榿木枝梢

榿木枝梢

榿木枝梢,中藥名。為樺木科榿木屬植物榿木Alnus cremastogyne Burk.的嫩枝葉。分布於陝西、甘肅、四川、貴州等地,江蘇有栽培。具有清熱涼血,解毒之功效。主治腹瀉,痢疾,吐血,衄血,黃水瘡,毒蛇咬傷。

基本信息

入藥部位

嫩枝葉。

性味

味苦、澀,性涼。

功效

清熱涼血,解毒。

主治

腹瀉,痢疾,吐血,衄血,黃水瘡,毒蛇咬傷。

相關配伍

1、治鼻衄,榿木枝梢15g,白茅根30g,梔子花9g。水煎服。(《秦嶺巴山天然藥物志》)

2、治胃出血,功能性子宮出血,榿木枝梢、大薊根、仙鶴草各12g。水煎服。(《秦嶺巴山天然藥物志》)

3、治毒蛇咬傷,牛屎樹嫩葉適量,口嚼爛後,敷傷處。(《貴州民間藥物》)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外用:鮮品適量,搗敷。

炮製

採集加工:春、夏季採集,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榿木,牛屎樹、羅拐木、菜殼蒜《貴州民間藥物》,水青岡、水漆樹《秦嶺巴山天然藥物志》。落葉大喬木,高30-40m。樹皮光滑,灰色;枝條灰色或灰褐色,無毛,幼枝有短柔毛;芽具柄,有2枚芽鱗。單葉互生;葉柄長1-2cm,幾無毛;葉片倒卵形、倒卵狀長圓形或橢圓形,長4-14cm,寬2.5-8cm,先端急尖,基部闊楔形,邊緣具疏鋸齒,上面疏生腺點,幼時疏生長柔毛,下面密生腺點,幾無毛,脈腋間有時具簇生的髯毛;側脈8-10對。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為葇荑花序,單生,下垂,長3-4cm,每一苞片有花3朵;雌花序球形,每苞片2朵花,無花萼,小苞片附著於苞片上。果穗單生,下垂,長圓形,長1-3.5cm,直徑5-20mm,果序柄細長,柔軟,長2-8m,無毛,果苞木質,先端具5枚淺裂片。小堅果卵形,扁平,長約3mm,具膜質翅。花期4-5月,果期8-9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區的溝邊或林中,常成群落生長。分布於陝西、甘肅、四川、貴州等地,江蘇有栽培。

相關論述

1、《民間常用草藥彙編》:“清熱降火,止水瀉,治吐血、衄血。”

2、《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治黃水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