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簡介
橋東區位於石家莊市區中部,總面積43.0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2.1萬餘人,轄1個鎮、9個街道辦事處。轄區南北狹長,呈長條狀縱貫我市南北,中部為繁華的鬧市區,以商貿、服務業為主,南北兩端多為工業、農業和居民生活區。京廣、石德鐵路、107國道、石太高速公路縱貫全區,交通發達,基礎設施完善,區位優勢明顯,歷來是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匯聚之地,是發展商貿商務的黃金地塊和投資創業的寶地.
歷史沿革
橋東區成立於1956年。因地處京廣鐵路以東而得名。原為獲鹿、正定兩縣轄地,1925年以後,隨著石門市的逐步發展而建立。因地處鐵路大石橋以東,最初統稱“橋東”,屬公安第二分局管轄;1938年,市內分為12個區,這裡屬九、十、十一、十二區;1941年全市改為六個區,這裡屬二區和六區的一部分;1947年12月26日全市改為八個區,這裡屬三、四區;1955年第三區改為東華區,第四區改稱和平區;1956年東華、和平兩區合併,正式命名為橋東區沿用至今(1958年10月實現城市公社化後曾一度建立橋東人民公社,管委會和區人委為一套機構兩個牌子)。
2000年,橋東區轄8個街道。總人口298668人,各鄉鎮人口:中山東路街道22120彭后街街道64205東風路街道38806東華路街道25537休門街道23736阜康路街道20984建安路街道31886勝利北街街道71394(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1年,橋東區轄9個街道、1個鎮(勝北街道、阜康街道、建安街道、中山東路街道、東華街道、休門街道、東風街道、彭后街道、勝南街道、桃園鎮),11個村委會、59個社區居委會。
經濟概況
2003年新一屆區委、區政府組成以來,根據市委、市政府建設華北重要商埠、中國藥都等五大產業定位和建設首善之區要求,結合橋東區位優勢和特點,確定了建設“華北商埠核心區、社區建設示範區、人居環境先進區”的發展思路。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帶領全區上下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精誠團結謀發展,勵精圖治建‘三區’”,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取得了新的重大進展,各項經濟指標呈現出近十年來最好的發展態勢。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1.97億元,同比增長16.2%;財政收入完成8.85億元,同比增長20.0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7.14億元,同比增長51.08%;區屬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6億元,同比增長33%。今年以來,全區經濟社會繼續保持了快速健康協調發展的良好勢頭。1—8月份,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2.38億元(按季度統計),同比增長12.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8.68億元,同比增長31.15%;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61326萬元,同比增長9.07%;地方財政收入完成29551萬元,同比增長18.26%。
綜合經濟實力快速增長。商貿建設取得新進展,堅持“抓中心、帶兩翼,南拓、北擴”的方針,全力加快商貿建設步伐,重點抓好中山東路兩側的商貿開發建設,努力形成以中山東路和平安大街交匯處為中心,西北有南三條市場、西南有火車站廣場商業區、東北有遠洋城商業廣場、東南有燕趙財富中心的“田”字型核心商業圈。同時,抓住“城中村”改造、槐安路貫通、勝利大街拓寬的商機,謀劃建設了中國藥都健康城等9個專業市場和2條特色商業街道。南三條市場整體改造基本完成,連續三年被評為“全國百強工業品批發市場第二名”。2003年以來,共新增商業面積44萬多平方米。目前,全區已經形成了以南三條市場為龍頭,以華北鞋城、中國藥都健康城等不同類型的29個專業市場為骨幹,以平南、天河兩個二級商業中心和幾條商業街為亮點,以13個比較規範的農貿市場和幾千家社區商業設施為基礎的多層次、多形式、多類別的市場體系,“商貿大區”格局已初現端倪。