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真武山道觀

襄樊真武山道觀

真武山道觀位於襄陽城西南1公里處,有鄂西北“小金頂”之稱.真武山上陸續建成文昌閣、靈官廟、把酒亭、紅樹山莊、翠屏軒等一批建築,並有石階路相連。後因“文革”中被毀,僅留下一些古樹和殘垣斷壁。真武山腳下,有李曾伯《襄樊銘》的摩崖石刻和劉備馬躍檀溪的遺址。

簡介

山門山門

真武山道觀位於襄陽城西南1公里處,有鄂西北“小金頂”之稱。在傳統習慣中,朝湖北武當山,首先要來到襄陽真武山,給真武帝上表章,算在真武大帝處報了到。有錢財和精力者當繼續去均州(今丹江口市)武當山天柱峰朝金頂。錢財精力不足或患病者,可就此迴轉,也算還了朝拜真武大帝的心愿。

沿革

道觀道觀

宋元以前,真武觀名叫建峰寺,香火長盛不衰。明永樂十年(1412年),明成祖降諭修建武當山宮觀,“管運武當山琉璃諸物”的水船數以“萬計”,停泊真武山下的漢江中,“時風濤方作,頃之祥雲數見,水天一色,鹹謂元帝(真武大帝)顯應”,於是在山上修建了“真武觀”。後又重建了真武殿、娘娘殿、老君殿等殿堂。可惜文革期間,道觀被拆毀。如今看到的道觀都是199真武山與翠屏山毗連,海拔396米,因山上有真武祠而得名。此山又名仙侶山,師來山,元武山,均與神仙際遇有關。據《宜賓縣誌》記載:“昔有人浮舟於此,忽見一道人自空而降峰頂,即之不復見,土人呼道人為師,故名師來山。本名仙侶山,相傳楊道人升仙之地,山產仙茅,楊仙遇郁姑於此。”所以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也。”真武山自以來就是川南道教名山,山上依崗取勢,原建有飛來寺、牛王廟、半邊寺、遇仙樓等廟宇十二座,今僅存八座。建築布局,頗具匠心,參差鄰峙,分中有合,構成了鱗次櫛比、叢集壯觀的真武山廟宇群,其勢度、工藝均可與青城山的宮觀建築媲美。 真武山是川南著名道教名山。山上道觀以玄祖殿為主廟,建於山頂,視野開闊,是明代萬曆年間的建築。與玄祖殿處在同一中軸線上的建築還有無量殿、望江樓、拔髮祖師殿。右側兩座山峰上還建有斗母宮、三府宮和文昌宮。4年後重修的建築。  

明永樂十年(1412年),明成祖降諭修建武當山時修建了真武道觀。歷史上真武觀是武當山系列道觀中的第一道觀,其規模屬武當山宮觀中最大的,海內外享有盛名。因真武道觀毗鄰漢江,處在的通衢大道,交通十分便利,故香客眾多。在鼎盛時期,道觀建築的殿堂、房屋有350多間,道人近百人。後來,大部分殿堂毀於戰火。“文革”期間,僅存的祖師殿、聖公聖母殿、娘娘殿被當做“四舊”拆毀。

其它

1994年,襄樊市政府根據廣大道教信眾的要求,將真武山的道教活動場所開放。
目前,真武山新建了道觀殿堂9座、生活配套建築33間、新塑神像14尊。山下新落成的真武山道觀石牌坊,巍峨莊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