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武漢漢劇院是全國有較大影響的藝術團體,曾列為國家級重點藝術劇院。其前身為武漢漢劇團。一九六二年在周恩來總理的關懷下,正式建院,國家副主席董必武贈詩:"京昆登大雅,秦越奏清平,尊重吳陳派,宏宣江漢 聲"以示祝賀。
武漢漢劇院院長陳伯華是享譽藝壇的漢劇藝術大師,在她的帶領下,劇院著名演員雲集,“十大行當”齊全,在對漢劇傳統藝術的研究、整理和創新中,做出了卓越的成績,在新一代藝術人才的培養工作中,碩果纍纍。劇院不斷進取,刻意求新,已形成獨特的高雅、清新的藝術風格,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讚譽。
武漢漢劇院成立以來,曾得到毛澤東主席、劉少奇主席、朱德委員長、周恩來總理、陳毅副總理、李先念主席等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並多次進中南海為國家領導人演出。
地址(Add):武漢市江漢區前進四路74號
電話(Tel):027-82815345 82815340 82815396
傳真(Fax):027-82839805
郵編(P.C.):430021
劇目
武漢漢劇院在藝術建設中,整理和創作了一大批優秀劇目,如:《二度梅》、《狀元媒》、《三請樊梨花》、《宇宙鋒》、《櫃中緣》、《打花鼓》、《哭祖廟》、《闖王旗》、《借牛》、《狐探》、《磐河橋》、《掃雪打碗》、《掃松》、《四郎探母》等,已拍攝成電影和電視劇,在國內外影響極佳。劇院紮根武漢,面向全國,並不斷開拓國際市場,在全國各地演出中,深受觀眾歡迎。一九八二年赴香港地區演出,香港各報紛紛載文高度讚揚。一九八八年赴日本演出,又載譽而歸。一九九四年赴新加坡演出,深受各界朋友的熱烈歡迎。
成就
武漢漢劇院在歷屆全國性的藝術大賽中,顯示出雄厚的人才實力,曾有三人榮獲全國戲曲最高獎“梅花獎”;在省、市比賽中,有六人榮獲省劇協“牡丹獎”、有六人榮獲武漢藝術人才“江花獎”,有三人榮獲市委宣傳部頒發的“黃鶴獎”以及“新聞獎”;在省、市中青年演(奏)員比賽中,多人多次榮獲一、二等獎。現在,劇院人才濟濟,實力雄厚。擁有國家一級演員、演奏員19人,國家二級演員、演奏員43人。
名角
陳伯華,藝名新化釵,後因從師牡丹花(董瑤階)而改名小牡丹花。她師承劉本玉,又深受前輩名旦李彩雲、八貼牡丹花之新炙,融旦、貼表演技巧於一身,既有優美清亮的唱工技巧,又有細膩大方而靈巧的做工之長,創造了聲容並妙,神形兼備的獨特藝術風格。她善於以聲傳情地刻畫人物,人雍容華貴的貴婦,到馳騁疆場的巾幗英雄,以及美麗嬌憨的妙齡少女,都演得惟妙惟肖。她擅長的劇目有《二度梅》、《狀元媒》、《貴妃醉酒》、《櫃中緣》、《梅龍鎮》、《鬧金階》、《斷橋》、《穆桂英智破天門陣》、《三請樊梨花》等。由於她對漢劇藝術作了突出貢獻, 1988 年被國家文化部授予漢劇藝術大師稱號。花碧蘭, 1946 年從師牡丹花學習八貼,曾與吳天保、李四立、周天棟等名角配戲,並受到啟示。多年與漢劇名醜李羅克同台演出《打花鼓》、《秋江》、《雙下山》等劇。她擅長表演各種不同類型的人物,在塑造現代戲及新編歷史劇的各類婦女形象中,出色地扮演了《甜蜜的事業》中的唐二嬸、《紅燈記》中的李奶奶、《江姐》中的雙槍老太婆、《武則天》中的武后。
王曉樓,本名王國鈞。 1936 年投身梨園學小生,從藝 50 餘年。他嗓音脆亮寬厚,高低自如,是漢劇小生真假結合唱法的創始人。常演的劇目《三國志》、《白門樓》、《張羽煮海》曾蜚聲劇壇。 50 年代後,與陳伯華同台合作,成功地刻畫出《二度梅》中的梅良玉、《三請樊梨花》中的薛丁山、《 卓文 君》中的司馬相如等人物。此外,還成功地演出了現代戲《紅燈記》中的李玉和和《山鄉風雲》中的黑牛。
李羅克,出身於梨園世家,是繼大和尚之後的漢劇名醜。在前輩大和尚、呂平旺的薰陶和指點下,他能編、能導、能文、能武,並熟諳漢劇音樂,賦傳統以新意而塑造出各種形象鮮明的人物,形成詼諧活潑、妙趣橫生的藝術風格。擅長表演《打花鼓》、《雙下山》、《秋江》、《攔馬》、《櫃中緣》、《海舟過關》等劇。 60 年代主演現代戲《借牛》,更有獨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