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薯包子
武平薯包子,是一個味道美好的生活小吃,簡單方便,老少皆宜。 主料為薯。但不是番薯、木薯和藥薯(淮山)。福建武平客家話為即稱為薯。薯有紅白二種,蔓生,根巨者每二三斤一顆。種時不用根,只用薯切成方寸大,其無皮者不用,將有皮之每塊沾草灰種之,接皮處生根發苗,由其皮有根須,即根須可生根發苗也。麻薯葉似大薯稍小,根長四五寸,大如手指(筆者按,此說不確,不‘大如拳頭’),形似藥薯,但不及藥薯之久,煮堅結而不散耳。
特產簡介
武平薯包子的主料為薯。但不是番薯、木薯和藥薯(淮山)。福建武平客家話為即稱為薯。以其形狀不同,或稱“棍子薯”、“掃帚薯”等。
據民國《武平縣誌·物產志》載:“薯。薯有紅白二種,蔓生,根巨者每二三斤一顆。種時不用根,只用薯切成方寸大,其無皮者不用,將有皮之每塊沾草灰種之,接皮處生根發苗,由其皮有根須,即根須可生根發苗也。麻薯葉似大薯稍小,根長四五寸,大如手指(筆者按,此說不確,不‘大如拳頭’),形似藥薯,但不及藥薯之久,煮堅結而不散耳。
主要器具為牙缽,圓形,由上向下傾斜,下端為碗口粗的洞口,缽壁四周遍刻幅射狀溝紋,然不規則,若犬牙交錯。
製作方法
刮淨薯皮,置牙缽於缸上,右手握薯,沿缽壁四周頻頻擂轉達,薯漿即由出口處流入缸中,添少許鹽水、味素等佐料,攪勻,復以右手撈一把薯漿,輕輕甩打幾下,待薯漿欲從掌心垂直往外掉時,即迅速翻轉手背,便薯漿反從拇指與食指中擠出,跌入翻滾的油鍋爐中,漿若鵝蛋,如此不斷反覆。待薯包子浮出油麵後,再氽幾分鐘,一鍋的薯包子就氽好了。油鍋的半壁上放有一個圓形的鐵皮圈,用漏勺鈄一顆顆氽好的薯包子撈起,擱在鐵皮圈與鐵鍋的空隙間,滴盡剩油,趁熱食之,清嫩爽口,香氣撲鼻。這是名目繁多的包子中唯一不用餡心的包子,個性鮮明,獨樹一幟。
美食文化
據有關資料顯示,台胞鍾炳楊先生回鄉探親,返台時,特地買了一個牙缽隨身攜帶(因牙缽是陶製口,容易打碎),在飛機上,竟引起空中小姐及同機乘客的特別注意。空中小姐問鍾先生:“這是什麼?”鍾先生說:“牙缽。”空中小姐又問鍾先生:“牙缽是做什麼用的?”鍾先生微微一笑,答道:“三言兩語跟您說不清楚。”空中小姐掂了掂牙缽,認定不像是爆炸物品,也不像用來劫機的武器,更不像走私的出土文物,也就罷了。這也從一個小小的側面說明了,為作一種文化,薯包子具有一種怎樣的誘惑力和凝聚力!鍾先生說:“在台灣,什麼宴席沒吃過?但就是任何宴席都沒有薯包了。台灣也有薯,卻沒有牙缽,所以我特地帶了一個去,雖然粗笨,且不太雅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