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與和諧

正義與和諧

本書從政治哲學的角度,在釐清社會資本理論研究脈絡的基礎上,對社會資本的內涵做出了系統的分析。同時,嘗試探討社會資本對正義理論中公共利益、平等、自由的影響與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正義理論研究的傳統思路,有助於進一步推進社會資本理論的套用和研究,對於我們從社會資本角度研究我國當代和諧社會構建也有一定的啟發意義。

基本信息

簡介

本書對社會資本進行了深入、系統的哲學分析,由此形成了考察社會資本的新的理論視角。首先,作者總結前人研究成果,立足於社會交往關係及其相關因素的分析,對“社會資本何以可能”這個問題進行了嚴謹的理論追問。這可以說是對社會資本理論的前提批判,亦即從人的生存的本體意義上追問社會資本的可能性、現實性和必要性。其次,作者把社會資本問題置於政治哲學的視野之中。一方面探討了政治過程對社會資本形成與發展的作用,認為社會資本的核心要素是信任,這種信任在在以市場經濟為基礎的現代社會,必然要通過經濟活動中的貨幣和政治活動中的權力與社會資本的互動過程表現出來。貨幣的產生與發展離不開信任,而政治權力影響著社會資本的生成與積累,社會資本中的信任是民主政治得以產生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作者也嘗試從社會資本的視角對政治哲學中的公共利益、平等、自由等正義問題做初步探討。

作者簡介

黎珍,1973年2月出生,重慶人,現為貴州師範大學歷史與政治學院副教授。1996-1999年在貴州師範大學政治經濟系攻讀碩士研究生;2003-2006年在南開大學哲學系就讀,並於2006年7月獲哲學博士學位。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在國家核心期刊發表《個人權利與公共利益共同實現的社會資本視角》、《社會資本與市民社會》等學術論文。主攻方向為政治哲學。

目錄

序言 閻孟偉
導論 資本理論的歷程與問題的提出
一、早期資本理論的知識簡史
二、馬克思:有形資本理論的完成者
三、人力資本理論的優勢與不足
四、問題的提出:社會發展的新趨勢需要新的理論解釋
第一章 社會資本:新型的資本形態
一、理論背景和社會前提
二、社會資本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路
三、社會資本究竟是什麼
第二章 貨幣、權力與社會資本
一、社會資本的核心要素——信任
二、貨幣:社會資本中信任關係的經濟表現形式
三、權力:社會資本中信任關係的政治表現形式
第三章 公民社會與社會資本
一、社會資本中的公民參與網路:良好的社會關係模式
二、公民參與網路的生成機制——公民社會
三、公民社會需求社會資本中的公共精神
第四章 社會資本與公共利益的實現
一、公共利益及其集體行動的困境
二、公共利益的傳統解決思路
三、以社會資本促進人際合作
第五章 社會資本與平等 
一、平等:現代良好秩序社會的重要標誌
二、國家在社會調劑中的作用及其缺陷
三、社會資本對於實現平等的不可或缺性
第六章 社會資本與自由
一、自由及其限制
二、自律:社會資本的內在機制
三、社會資本對自由的促進
第七章 構建社會資本,通往和諧社會
一、中國對和諧社會的訴求
二、中國社會資本儲存的傳統與現狀
三、如何構建當代中國社會資本
結束語 和諧社會的社會資本理論描述
參考文獻
後記

書摘

第一章 社會資本:新型的資本形態
社會資本概念最早出現於經濟學的研究領域,是從經濟學的資本概念中衍生而出的。因此,要系統地、合理地理解和把握社會資本概念的內涵和意義,就有必要對這個概念起源、發展和現狀進行系統的梳理。
一、理論背景和社會前提
任何一種理論的產生都決不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必然有其理論和社會方面的原因。社會資本理論的出現,與20世紀後半期的社會理論、社會環境的變化存在著直接關係。
(一)理性選擇範式及其解釋限度
理性選擇範式最早從哲學領域中開始,在經濟學領域中得以成型、發展與完善,最後才在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中不斷被套用。
理性選擇範式中的理性直接源於托馬斯·霍布斯的思想,霍布斯繼承了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關於“自保”既是物之本性也是人之本性的觀點,認為人的一切行為和活動都是自私和利己本性的表現,人性和道德的本質都可以歸結為人們對利益的需求,人們為了追逐私利不惜否認真理,利己本性是人類行為最強大的驅動力,因此他在其名著《利維坦》中指出:“因為人的狀況是一種每一個人對每一個人戰爭的狀況;在這種情況下,每一個人都是為他的理性所統治。”好在人類是有理性的動物,具有運用其理性權衡利弊的能力,意識到通過彼此放棄自己的權力,“把大家的意志轉變為一個意志”,在人與人之間訂立契約,“為的是當他認為適當的時候,可以使用他們大家的力量和工具來謀求他們的和平和公共的防禦”。因此服從具有絕對權力的“利維坦”所施加的各種限制,放棄自由甘願成為其“臣民”,根本上還是自身的權利。霍布斯關於人的利己本性問題的觀點,在道德哲學和政治經濟學領域內引起了廣泛爭論。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