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與勞動力
從勞動的一般過程看,馬克思沒有刻意區別“勞動主體” 與“勞動力”。因為在馬克思看來,兩者同樣是勞動本身, 都是人自身的有目的的活動, 或作為目的論設定的勞動過程的實施者。從而在這裡,馬克思所要強調的是勞動的主體目的性。“這個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為規律決定著他的活動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須使他的意志服從這個目的 ”。以物質層面的勞動主體對勞動意識的關係為引導,首先,馬克思認識到“意識在任何時候都只能是被意識到了的存在” ,所以意識的生成最早是與人們的物質活動,與人們的物質交往以及物質需要直接地“交織在一起” 的。
其次,以生命的生產的“雙重關係:一方面是自然關係,另一方面是社會關係” 為進一步的引導,“意識一開始就是社會的產物, 而且只要人們存在著,它仍然是這種產物”,這樣,馬克思把意識列為居於原初的歷史關係的四個因素—— “物質需要和生產” 、“社會需要和生產”、“家庭” 、“生命生產的社會關係” ——之後的“第五個因素” 。可以說,馬克思實際上以“勞動、需要、交往、意識” 這四個要素規定了人的勞動的本質,並進而規定了勞動主體對勞動意識的關係的物質層面與社會層面的統一。
所以,當馬克思將勞動概念規定為“勞動力的使用就是勞動本身” 時,他所指的是勞動的特殊過程的性質: (1)勞動力的買者消費勞動力,就是叫勞動力的賣者勞動;(2)勞動力的賣者也就由此在現實上成為發揮作用的勞動力,成為工人,而在此以前,他只不過在可能性上是工人。
勞動過程的歷史演化
人類工藝學是關於勞動過程發展和運動構造的關係圖像。這樣一個事實在道理上再明白不過:人類生產源於勞動過程,最初是純粹自然的規定,爾後,有了文明規劃;人類生產的文明——其後來的不斷發展,即在於對勞動過程進行不同的規劃。且看馬克思關於這些規劃的說法:“各種經濟時代的區別,不在於生產什麼,而在於怎樣生產,用什麼勞動資料生產。勞動資料不僅是勞動者發展的測量器,而且是勞動藉以進行的社會關係的指示器。”在勞動過程的簡單要素中,馬克思重點取出勞動資料進行分析。“勞動資料是人置於自己和他的勞動對象之間作為自己的活動的傳導者的物或物的綜合體。”
這種處置充分揭明政治經濟學該如何研究生產力在生產關係運動中說明生產力的運動性質,從生產關係角度把握生產力的物質存在方式和發展形式。如右圖。
馬克思說:“在這裡,起作用的普遍規律在於:後一個生產形式的物質可能性——不論是工藝條件,還是與其相適應的企業經濟結構——都是在前一個形式的範圍內創造出來的。隨著一旦已經發生的、表現為工藝革命的生產力革命,還實現著生產關係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