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工業

機械工業

指機器製造工業。機械工業素有“工業的心臟”之稱。它是其他經濟部門的生產手段,也可說是一切經濟部門發展的基礎。它的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工業化程度的重要標誌。為促進民族地區的現代化,必須加速發展機械工業。 齒輪傳動在機械製造中用的是相對較多的傳動方式。

發展歷史

發展初期

機器生產的工廠制大工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求機器本身的生產革命化,即建立機器製造業。機器製造業的建立是經歷了一個過程的。最先投入使用的一批紡織機器,幾乎全是木製的手工產品,或是由使用人自行製造,或是由鐘錶匠、木匠和工具製造匠為使用人定製,甚至蒸汽機最早也不是由波爾頓—瓦特商號製造的。他們只提供圖紙,監督生產。由此可見,工業革命開始時雖有機器生產,但尚無真正的機器製造業。

手工生產木製機器有著本身無法克服的缺陷:成本很高,產量有限,轉速不勻,容易磨損,構造簡單,功效不高。上述缺陷是由手工方法與木料相適應、相結合而造成的。因此,要從根本上克服那些缺陷,必須從建築材料、製作方法以及加工工具三個方面進行改革。隨著冶鐵業的發展,人們逐步開始以鐵代替木材來生產機器零件,工廠越來越多地使用金屬設備。威爾金森提供的優質汽缸,保證了瓦特改良蒸汽機的成功。

鐵器零件和設備的套用,必然要求製造方法和工具的改革。鐵取代木材,增加了機器材料的硬度,而機器構造的日益複雜則要求零件的精確性和標準化。對此,原有的手工方法及所用的工具已無法滿足需要。“大工業必須掌握它特有的生產資料,即機器本身,必須用機器來生產機器。這樣,大工業才能建立起與自己相適應的技術基礎,才得以自立。”

難關突破

1770年前,波爾頓曾經製成了幾部碾壓機和車床,但因以水力推動,功率不大,缺乏實用性。這說明,機器製造業同樣需要解決動力機械化問題。此後,一系列的機器工具相繼出現。1789年—1794年,木匠布拉默和他的助手亨利·莫茲利對重型螺紋切削工具機進行了改進。1810年前後,莫茲利套用滑動原理髮明了滑動刀架,使切削機得到重大改進,解決了製造精密圓柱體和螺絲的技術難題。後來,理察·羅伯茨在改造鑿穴機的基礎上製成了鑽孔機和切削機。1821年,幾位工程師製造出一部金屬刨,後來,羅伯茨又做了改進,使它的形式固定下來。

1830年前後,羅伯茨首次製造標準型板用以複製機器零件。19世紀30年代,約瑟夫·惠特沃斯製成了新的計量工具,改進了計量工作,使工程能夠達到相當高的精確程度。隨著機器工具的發明和套用,一些機械商號相繼出現。它們藉助於工具機生產機器,並且逐步生產出可以替換的機器部件。這表明,機器製造在向獨立的工業部門發展的過程中又邁出了重要一步。不過,機器製造要成為一個得以自立的工業部門,還有賴於動力的機械化。

1839年,納斯密茲發明蒸汽錘。它的錘擊力不僅大大加強,而且可以調整以適合各種需要,因而具有很強的實用性。這種錘特別適合於造船廠和其它大型機器製造廠。它促進了鍛造技術的改革,有了它就能生產出安全可靠的遠洋輪船主軸和製造機車。另外,工程師們還製造出了結構較為複雜的鍛造機,用以鍛造紡紗機的紗錠、螺栓、銼刀等機器零件和金屬工具。

1848年,羅伯茨發明鏜床。隨著一系列工具機的發明套用,各種形狀的金屬加工不僅日益精確和標準化,而且能進行配套生產。於是,到19世紀40年代,一個完整的、獨立的工業部門——機器製造業開始發展起來。機器製造業的建立,實現了機器本身的變革,從而為機器大工業生產最終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正是在機器製造業發展的基礎上,工業革命才最終得以完成。

