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武林志》劇照](/img/f/f83/nBnauM3X3UTNzEzN0IzM0UjNzUTM4kDM0IDMxADMwAzMxAzLyMzLxc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武林志》劇照](/img/d/eee/nBnauM3X1gDNxIzN1IzM0UjNzUTM4kDM0IDMxADMwAzMxAzLyMzLy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第一次打擂,何大海大勝達德洛夫的助手畢契卡。但何大海在返回武館的路上,被牛武暗算。東方旭得知後,趕到醫院探望何大海,他們互吐敬佩之情盡釋前嫌。何大海主動讓賢,請東方旭擔任神州武術館館長,東方旭慨然應允。東方旭來到武館,勸阻了去砸洋行的眾徒們,把牛武抓送警察廳。但在廳長段耀宗與買辦梁守仁相互勾結之下,牛武被釋放了。他再到武館叫戰,東方旭毅然應戰,簽訂了打擂的生死文書。洋行經理圖拉也夫與達德洛夫策劃陰謀,搶走了東方旭的女兒玉蓉。東方旭忍愛著傷臂失女的痛苦,用八卦掌戰勝了達德洛夫。圖拉也夫、梁守仁企圖暗害東方旭,何大海為保護東方旭遇刺身死。東方旭在富有正義感的警官宋卿掩護下,最終逃脫了虎口。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職員表
出品人 | 北京電影製片廠 |
製作人 | 封增林(製片) 於學書(製片) |
導演 | 張華勛 |
副導演(助理) | 孫敏(副導演) 許天俠(副導演) |
編劇 | 張華勛 謝洪 |
攝影 | 關慶武、顏軍生(副) |
配樂 | 王立平(作曲)、姚關榮(指揮)、北京電影樂團(演奏) |
剪輯 | 蘇鴻文(剪輯)、江懷延(編輯) |
道具 | 郝廣良 祝天友 |
美術設計 | 張先得 鄭會文 |
動作指導 | 張文廣(武術顧問)、門惠豐(武術教練) 安天榮(武術教練) |
服裝設計 | 蔡培新(服裝設計)、崔寧(服裝)王建琴(服裝) |
視覺特效 | 劉萬富(效果)、張萬象(化妝) |
燈光 | 倪宗澤(照明) |
錄音 | 來啟箴 |
布景師 | 傅正琦(置景) 宗萬祥(置景) 田清保(置景)、王新國(繪景) 魏風(繪景) |
發行 | 北京電影製片廠(中國)、CrossroadsProductions Inc.(美國) |
角色介紹
![]() | 東方旭 演員李俊峰 三十五歲。命運坎坷,帶著一家人以賣藝為生。性格沉穩,精誠尚武,武藝高強卻不爭強鬥狠,含而不露,樸實厚道,有頑強的毅力,虛心好學,尊老愛幼。雖然生活艱苦,但有志有節,蔑視錢財,正氣凜然,富於愛國主義精神。 |
![]() | 何大海 演員李德玉 四十歲,神州武術館的館主。剛強勇猛,粗獷豪邁,鋒芒外露,喜歡逞霸逼人,有門派之見,不容他人。但他和東方旭一樣堅守民族大義,不受外侮。在逐步消除隔閡後,他與東方旭肝膽相照,最後為保護東方旭而犧牲。 |
![]() | 神掌李 演員張雲溪 六十歲。表面上是平凡的江湖郎中,實際是一位身懷絕技、飽經滄桑的武林志士,與東方旭的岳父郜海明是師兄弟。在與八國聯軍的鬥爭失敗後隱姓埋名浪跡江湖。他不但把八卦掌傳給東方旭,更教給東方旭為人之德。 |
![]() | 郜蓮芝 演員戈春艷 二十八歲。東方旭的妻子,出身武林世家,從小經歷國破家亡的苦難生活的磨練。吃苦耐勞,端莊賢淑,與丈夫同甘共苦,對義妹和女兒體貼關懷。雖然文化水平不高,有些偏狹的看法,但識大體顧大局。 |
![]() | 達得洛夫 演員艾海提 三十二歲。沙俄大力士,號稱打敗四十六國無敵手。他驕橫暴戾,目空一切,認為中國人是“東亞病夫”,愚昧低能,不堪一擊。其父是沙俄貴族,八國聯軍入侵中國時擔任騎兵隊長,被義和團打死,他來中國打擂,就是要以中國武師的血悼念父親的亡靈。 |
