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始改制

正始改制又稱正始改革,是三國時期魏國正始年間曹爽實施的一次改革。

正始改制 正始改制

正始改制的三項內容:一是整頓九品官人法,將組織人事權力收歸中央,削減州中正的權力。州中正大都是由地方士族人物擔任,特別是河北,是親司馬派的勢力範圍。
二是撤郡,行政區劃變為州、縣二級。這是一個重大的改革。自漢末設州以來,郡在不斷的析分弱化,此時已無多少重要性。正始改制首次提出撤郡的主張,是順應(甚至是提前於)歷史發展趨勢的。之後的整個魏晉南北朝歷史上,州郡並設,三級行政,政煩員冗,弊病很多,但直到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才實現撤郡。
而郡不但是行政區劃,在漢末更是士族認同的重要基礎,即所謂郡望。撤郡,對士族認
同來講,無異於釜底抽薪。直到撤郡以後的,唐代郡望仍流行於士族,可見漢末以來基
於舊郡的認同感之頑固。
三是簡化服飾排場,如果廣義的理解,可以看作是轉變黨政作風。無論儒家言論上說過
多少簡樸,在社會實踐上儒家並不是一個講簡樸的學派,在"禮"上花費巨大的成本,在
儒家看來是理所當然的。從戰國以來,這一點就是墨家、道家左右兩派攻擊的重點。再
聯繫到夏侯玄、何晏的玄學背景,可知玄學在此時實際上是夏侯玄、何晏將道家學說拿
來作為對抗司馬一派河北舊士族儒家禮學的工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