部門及其分布

機械工業按其服務對象,可分為工業設備、農業機械、交通運輸等機械製造業。

工業設備製造業

工業設備製造業,是指生產裝備工業本身的各種機器設備的企業。主要包括重型機械、通用機械、工具機工具、儀器儀表、電器製造和輕紡工業設備等。目前,我國民族地區工業設備製造業很少有全國意義的大型企業,但各省區都普遍地建立了一批中小型企業,不斷增加新品種,對地方的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如廣西在解放前,機械工業十分落後,當時最大的柳州中國農機公司(柳州機械廠的前身)僅有28台破舊工具機和220名職工,只能生產手搖榨油機、畜力榨蔗機等簡易產品。解放後,廣西機械工業得到迅速發展。現在全區已逐步形成了農機工業、電器工業、工具機工具工業、石油化工通用機械工業、儀器儀表工業、重型礦山機械工業、汽車工業、包裝機械工業、通用基礎件工業和軸承工業等門類較齊全的10多個製造行業。主要產品達2000多種,其中有有80多種曾獲國家、機械工業部、自治區優質產品獎稱號。並有工具機、鍛壓設備、家用電器、手扶拖拉機、微型汽車等30多種產品,遠銷香港、東南亞及法、美、日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另外,內蒙古、雲南、寧夏等省區工業設備製造發展也很快。目前,擁有柳州、南寧、桂林、梧州、呼和浩特、包頭、集寧、烏蘭浩特、海拉爾、昆明、銀川、吳忠等工業設備製造基地。

農業機械製造業

農業機械工業是建設現代農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包括農、林、牧、副、漁業生產所需要的各種機械生產。民族地區地域遼闊,長期以來又是農業生產占重要地位,對各種農業機械有著廣泛的市場和需求。在眾多的農業機械中,拖拉機是最基本的農業機械。柳州是全國八大拖拉機生產基地之一,烏魯木齊、喀什、西寧、銀川、昆明、貴陽等地有各種類型的農機企業,內蒙古海拉爾為牧業機械主要產地,其它農具與配件生產則遍布各省、自治區。

運輸機械製造業

交通運輸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運輸機械製造業的發展對促進民族地區交通運輸的現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運輸機械製造包括鐵路機車車輛、汽車、船舶和飛機製造等。 由於民族地區工業基礎薄弱,運輸機械製造發展較緩慢。主要生產汽車和機車等。例如,廣西的汽車業是一個新興而富有潛力的行業。柳州汽車廠繼生產2.5噸和5噸載重汽車後,又積極生產節能的微型客、貨車,以滿足國內市場的需要。以機械加工為主要工藝的生產技術裝備的工業部門。包括農業機械製造工業、工業設備製造工業、交通設備製造工業、建築及築路機械製造工業、生產用其他機械製造工業、電子工業、生活用機械製造工業、生產用金屬品工業、日用金屬品工業、機械設備及金屬品修理工業等。機械工業的製造水平直接影響著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和現代化程度。

1949年以前,中國的機械工業基礎十分薄弱,僅在上海、天津、瀋陽、大連等沿海城市有些技術落後、設備陳舊的中小型機械廠,只能修配和生產一些簡單的機電產品。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機械工業有了很大的發展。截至1980年,僅機械工業部系統,就擁有工具機、發電設備、冶金設備、礦山設備、通用機械、汽車、軸承等近100個行業,能生產2.6萬多種機電產品,為全國3000多個大中型建設項目提供了大量的機械設備,其中還有一批具有一定技術水平的重大成套設備。例如,為冶金工業提供了年產150萬噸鋼鐵聯合企業的成套設備,為煤炭工業提供了年產 250萬噸豎井煤礦成套設備,為化學工業提供了年產30萬噸合成氨和24萬噸尿素的成套設備,與此同時,還生產了一批技術水平較高的設備,各類高精度工具機已發展到110種,並已向97個國家和地區出口工具機、鍛壓設備、冷凍設備、電動機、軸承、量具、刃具等 137種產品。對外援建了重型機器廠、電線廠、軸承廠、標準件廠等50多個項目。1980年以後,機械工業得到了很大發展。1985年,機械工業全行業產值達2235億元。

影響製造業因素

主導產業在不到20年的時間內交替出現,而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居民的消費結構升級。80年代及90年代初,進入前五位的行業主要是與滿足居民的吃、穿相關聯的行業,由於紡織業等行業出口大量增加,其在工業增加值中的位次和比重在一個較長的時間居前列。90年代中期,由於能源、原材料等產品出現短缺,相應的行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同時家電產品發展迅速,1995年的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的地位快速上升,位居第六,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4.10%.2001年之後,進入前五位的行業就集中在重化工業以及電子通信設備製造業方面,這些行業與居民消費結構向住、行等升級直接相關。

