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軌道交通三號線

武漢軌道交通三號線

武漢市軌道交通3號線位於武漢市的漢陽區、礄口區、江漢區、江岸區、東西湖區等五個行政區域。線路從沌陽大道站出發,沿龍陽大道走行,過王家灣後,與江漢二橋平行,在下游下穿漢江,上岸後下穿輕軌宗關車站,過雙墩進入王家墩CBD,經范湖、菱角湖公園進入建設大道,沿建設大道東行,過黃浦大街、二七路後,下穿京廣鐵路進入後湖,過後湖大道後,線路西偏,垂直穿越金橋大道,在市民中心以北設最後1座車站後,出入段線下穿張公堤、從三金潭污水處理廠西側進入車輛段。線路全長28km,全部為地下線,設車站23座,其中換乘車站11座。

簡介

3號線3號線

線路從沌陽大道站出發,沿東風大道、龍陽大道走行,過王家灣後,與江漢二橋平行,在下游下穿漢江,上岸後下穿輕軌宗關車站,過雙墩進入王家墩CBD,經范湖、菱角湖公園進入建設大道,沿建設大道及建設大道延長線東行,過黃浦大街、二七路後,下穿京廣鐵路進入後湖,過興業路、後湖大道後,線路西偏,垂直穿越金橋大道,在市民中心以北設最後1座車站後,出入段線下穿張公堤、從三金潭污水處理廠西側進入車輛段。

3號線在武漢市三金潭污水處理廠以北、東西湖大堤以西所圍地塊設定三金潭車輛段;在中環線以東、龍陽大道以北設定升官渡停車場。

在趙家條設控制中心和主變電站各一座,並在漢陽王家灣與4號線二期主變電站實現資源共享。

項目概況:武漢市軌道交通3號線工程全長28km,共設23座車站,全部為地下車站和地下線。全線設三金潭車輛段和升官渡停車場各一座,主變和控制中心一座。

工程設趙家條站1座110kV主變電站,為室內地面站。工程採用標準B型車,車輛最高運行速度為80公里/小時。列車初期、近期、遠期採用6輛編組。全日開行列車初期136對,近期178對,遠期248對。運營時間5:00~23:00。

21座地下車站採用明挖施工,2座地下站採用(半)蓋挖法;地下區間隧道採用盾構法;其他過渡段、出入線多採用明挖法施工。工程於2009年12月30日開工,2014年建成通車。工程總投資為173.49億元,技術經濟指標為6.2億元/正線公里。

建設單位:武漢捷運集團有限公司

相關新聞

我市第一條穿漢江捷運和第二條過長江捷運於2009年12月30日開工。2009年12月28日捷運集團與中隧、鐵十一局、武漢建工等6家施工企業簽訂了3號和4號軌道線施工契約。這兩條線的建設,刷新漢陽還沒有軌道交通建設的歷史,完工後將形成武漢捷運“第一環”。

3號線是我市第一條穿漢江捷運,連線漢口三金潭和沌口開發區,中途下穿漢江,串起江岸、江漢、礄口、漢陽4箇中心城區。它從沌陽大道站出發,沿東風大道、龍陽大道走行,過王家灣後,與江漢二橋平行在其下游下穿漢江,上岸後下穿輕軌宗關車站,過雙墩進入王家墩CBD,經范湖、菱角湖公園進入建設大道,沿建設大道及建設大道延長線東行,過黃浦大街、二七路後,下穿京廣鐵路進入後湖,過興業路、後湖大道後,線路西偏,垂直穿越金橋大道,終點站塔子湖體育中心。全長28公里,全部走地下,設站23座,總投資約173億元。

4號線二期是我市建設的第二條過長江捷運,部分高架部分地下。其走向是:從黃金口工業園附近東跨琴斷口小河、三環線孟家鋪立交,沿漢陽大道向東,過孟家鋪站後轉為地下,過永安堂、玫瑰苑、王家灣、十里舖、七里廟、五里墩、五琴路,向北偏轉穿老漢陽火車站,線路下穿京廣鐵路和琴台路,經過琴台公園,從閩東國際東側轉入鸚鵡大道向南前行,過翠微路後沿腰路堤路下穿長江,再沿紫陽路前行,到終點首義路站。線路全長16.9公里,設站13座,總投資約99億元。據悉,4號線一期工程今年8月已全面開工,從武昌火車站起,經中南路、岳家嘴至武漢火車站,全長16.06公里,設15座車站,預計2012年底通車。

按目標,3號線和4號線二期計畫2014年底建成通車。捷運集團董事長塗和平昨日說,3號線和4號線與我市首條過江捷運、2012年9月建成的2號線相扣,將形成武漢捷運“第一環”。

站點

市民中心站、後湖大道站、興業路站二七路站、科技館站、趙家條站、惠濟二路站、香港路站、菱角湖路站、范湖站、王家墩北站、王家墩中心站、雙墩站、宗關站王家灣站、蔡家灣站、王家畈站、四新大道站、客運中心站、升官渡站、體育中心北站、體育中心南站、沌陽大道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