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河鎮

楊河鎮

楊河鎮地處應城市西北邊緣,北依大洪山余脈,地跨漳河、富水河,為應城、京山、安陸、雲夢四縣(市)交匯點,花盛線、隨應線貫通全鎮,交通十分便利。全鎮國土面積114平方公里,總耕地6.3萬畝,境內建有全市最大的人工湖——短港水庫,總庫容近億立方米。全鎮總水面16平方公里,山林433公頃,總人口4.8萬人。楊河鎮農業資源十分豐富,一直享有“應城糧倉”的美譽,為全省農業百強鄉鎮之一,1995年,該鎮作為全省唯一產糧大鎮出席了全國第二屆農業博會。1999年被孝感市人民政府授予“小康鄉鎮”,1999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第三屆“楚天明星鄉鎮”。

基本信息

(圖)楊河鎮楊河鎮

簡介

(圖)農業農業

楊河鎮,鎮政府駐楊河,人口49457人,面積113.7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37個村委會:楊河、聶程、花園、高李、塗畈、楊巷、洪山、力樹、胡榨、大堰、土坡、古崢、劉堤、三灣、下王、土庫、馬堰、川江、田祠、西合、上楊、何榜、張巷、星火、么盤、羅楊、柏樹、謝畈、周崗、彭畈、巡檢、田楊、短港、木橋、范廟、土廟、汪店、短港。近年來,楊河鎮為了引導農民走精品農業之路,建立了周崗、巡檢、古峰、短港等五個優質稻基地,實行統一供種,連片種植,確保產量和質量。在此基礎上,整合糧食產銷大戶,組織外出考察,提供信息,資金扶持。2006年6月,楊河鎮成立了巡檢糯米產銷協會。鄰近的周崗、謝畈、彭畈、星火、磨盤、黃畈、柏樹等10個村的農戶與協會建立了長期的供銷關係。

城鎮建設

(圖)城鎮建設城鎮建設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年來,楊河鎮圍繞實現農業大鎮向經濟強鎮跨越目標,大力調整農業結構,著力構築區域經濟特色,穩步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農村經濟取得了持續穩定發展的良好勢頭。楊河鎮建成了10萬畝優質稻生產基地,1萬畝水產養殖基地,1萬頭優質三元雜交豬生產基地,1000畝林果基地,1000畝茶葉基地,1000畝精細蔬菜基地。該鎮生產的“楊小運”牌精製大米暢銷全國各地;“玉女春”、“蒲陽雪碧”茶1995年分獲省名優茶評比特等獎;純天然綠色果品“洪山油茶”市場前景十分廣闊。在鞏固農業基礎地位的同時,抓住列入孝感市小城鎮改革試點鎮的契機,緊緊 圍繞創建省級文明集鎮的目標,不斷加大農村城鎮化推進力度,組織省規劃設計院專家修編了楊河中心集鎮規劃,集鎮面貌一年一個大改觀,1997年連續兩屆獲全省小集鎮競賽評比三等獎。招商引進工作成效顯著,依託短港水庫,成功引進南京美植源“休閒農莊”項目落戶楊河,省商業發展總公司投資1000萬元建設的集培訓、休閒、娛樂、度假於一體的“短港山莊”正在興建之中,成為應城三日游的重要場所。江漢平原農業開發項目川江綠色農業生態園(占地5000畝)進入全面開發和對外招商,農產品深度加工,特色農產品基地建設潛力十分巨大。

