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九曲溪懸棺
同天葬、水葬一樣,懸棺葬是一種古老的喪葬形式。葬址一般選擇在臨江面水的高崖絕壁上,棺木被放置在距離水面數十至數百米的天然或人工開鑿的洞穴中,有些則是直接放在懸空的木樁上面。武夷山九曲溪兩岸的峭壁上,至今仍存有懸棺遺蹟十餘處。經過碳14測定,白岩和觀音岩保存完好的兩具船棺距今已有三千多年,隨葬的龜形木盤是具有商周青銅文化特徵的遺物。
據考證,當年我國南方分布著大大小小許多部落,他們大多具有某些共同的文化特徵,因而被今人統稱為古越人。船是古越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把死者放入船形棺木是對死者的敬重。而出於對高山的崇仰,他們又把逝者安放在最接近“天神”的地方,以使他們不被世人打擾,從而更好地庇佑後人。
重達數百公斤的棺木是如何安放在懸空的絕壁上的呢?從棺木棺蓋首尾兩端鑿有穿繩用的方孔推測為懸索吊下。在放置懸棺的峭壁背後或兩旁一般地勢較為平緩,人們先將棺木運上山,派工匠鑿好洞穴或架好木樁,再將棺木吊裝好。有時候,先沿崖壁鑿出平行的一條通道,將棺木依次推進,可以集中放置一批棺木以省去許多麻煩。據三國時吳人沈瑩的《臨海水土志》記載,當時浙江瑞安至福建連江一帶的“安家之民”和“台灣土著”、“夷州民”在飲食起居、風俗習慣上非常相近,都有懸棺葬的習俗。而在台灣偏僻的小島蘭嶼的雅美人中間,這種葬俗保留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