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附生草本,高20~40厘米,根狀莖肉質粗壯,長而橫走,密被棕黃色、線狀鑿形鱗片。葉二型,營養葉厚革質,紅褐色或灰褐色,卵形,無柄,長5~6.5厘米,寬4~5.5厘米,邊緣羽狀淺裂,很象槲樹葉;孢子葉綠色,具短柄,柄有翅,葉片矩圓形或長橢圓形,長20~37厘米,寬8~18.5厘米,羽狀深裂,羽片6~15對,廣披針形或長圓形,長4~10厘米,寬1.5~2.5厘米,先端急尖或鈍,邊緣常有不規則的淺波狀齒,基部2~3對羽片縮成耳狀,兩面均無毛,葉脈顯著,細脈連成4~5行長方形網眼。孢子囊群圓形,黃褐色,在中脈兩側各排列成2~4行,每個長方形的葉脈網眼中著生1枚,無囊蓋群。
葉二型,基生不育葉圓形,長(2-)5-9厘米,寬(2-)3-7厘米,基部心形,
淺裂至葉片寬度的1/3,邊緣全緣,黃綠色或枯棕色,厚乾膜質,下面有疏短毛。正常能育葉葉柄長4-7 (-13)厘米,具明顯的狹翅;葉片長20-45厘米,寬10-15 (-20)厘米,深羽裂到距葉軸2-5毫米處,裂片7-13對,互生,稍斜向上,披針形,長6-10厘米,寬(1.5-)2-3厘米,邊緣有不明顯的疏鈍齒,頂端急尖或鈍;葉脈兩面均明顯;葉乾後紙質,僅上面中肋略有短毛。孢子囊群圓形,橢圓形,葉片下面全部分布,沿裂片中肋兩側各排列成2-4行,成熟時相鄰2側脈間有圓形孢子囊群1行,或幼時成1行長形的孢子囊群,混生有大量腺毛。
生長環境
產江蘇、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台灣、海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重慶、貴州、雲南。附生樹幹或石上,偶生於牆縫,海拔100-1800米。越南、寮國、高棉、泰國北部、印度(阿薩姆)也有。模式標本采自我國香港。
主要價值
本種植物的根狀莖在許多地區作“骨碎補”用,補腎堅骨,活血止痛,治跌打損傷、腰膝酸痛。
分布範圍
通常附生岩石上,匍匐生長,或附生樹幹上,螺旋狀攀援。根狀莖直徑1-2厘米,密被鱗片;鱗片斜升,盾狀著生,長7-12毫米,寬0. 8-1. 5毫米,邊緣有齒 。
栽培槲蕨時要根據其附生習性,選取形態較好的枯木,開鑿一條淺稽,將樹面固定在上面,以後不需要特別照看。也可按通常方法盆栽,但排水性要好,盆土可用腐葉土和爐渣各半配製,栽植要淺些,不要將營養葉埋在土中。養護以明亮散射光為宜。春秋季可接受半日光照,入夏後要避免烈日直射,若放在室內培養,欣賞,宜放在靠近窗戶的附近。生長季中,只要供應充足的水分,就能較好地生長。如能每月施2-3次有機肥,可以促進營養葉和孢子葉的生長更新。另外,經常噴水增濕是管理中重要的一環,若供水不足,雖不致乾死,但泡子葉子瘦小,生長則不旺盛。冬季入室後,要注意給予較好的光照,溫室中的溫度不應低於5℃,天晴時,要用稍溫的水噴霧增濕。
槲蕨的繁殖主要用分株法;做法是:在春季4月將根狀莖分切成段,每段至少應有一片營養葉和袍子葉,然後進行盆栽,栽後放置在陰濕處,則成活的可能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