工業企業穩步發展,始終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推進技術創新,培育了華榮製藥、雙環汽車、三環閥門、通用玻璃、阿爾達陽光板、萬榮玩具等一批優勢企業和品牌產品,形成了以製藥、汽車、冶金裝備等為主導產業,以雙環集團、三環集團、中潤製藥等為龍頭的基礎工業體系。民營經濟持續發展,全方位強化服務意識,認真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措施,幫助民營企業解決好貸款難、融資難問題,最佳化了發展環境。到今年6月份(按季度統計),全區個體工商戶註冊登記11142戶,民營企業達到572家,民營經濟已經占據全區經濟的半壁江山,成為拉動全區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投資和項目建設增勢強勁,始終把項目建設放在經濟工作的首位,投入資金70萬元,聘請市規劃專家,制定了《橋東區發展規劃》,為我區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堅持“情、理、法”並重,積極穩妥推進拆遷,絕大多數項目建設進展順利。2003年以來,區屬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44億元,發展後勁顯著增強。
城鄉建設
城區環境明顯改善。先後完成了栗勝路、槐南路改造、勝利大街拓寬和“藤園”建設,打通了休門街、圓明路,整修改造了158條小區內破損道路,居民行路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出台並實施了無縫隙管理工作法,精細化管理水平明顯提高,城區管理長效機制進一步完善。深入開展了“爭營創”活動,清理占道經營、取締露天燒烤、拆除違法建築、清除積存垃圾和環境保護工作取得實效,城區面貌得到明顯改善,在全市每月的環境衛生評比中穩居前列。社區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在全市率先建成勝北、中山東路兩個街道事務受理中心。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先後投入財政資金940萬元,改善了5個街道辦事處的辦公條件,總建築面積達12000平方米,各鎮、街道辦事處平均辦公面積達到2000平方米。投入財政資金220萬元改善派出所,10個基層公安派出所辦公樓完工或基本完工。社區殘疾人康復中心投入使用,提高了社區居委會兼職幹部待遇,增加了社區居委會辦公經費,為各居委會配備了微機,辦公條件明顯改善。在全區全面開展了特色社區和和諧社區創建活動,湧現出了華夏體育健身、栗新小區“流動人口之家”等一批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叫得響的先進社區典型,我區被命名為省級社區建設示範城區。啟動了數位化社區建設工作,將數位化觸角延伸到社區一級,逐步形成以政務溝通為主要內容,以社區居民服務需求為導向,整合了全區公共資源、社會資源和社區資源的現代化數位化管理格局。這在省會還是第一家,在全國也為數不多。目前,一期35個試點工程已經啟動,今年9月底前完成。農村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全區16個“城中村”改造全部啟動,元村、姚栗村改造基本完成,農村改造深入推進,全市“城中村”改造啟動以來,我區共新建居民住宅樓230餘棟,完成建築面積120萬平方米,改造進度走在全市前列,居民居住條件明顯改善。
社會事業蓬勃發展。義務教育進一步鞏固提高,素質教育取得新成績,高中、職中招生規模進一步擴大,全區28所中國小全部建成校園網,被評為省教育技術裝備工作先進區。圓滿完成9所廠辦校的接收工作,確定了中國小布局調整方案,七中危房改造、三中、東風西路國小綜合樓、七中學生公寓、三十二中辦公樓投入使用或完成主體,兩年來共改造中國小校舍2.2萬平方米,辦學條件明顯改善。文體事業繁榮發展,全民健身運動深入開展,兩年來,共安裝體育健身路徑31條,開展彩色周末55場,華夏社區被評為全市唯一的國家級體育先進社區,我區被評為市彩色周末文化工程先進區。衛生事業穩步推進,打造健康社區活動紮實開展,食品安全整治取得實效,我區被衛生部確定為“河北省實施食品衛生量化分級管理示範區”。計畫生育管理水平全面提高,率先在全市落實了計畫生育利益導向機制,南三條流動人口管理經驗在全國推廣。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取得新進展,兩年來,全區共新增就業崗位13242個,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10390人。社會穩定局面進一步鞏固,民間糾紛排查和信訪專項整治活動取得實效,社會治安狀況進一步好轉,安全生產形勢穩定,未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行政區劃