2000年之前,位居前五位行業的比重差距較大。例如,1986年第一位的紡織業與第五位的食品製造業相比,兩者的比重差有5.78個百分點。而2003年最大與最小的比重差僅為2.61個百分點。這就意味著在當前的新一輪高增長周期中,已經形成了一批主導產業和高增長產業群,而且高增長產業之間的關聯關係增強(例如汽車、造船等產業對鋼鐵工業形成較大的需求),主導產業的群聚效應明顯,不似以往主導產業相對單一的情況。

與日本等國重化工業時期的產業結構相比,中國最大的不同在於,重化工業得到加快發展的同時,電子通信設備製造業等技術密集型產業得到了更快的發展,帶有明顯的、新技術條件下的時代特徵,有一定的跨越式發展性質。

五大發展戰略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日發布的《“十二五”機械工業發展總體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我國機械工業要實施五大發展戰略。

1、主攻高端戰略

要主攻高技術產品,加快發展目前嚴重依賴於進口的高端機械產品,將以前“吃不了”的需求變成“十二五”的增長空間。要致力於傳統產品向精品的升級,解決傳統產品“做不好”“不做好”的痼疾,提升中國機械產品在國際國內市場上的形象。同時,要力促產業結構高端化,鼓勵優勢企業兼併重組,做大做強,提高產業集中度;要因勢利導,發展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各具特色和優勢的產業集聚區。

2、創新驅動戰略

“十二五”機械工業必須從過度依賴於能源、資源等要素投入驅動發展,轉向更多地依賴於科技創新、體制機制管理創新和人員素質提高驅動發展。實現“創新驅動”不僅需要加大對產品研發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加強行業創新體系的建設,加強對創新人才和創新能力的培育。此外,根據諸多國產化依託工程的成功經驗,還要特別注意爭取用戶和政府主管部門的支持,以更多更好地落實自主創新的市場條件。

3、強化基礎戰略

改革開放以後,機械工業在許多主機國產化的進程中,實行了先在世界範圍內採購關鍵零部件和材料,系統集成以滿足用戶需求的“逆向發展”戰略。這一戰略成就了主機產業的高速成長。但隨著高端主機產業規模的迅速發展,無論是進口零部件的價格、數量、水平還是交貨期,都已感受到國際競爭夥伴越來越強烈的有意制約。“十二五”機械工業必須千方百計地強化基礎件、基礎技術、基礎工藝等機械工業的共性基礎領域。在加強基礎的問題上,要打破原有行業分割,主機行業與零部件行業要發揮各自優勢,相互支持和配合,全力推進。

4、兩化融合戰略

“兩化融合”不僅在於將信息技術融入機械產品之中,加快機械產品向數位化、智慧型化發展,實現傳統機械產品功能的提升和可靠性的提高;也不僅在於將信息技術套用於機械企業的經營管理,使研發、生產和企業管理向信息化、自動化、網路化發展,大幅度改善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兩化融合”的深度推進更在於可以促進新發展理念的建立,促進研發能力、產品水平、市場模式、服務體系等方面的創新,提升研發設計、加工製造、企業管理及行銷服務的效率和效益。

5、“綠色為先”戰略

節能減排和環境友好要成為“十二五”期間機械工業自身生產過程必須高度重視的基本要求,尤其是作為機械工業中高耗能環節的熱加工企業更要重視節能減排和環境友好。機械工業要積極發展高效節能產品,大力發展新能源裝備,為各行各業用戶的節能降耗減排提供先進裝備。同時,機械產品的設計和製造要更加關注體現全生命周期的綠色理念,“高效、低污染、能回收、資源可重複利用”等因素必須置於優先位置。要發展機械產品再製造,堅持走綠色製造和循環經濟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機械工業“十二五”發展目標還包括:產業向高端升級有所突破;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大型企業R&D經費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到2.5%左右,新產品產值率提高到25%左右;產業基礎初步夯實;兩化融合水平顯著提高;推進綠色製造,力爭機械工業萬元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由2009年的0.425噸標煤下降到2015年的0.31噸標煤左右,年均下降5.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