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樂陵縣誌》 始修於1981年3月,共蒐集資料約1000萬字,先後兩次擬訂篇目,四易志稿,歷時十年,於1991年11月正式出版。本志上限原則上定於1840年,少部分篇章適當上溯;下限原則上定於1985年,個別章節有下延。全書除序、凡例、概述、附錄、編後記以外,共設30篇,依次為:大事記、建置、自然地理、人口、農業、林業、金絲小棗、水利、工業、交通·郵電、城鄉建設、商業、經濟管理、財稅、金融、黨派群團、政權政協、公·檢·法、民政、勞動·人事、軍事、文化、教育、科技、衛生、體育、文物、風土、人物、雜記。
樂陵縣位於山東省西北部。東毗慶雲,西鄰寧津,南與商河隔德惠新河相望,北與河北省鹽山、南皮以漳衛新河相隔,東南與陽信相連,西南與臨邑、陵縣接壤。樂陵縣於西漢高祖五年(前202)建置。1988年12月,撤縣設市,稱樂陵市。下轄5個鎮、20個鄉、1089個行政村。全市總面積1172.2平方千米。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貌成高、坡、窪相間的微地貌類型。境內主要河流有馬頰河、漳衛新河、德惠新河等,河段總長104.85千米。境內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春季乾旱多風,盛夏炎熱多雨,秋季涼爽,冬季乾冷。人口63.4萬人,主要是漢族,占總人口的99.84%,還有回族、滿族、蒙古族、瑤族等20個少數民族985人。 至1985年,工農業總產值達到4.1億元,比1949年增長6.6倍,平均每年增長6%以上。 全縣糧食總產量2.4億千克,比1949年增長3.16倍;棉花總產量2365萬千克,是1949年的8倍。 全縣大牧畜達6.2萬頭、豬4.8萬頭、羊21.2萬隻,是德州渤海黑驢的繁育基地,是省山羊皮出口基地。樂陵工業發展較快,至1985年,工業企業由新中國成立初的6家增加到112家。樂陵是魯北商品集散重要基地,1985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1億多元,採購銷售範圍遍及20多個省、市、自治區,形成了一個周圍十多個縣、市的區域性輻射面和靈活可靠的信息網。 樂陵外貿商品主要是果品、油料等,198 5年, 外貿出口商品收購總額達530.75萬元。1985年年人均口糧377千克,農民在銀行存款約4054萬元,人均居住面積由1951年的13.1平方米增加到15.3平方米。職工年平均工資873.24元,在銀行存款1426萬元。1985年人均購買力為350.11元,是1949年的9.79倍。 樂陵人才輩出,漢有書法家朱登,東晉有文學家王歡,南宋有右丞呂頤浩,清有經學家董養性、農民起義領袖鄭?、著名中醫牛履祥。民國時期有著名抗日將領宋哲元、著名武術家尚雲祥。現當代有著名畫家梁秉潛、攝影家吳雲龍、書法家孫軼青、作家肖凡等。 樂陵是國務院命名的“中國金絲小棗之鄉”,志書中把“金絲小棗”單列一篇記述。對小棗生產的有關機構、發展概況、各時期的政策和金絲小棗的品種、品質、性狀、成因、栽培管理以及採收、制乾與加工均列章詳述,突出棗鄉特色。樂陵位於山東最北側,北與河北隔漳衛新河相望,風俗、方言等方面自成特色,在風土篇中,設有風俗習慣及方言專章,有較為詳盡的記載。
新編《樂陵縣誌》1994年獲山東省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相關詞條
-
樂陵金絲小棗
金絲小棗是樂陵市的主要特產。樂陵金絲小棗,以其優異的品質和豐富的營養而聞名。掰開半乾的紅棗,粘連果肉的縷縷黃色細絲延伸一二寸不斷,在陽光下,金光燦燦,故...
概述 主要特點 區位優勢 品質特點 營養醫藥價值 -
樂陵小棗
樂陵小棗,亦稱金絲小棗,因產于山東德州市樂陵縣而得名,是山東省的著名特產之一。其栽培歷史,始於漢唐,興於宋元,盛於明清,距今已有2000多年。樂陵小棗核...
品種簡介 品種特色 生長環境 營養價值 藥用價值 -
樂陵八景
據清《樂陵縣誌》記載,樂陵古八景為:元台春草、漢堞秋蓬、盤波霽月、易井甘泉、一橋橫空、魚游駭水、鬲津雁影、雙樹雙井八處景點。這八處景點風采各異,意韻獨具...
-
陽信縣誌
1985年屬山東省惠民地區。 陽信鴨梨中外馳名,是山東省和全國農牧業生產基地縣。 新編《陽信縣誌》2005年獲山東省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
金絲小棗
、澳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實現產值2.7億元、創匯1460萬美元。樂陵金絲小棗歷史 樂陵金絲小棗 山東樂陵小棗的栽培,始於春秋,興於魏晉,盛...又記“青州有樂氏棗,肌豐核細,膏多肥美,為天下第一。”明、清兩代是樂陵小棗...
主要品種 發展前景 營養價值 藥用價值 辨別方法 -
文廟[山東省樂陵市文廟]
恩澤,遂上報朝廷,籌建文廟。據清 《樂陵縣誌》載:樂陵文廟在它最輝煌...一處射圃。據舊樂陵縣誌記載,它們的構造都是:正廳三間,寢室三間,廚房二間...地理位置樂陵文廟 ,位於山東省樂陵市城區內,始建於1369年(明洪武...
地理位置 建築特色 歷史 -
丁塢鎮
°,北緯37.40°,全鎮總面積82.13平方公里,距樂陵市區12公里...吃法既有誘人的清香,又保持原棗的鮮味,香甜適口。 棗花蜜棗花蜜是樂陵丁塢鎮的名產之一,棗花盛開時,內外地蜂場雲集樂陵,採集大量的棗花蜜,棗花蜜...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 -
朱岱林
,樂陵濕沃(今壽光市境內)人,因仕於北魏,故謂曰北魏高士,曾任彭城王主薄...呈批准領石置原處”,碑文與縣誌相符。 墓誌的首句對墓誌主人的介紹是:“君諱岱林,字君山,樂陵濕沃人。”對於朱君山是否壽光人,孫仲春先生考證朱...
-
慶雲縣古遺址
,晉屬樂陵國,南北朝屬樂陵郡。隋開皇六年(公元586年)置縣,因古有無棣水...,今寧津、樂陵、慶雲、無棣、惠民、鹽山、海興、黃驊皆屬無棣邑。隋代,無棣縣...,以供轉運海漕。舊志稱簡河或陷河,樂陵舊志則稱篤馬河。舊時,運漕淤塞,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