休門街道(XiumenJiedao) 面積1.00平方千米,人口32628人。辦事處駐休門街20號,郵編050011。[界線]東至建設南大街中心線、西至平安南大街以東、南至裕華路以北、北至中山路以南。[區劃]下設五個社區居委會:休門街社區、休門東街社區、休門西街社區、四中路東社區、四中路西社區。[沿革]1956年5月至1959年3月稱休門辦事處,1959年3月至1960年2月休門管理區委員會,1960年2月至1969年12月橋東區人民公社休門分社,1969年12月至1974年8月休門五七公社,1974年8月至1979年3月休門人民公社,1979年3月至1987年10月休門辦事處,1987年10月改為休門街道辦事處。2001年11月更名為休門街道辦事處(本站註:原出處即如此)。中山東路街道(ZhongshandongluJiedao) 代碼130103001。面積1.10平方千米,人口24245人。辦事處駐中山東路123號,郵編050011。[界線]東至建設北大街中心線,西至京廣線上行線中心線,南至中山東路以北包括中山東路,北至健康路、長征西路、正東路。[區劃]轄栗康街南、興東街北、省四院、長征街東、長征街西、中山東路十五條6個社區。[沿革]該辦事處1948年初建政時系第四區第一、第二街政府,1951年兩個街政府合併,改為解放路居民工作委員會,1956年7月,改為橋東區解放路辦事處,1959年3月和正東街辦事處合併,改為橋東人民公社解放路管理區,1959年11月改為橋東人民公社解放路分社(1962年正東街分社分出),1969年改為解放路“五·七”分社,1974年改為解放路人民公社,1979年改為解放路辦事處。1996年5月,根據石地字[1996]2號檔案精神,更名為石家莊市橋東區中山東路辦事處。2001年11月更名為中山東路街道辦事處。
彭后街道(PenghouJiedao) 代碼130103002。面積2.74平方千米,12930戶、人口36731人。辦事處駐彭后街22號,郵編050021。[界線]自京廣鐵路上行線中心線向北至裕華東路慢行道北邊線沿裕華東路南慢行道北邊線向東至平安南大街沿平安南大街(包括東便道向西開的門戶及死胡同)向南至建勝路沿建勝路元南公園東。[區劃]轄7個社區居委會:彭村社區、平南社區、元南社區、平北社區、范東社區、元村社區、棉七社區。[沿革]辦事處1948年初建政時,系第八區第九街政府,1950年劃歸市第三區管轄,1951年改為第三區第二街居民工作委員會,1956年7月改為彭村辦事處,1958年和煤市街辦事處合併,定名民生街辦事處,後改為管理區、分社“五、七”公社,1969年和民生街“五、七”公社分開,定名為彭村“五、七”公社,1974年改為彭村人民公社,1979年改為彭村辦事處,1982年5月改為彭后街辦事處,因為辦事處駐地在彭后街故名。2001年11月更名為彭后街道辦事處東風街道(DongfengJiedao) 代碼130103003。面積1.48平方千米,人口28007人。辦事處駐槐北路42號,郵編050021。[界線]位於橋東區南部。轄區邊界為建設大街中線以西,河北劇場以南,民心河以北,平安大街以東(不包括平安大街)。[區劃]轄5個社區居委會:建勝路社區、槐北路社區、槐中路社區、東風路北社區、東風路南社區。[沿革]因地處橋東區東風路南側,故得此名。1948年為第三區第三街政府;1951年改名為第三區第一和第三居委會;1956年7.25為煤市街辦事處;1958年11月為民生街辦事處;1959年改名為橋東人民公社民生街分社;1969年為民生街“五七”公社;1974年為民生街人民公社;1979.6為民生街辦事處;1980.5為民生路辦事處;1985建勝路辦事處;1988年為東風西路辦事處;1998年為東風路街道辦事處;2001年改為東風街道辦事處。
東華街道(DonghuaJiedao) 代碼130103004。面積0.94平方千米,人口23236人。辦事處駐煤市路5號,郵編050000。[界線]位於京廣線上行線的中心線以東,東至平安南大街,南至裕華東路,西至勝利南街,北至中山東路。[區劃]轄5個社區居委會:裕光、東馬路、東華路、煤市路、電報局街社區。[沿革]地名含義:坐落在東華路南段。1956年8月成立東華路辦事處,1966年5月成立東華路分社,1969年改為東華路五七公社。1974年8月改為東華路人民公社。1987年2月改為東華路辦事處。2001年11月更名為東華街道辦事處。