![]() | 圖拉也夫 演員龐萬靈 六十歲。1884年就來到中國,靠經商剝削致富的“中國通”,既是俄租界的董事長,又是綠寶石洋行經理。他為人圓滑、世故,老練而又奸詐,是沙俄帝國主義者從經濟上掠奪中國人民財富的幫凶。 |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獲獎獎項 | 獲獎方 |
---|---|---|
1984年 | 文化部1983年優秀影片二等獎 | 《武林志》 |
幕後製作
創作緣起和主旨
![《武林志》劇照](/img/9/5cb/nBnauM3XwYzN5kDO2IzM0UjNzUTM4kDM0IDMxADMwAzMxAzLyMzLw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影片風格的確定
在籌拍過程中,劇組主創人員面臨著影片是拍成藝術片還是拍成功夫片的選擇。有的演員主張學習港台功夫片,誰功夫好、打得好就多給誰鏡頭。張華勛沒有採納這樣的意見。
在前期採風過程中,張華勛認識到中華武術不但能強身健體,還能給觀賞者以美的享受和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但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上存在對於武術的偏見,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初港台功夫片強調娛樂性,缺少嚴肅性,也影響了人們對於武術的看法。因此,他認為要拍武術題材絕不能抄襲港台的路子,拍一部社會主義的新型武術片才應該是追求的目標。他反覆給演職員們說明,作為一部武術題材藝術片,《武林志》不能違背真實的原則,不能脫離人物和情節發展的需要。他確定的原則是:武術功夫展示要符合揭示主題思想的需要,服從人物刻畫的需要,不能為打而打、搞武術技巧的賣弄。
演員選擇與指導
![《武林志》劇照](/img/a/f86/nBnauM3XzgTO1kjN3IzM0UjNzUTM4kDM0IDMxADMwAzMxAzLyMzLwM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實際拍攝中,由於演員們是第一次拍攝電影,在表演上遇到了很多困難。針對這種情況,張華勛加強了文戲的排練,針對每個演員的特點進行輔導。比如,李俊峰一開始沒有把握好東方旭的性格,在與何大海對打時總想還手。經過張華勛為他分析人物和他自己反覆琢磨,後來的戲越拍越順利。飾演郜蓮芝戈春艷是李俊峰的學生,她在拍片時沒有談過戀愛,卻要扮演妻子和母親,所以排練時,無論夫妻關係還是母女關係都放不開來演,導演在幫她消除思想顧慮的同時,還讓扮演東方玉蓉的小演員和她同吃同住培養感情。
武術設計因人而異
張華勛針對不同人物的性格對片中武術招式進行總體設計。東方旭性格樸實,因此為他選擇了沉穩遒勁、柔中見剛的內家拳——八卦掌;何大海勇猛剛強,就選用劈掛、戳腳、翻子等拳術;外商的走狗牛武則選用鷹爪拳表現他的陰險。為了表現達德洛夫的見多識廣,除了表現他會拳術外,還讓他展示了一點中國武術動作、法國踢腿術以及空手道。
影片評價
該片讓人耳目一新,它無疑是1983年度電影創作中的可喜收穫。該片表現了嚴肅、昂揚、振奮人心的愛國主義思想主題,雖然有這樣一個十分嚴肅的主題,它卻仍是一部地地道道的武打片,向觀眾提供了一種非武打片不能提供的獨特的審美經驗。更重要的是,該片體現了中國電影工作者的重要努力,嘗試著把武打片上升為一種嚴肅的現實主義的電影藝術,這一點使《武林志》與其他形形色色的武打片區別出來,開闢出一條新的路。該片沒有把故事、人物、主題淹沒在一片使人眼花繚亂的武打中,恰恰相反,影片的主要人物不僅形象鮮明生動,人物性格發展比較合理可信,而且,影片還通過主人公的悲劇性命運,展開了一幅舊中國的社會生活畫卷,令觀眾重溫民族被侮辱的痛苦,重溫中國人在近百年中如何艱難覺醒、如何不屈不撓地鬥爭,從而有所思索,有所振奮。不僅如此,該片在美工設計、人特造型、服裝道具等方面也以嚴肅的態度力求真實,使一幅幅畫面充滿了生活氣息和歷史感 。(作家、電影編劇李陀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