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東路

中山東路是位於南京市中心的一條長5公里,是江蘇省鎮江市的東西向幹道。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中山路更名為紅衛路。文革結束後又恢復中山路舊名。1985年勞動路改名為中山西路,將中山路更名為中山東路。

南京市中山東路

中山東路是位於南京市中心的一條長5公里,寬40米的交通幹道。西起新街口廣場,東至中山門,與西面的漢中路構成南京市的東西方向主軸線。與洪武路太平路、龍蟠中路、黃埔路、御道街等幹道相交。1929年興建,是從下關中山碼頭直到中山陵全長20公里的迎陵大道的一部分。全路寬廣筆直,兩旁各有兩排高大的懸鈴木(法國梧桐),鬱鬱蔥蔥,遮天蔽日。西段是中華第一商圈--新街口商圈的一部分;沿線特別是東段北側集中分布一批優秀民國建築,是南京市重點打造的景觀道路。

鎮江市中山東路

中山東路是江蘇省鎮江市的東西向幹道。東至夢溪路,西至電力路、運河路口,全長1982米,寬40米。該路在1929年以前原為東西貫通鎮江城內的一系列條石小街,從東至西各段的名稱分為:小市口、城隍廟、五條街、參府衙門、大市口、紅旗口、竹竿巷。1929年,國民政府建都南京後,江蘇省會遷往鎮江,隨即開始興建的第一批市政工程中,就將上述條石小街拓寬改建為近代馬路,取名中山路,大市口中心曾建有一座石塔,名中山塔(已於1977年拆除)。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中山路更名為紅衛路。文革結束後又恢復中山路舊名。1985年勞動路改名為中山西路,將中山路更名為中山東路。

陝西省金台區中山東路

位於金台區中部,轄城東至金陵河。西至紅旗路北口,南依隴海鐵路,北臨引渭渠。東西長1.95公里,南北寬0.4公里,面積0.78平方公里。辦事處駐中山東路121號。轄二馬路、西閘口、鐵道巷、中山東路、車站口、東閘口、人民街、敦仁堡、人民路、沿河街10個居民委員會和10個家屬委員會。居民4980戶,19589人,有回、滿、蒙、朝鮮、土家、錫伯等少數民族775人。
中山東路街道辦事處,解放初期為敦仁堡街公所。1956年改為車站口街道辦事處。1959年與狄家坡街道辦事處合併,更名為東大街街道辦事處。1960年4月改為金台人民公社東大街分社。1963年又分為東大街、人民街街道辦事處。1969年“文化大革命”中撤銷辦事處,改設解放東路地區居民革命委員會。1971年又改為解放東路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1980年11月改名解放東路街道辦事處。1986年復名中山東路街道辦事處。
轄區內有街巷16條,主要幹道有中山東路、曙光路、引渭路、新華路等4條。中山東路為抗日戰爭後形成的新興街市,東西走向,瀝青路面。境內商店遍布大街兩旁,較大商業門店120多個,集貿市場6處,老火車站一帶,商業服務網點集中,多年來一直是寶雞市市區最繁華的地區。東方紅百貨大樓為寶雞市市區建店最早、規模較大的商店。寶雞市市屬外貿、物資回收、石油、燃料、農副、食品、紡織品、飲食服務、勞動服務等業11個公司設在轄區內。1937年隴海鐵路通達寶雞後,設站於轄區內(1986年遷入渭濱區)。1953年寶雞長途汽車站亦設於轄區內火車站附近(1970年遷入渭濱區),為寶雞市公路交通始發中心。
轄區內有省建七公司木材加工廠、寶雞供電局,寶雞市屬水泵廠、工農服裝廠、耐火材料廠、釀造廠、回民食品廠、油脂廠、第二染織廠、無線電六廠、供銷機械廠,區屬寶雞市第二鞋廠、石英廠等14個工業企業。行政、企事業單位有金台區人民政府、寶雞市交通局、寶雞市外貿經濟局、寶雞市區供電局、陝西省交通管理局,以及銀行、郵電所等20多個。街道辦事處辦有縫紉廠、鈑金廠、機修、建築、電器維修、小百貨、飲食、暫存等工商服務網點20多個,1987年工業年產值120.81萬元。商業收入52.41萬元,從業人員500餘人,另有個體戶120餘人,從事工、商、服務等行業。
境內有區屬職業中學1所,國小2所。文化單位有金台區文化館、人民電影院、寶雞劇院。醫療衛生單位有金台醫院、金台醫院中醫院、寶雞市口腔醫院等。
歷史古蹟有秦武公築“羽陽宮”遺址。宮址在今馬道巷至車站口一段。另有泰山廟、虢國夫人墓等遺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