阜康街道(FukangJiedao) 代碼130103006。面積2.07平方千米,人口22440人。辦事處駐安樂街15號,郵編050011。[界線]位於京廣鐵路上行線以東,西至京廣線上行線,東至平安北大街中心線,南至正東路,北至石太鐵路。[區劃]轄5個社區:勝利北街第一社區、栗勝路社區、栗新小區社區、工人街社區、勝利北街第二社區。[沿革]1949年8月為正東街居委會;1956年7月為正東街辦事處;1959年3月為解放路管理區;1960年2月為解放路分社;1962年2月為正東街分社;1969年12月為西門外五七公社;1974年8月為西門外人民公社;1979年3月為西門外辦事處;1982年7月為阜康路辦事處;1997年5月為阜康路街道辦事處;2001年12月至今為阜康街道辦事處。建安街道(Jian'anJiedao) 代碼130103007。面積2平方千米,10919戶、人口39237人。辦事處駐栗康街100號,郵編050011。[界線]東起建設北大街,西至平安北大街、勝利北街,北起石德鐵路線,南至健康路、長征西路。[區劃]轄6個社區居委會,建安社區、華平社區、光華社區、棉一社區、棉五社區、華新路社區。[沿革]1948年建政時系第四、第五、第六、第七街政府。1951年,三個街政府合併,改為栗村居民工作委員會,1956年7月改為栗村辦事處,1960年2月改為正定路分社,1969年12月改稱栗村五七公社,1974年8月改為栗村人民公社,1979年3月改稱栗村辦事處,1982年7月,改名為建安路辦事處,2001年11月9日改名為建安街道辦事處。2003年5月由建安路遷到栗康街100號。(註:因華新路社區、光華社區為當年新成立社區,街道實際人口比派出所登記人口要多,轄區實際總人口有45628人。)
勝北街道(ShengbeiJiedao) 代碼130103008。面積4.5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8萬戶、52300人。辦事處駐義東街1號,郵編050041。[界線]位於橋東區北部,東依建設北大街,與長安區接壤,西至紅星街,與新華區交界,南鄰石德鐵路線,北至四水廠路。[區劃]轄10個社區居委會:東柳路社區、順柳巷社區、四水廠路社區、北二環西社區、北二環東社區、石紡路第一社區、石紡路第二社區、義堂小區社區、義堂社區、吳家莊社區。[沿革]因辦事處駐地位於勝利北街故名。1956年7月,為橋東區義堂辦事處,1959年3月和栗村辦事處合併,改為橋東人民公社正定路管理區,1959年11月改為正定路分社。1969年和栗村、“五、七”公社分開,改為正定路“五、七”公社。1974年改為正定路人民公社。1979年改為石正路辦事處。1982年5月更名為正定大街辦事處。1998年10月更名為勝利北街辦事處。2001年11月更名為勝北街道辦事處。
勝南街道(ShengnanJiedao) 面積8.81平方千米。辦事處駐匯通路102號,郵編050021。[界線]自京廣鐵路上行線中心線和元南路交匯點起,沿京廣鐵路上行線中心線向南至橋東、橋西、鹿泉三區(市)三交點轉向東,沿留村和鹿泉市地邊界向東至橋東、鹿泉、裕華三區(市)三交點轉向北,沿留村和裕華區南位村邊界向北、向東至石邯公路中心線向北至匯通路中心線向東北至民心。[區劃]轄東平小區社區、平安小區南社區、東三教社區、塔談社區、匯祥社區、留村6個社區居委會,留村1個村委會。[沿革]2002年9月2日正式掛牌成立。
桃園鎮(TaoyuanZhen) 代碼130103101。面積18.36平方千米,人口27891人。鎮政府駐北二環東路19號,郵編050041。[界線]自紅星街中心線和陳章村南邊界交匯點起,沿陳章村南地界向東至省四獄東邊界,沿省四獄、市農機廠東邊界和京廣鐵路交匯,過京廣鐵路至柳辛莊村南地邊界,沿柳辛莊南地界向北向東至鐵院北路,沿鐵院北路向東至柳陽街,沿柳陽街向北至東柳路,沿東柳路向東至勝利北大街(不包括四水廠路兩側的單位、宿舍和門店),沿勝利北大街向南(不包括兩側的門戶及死胡同)至莊窠村南邊界,沿莊窠村南、西邊界、八家莊花圃西邊界、桃園村西地界向東、向南至桃園路、沿桃園路(不包括北便道向南開的門店)向西至勝利北大街、沿勝利北大街(不包括二六O醫院宿舍、運河橋國小以西部分)向南至北二環東路中心線,沿北二環東路中心線向東至石津乾渠中心線,沿石渠中心線向西北至勝利北街中心線,沿勝利大街向北至正定縣地界邊線,沿正定縣地界向西至橋東、新華、正定三區(縣)三交點,自三交點起沿前進、紅旗、肖家營地邊界向西南、向南至北外環路中心線,沿北外環路中心線向東至紅星街中心線,沿紅星街中心線向南至陳章村南地界邊交匯處起點止。[區劃]轄10個居委會,1個村委員。[沿革]因該鎮坐落在桃園村以南,桃園村地處東垣故城遺志南側,相傳因古代曾為桃樹園,後逐漸發展成為村落,故名桃園。1947年解放初期為第三區管轄,後歸振頭區柳辛莊鄉,1958年為東風人民公社(後改為兆通公社)柳辛莊管理區;1959年冬轄區內的桃園莊窠、小沿、義堂、吳家莊劃歸橋東公社解放路分社,1961年由13村組成桃園公社,1984年改為桃園鄉,1988年改為南高營鎮。2001年劃歸橋東區,改名為桃園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