,寶元得正體,歸吉萬年身”。
三豐祖師蓬萊派流傳宗譜為,“園通智敏用,是清修覓真,丹體蓬 萊會,保定煉成金”
全真派全真教、全真道。與正一道同為元以後道教兩大派。金大定六年(1167)王重陽創立。主張三教合一。教旨以“澄心定意,抱元守一,存種固氣”為“真功”,“濟貧拔苦,先人後己,與物無私”為“真行”;功行俱全,故名全真。其派主要經籍有《道德清淨徑》、《般若心經》、《孝經》等。元至元十二年(1275)汪思真來武當山五龍觀開山傳宗,授徒百餘人。
全真龍門派王重陽弟子丘處機創立,傳入時間不詳。明代本山已有該派傳承。康熙二年(1669)全真龍門派“中興之祖”王常月率徒從北京南下傳道,曾在武當山王虛宮立壇授戒,此後本山各大宮觀皆有該派道士,並成為武當道教的主體。其流傳宗譜為:“道德通玄靜,真常守太清,一陽來複本,合教永圓明。至理宗誠信,崇高嗣法興,世景榮惟懋,希微衍自寧。住修正仁義,超生雲會登,大妙中黃貴,聖體全用功。虛空乾坤秀,金水姓相逢。山海龍虎交,蓮開現實新。行滿丹書詔,月盈祥先生,萬古續仙號,三界都是親”。
武當派元代武當道士張守清以清微道法為主,博採正一、全真諸派之長,形成並完善武當派,亦稱武當清徽派。其派崇奉真武神,諷誦有關真武經書,注重內丹外法,主張三教合一,張守清在二十餘年中授徒近四千人。元代中期以後,天一真慶宮、紫霄宮、太和宮等宮道士,多為張守清弟子。
榔梅派本山派。明永樂十年(1412)敕孫碧云為武當山南岩宮住特,遂開創此派。其門下弟子稱他為“碧雲祖師’,。明代承流此派者頗眾。流傳宗譜為:碧山傳日月,守道眾自然,性理通玄德,清微古太元,真靜長悠久,宗教福壽長,慶雲沖霄漢,永達大吉昌。”
郝祖岔派郝大通創。明代在武當山開基。流傳宗譜為:“道鈴治明惠,建貞一亭嘉,莫吟純翠景,兆裔永流傳,至虛無尚理,澄清定寧基,沖和德正本,仁義禮智信。”
老華山派著名道士陳摶所創。其宗譜為:“須度玄明月,朗然雷隨風,蓬萊真清靜,道德中可東。性定發祥泰,陰陽妙法通,龍虎交變化,乾坤惟滿充。金水還本體,往來運全功”。
除上記諸派之外,自元迄民國,武當山還有下述宗派活動:靜一派、三茅派、大茅派、呂祖蓬萊派、遇山派、華山派、神霄派等等。

武當三豐派第十四代傳人鍾雲龍道長授徒典禮

2009年8月4日酉時,武當三豐派第十四代傳人鍾雲龍道長的收徒儀式在一片祥和的氣氛中舉行。此次拜師收徒儀式由鍾雲龍道長的弟子武當師行功夫館館長陳師行道長主持,鍾雲龍道長的弟子武當山傳統武術館館長袁師懋道長宣讀三豐派門規。
參加這次拜師收徒儀式的還有鍾雲龍道長的師弟第十四代三豐派傳人肖品和道長(襄樊真武山道觀主持)、董復明道長(武當功夫藝術團副團長)以及鍾雲龍道長身邊的弟子第十五代三豐派傳人袁師懋、鍾師瓊、陳師宇、陳師行、蔣師清、王師壹、高師懋等等。整個拜師程式從焚香禱告,自發心愿,行拜師禮,參拜師叔,參拜師兄,參拜三豐祖師及三豐派列祖列宗。全過程莊嚴而隆重,充分體現了中國道家禮儀和尊師重道的中華民族文化傳統。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陳長虎(師希)、明平城(師微)、楊麗君(師衍)、張珊(師自)、顧世毅(師寧)五名學員,在近十年多的時間裡,對三豐武術和道家文化孜孜以求,他們憑著一顆虔誠的心和堅持不懈的精神,通過了重重考核。今天,在這個可喜可賀的日子裡,終於如願以償,正式成為武當三豐派第十五代弟子。
在收徒過程中,鍾雲龍道長語重心長的告誡眾弟子說“:近年來,武當迎來了欣欣向榮,蓬勃發展的春天,而武當武學和道教文化更是蒸蒸日上。光大道家思想,發揚武當武學,傳承民族文化,是三豐派弟子的責任和義務。作為三豐派的弟子應該時刻注意提高自身的武術水平和能力,要認真研習道家文化,廣范的學習社會知識,不斷的提高自已怕綜合素質,使自已成為一個複合性武術人才,從而能更好更大的武當武術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最後,鍾雲龍道長表達了自己對新入門的弟子殷切希望和美好祝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