養殖業

(圖)領導視察領導視察

應城楊河鎮彭畈村老灣組農民彭金平自辦的肉牛養殖場內,法國利木贊、瑞士西門塔爾、山東魯西黃牛、本土雜交牛、奶牛等5個品種的牛犢正在歡快進食。2008年7月份,彭金平在楊河鎮和應城市畜牧局的支持下,投資30多萬元,創辦了專業育肥牛養殖基地,擴建了20間標準牛舍,新建了一次能儲備150噸的存儲飼料庫。7月下旬他又從新疆調購良種育肥牛,並實行統一供苗、統一防疫、統一銷售和服務到戶技術指導的方式帶動農戶分散養殖、基地示範養殖150多頭。據介紹,這些育肥牛犢經過3—5個月的精心飼養之後,每頭牛可獲純利2000元左右。可觀的經濟收入,在當地民眾中掀起了養牛熱的高潮。

新農村建設

(圖)建設新農村建設新農村

應城市楊河鎮首家由民營投資建設的農村新居“富民小區”近日破土動工。該小區的建設不僅使村容村貌大為改觀,而且探索出新農村建設投入的新機制。楊河鎮是第三屆“楚天明星鄉鎮”之一。按照建設新農村的要求,楊河鎮先後聘請省、市規劃設計院專家修編了中心集鎮和試點村規劃;加強了農村水、電、路、通訊廣播電視沼氣等設施建設;制訂出台了引入市場機制整治村鎮環境的激勵政策,不斷探索和建立多元化投入新農村建設的格局,引進個體老闆毛崇明投資興建了集商貿、安居於一體的農村新型小區——富民小區。小區主體建設工程包括一個1000平方米的超市,4000平方米的集貿市場,二棟六屆7000平方米的商品房。小區總投資500萬元,明年5月份全面竣工後投入使用。

便民設施

(圖)便民設施便民設施

應城市楊河鎮針對境內水源不足,農業生產每年依賴鄭家河放水,引水路程遠,成本高、民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今年舉全鎮之力,廣泛開展淺塘深挖、老塘新挖、小塘擴挖、險塘整修為主的塘堰蓄水設施改造工程建設。截至目前,全鎮共有11個村興建當家塘堰22口,完成土方145萬立方米,新增蓄水106萬立方米。 為破解長期以來“用水有人爭、興水無水乾”的難題,楊河鎮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堅持每年落實市級財政“每增加1萬立方米蓄水,獎勵資金1000元的以獎代補資金”制度,還從2005年開始,由鎮級財政每年擠出一定的資金對個人挖改塘堰實施補貼。在楊河鎮兩級以獎代補政策的激勵下,廣大農民踴躍投資,紛紛興建當家塘堰。楊河街道楊春生投資40萬元,開挖當家塘堰135畝,新增蓄水26.9萬立方米;周崗村周小松投資2萬元、開挖塘堰20畝,劉洪銀投資5萬元、開挖塘堰30畝,新增蓄水10萬立方米;上楊村陳奎林投資3萬元,開挖塘堰20畝,新增蓄水4萬立方米;西合村趙進輝投資5萬元,開挖塘堰40畝,新增蓄水8萬立方米。該鎮農田灌溉條件得到了根本改善,糧食實現高產穩產,農民收益大幅度提高。

農業

(圖)農田農田

楊河鎮地處應城市北部,土地面積114平方公里,是一個人均耕地較多,以農業為主業的鄉鎮。現有農業人口4.8萬人,人均耕地6.3畝。2005年該鎮糧食總產53531噸,產值近7億元;水產品產量1500萬公斤,產值3000萬元;畜牧業產值3500萬元;人均純收入3837元。近年來,該鎮圍繞把握重點,努力培植龍頭企業,逐步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夯實基礎,壯大板塊基地;著眼市場,全力打造品牌;部門合唱,促進產業化經營,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形成了一批主導產業,包括優質稻、水產、畜牧等。二是發展了一批龍頭企業,其中,楊河糧食收儲公司進入孝感市重點龍頭企業行列,今年上半年該企業資產總額500萬元,銷售收入2000萬元。三是建立了一批農業基地,優質稻、畜禽養殖板塊格局基本形成。四是開發了一些知名品牌,其中楊河糧食收儲公司的“誠益”牌大米取得了無公害農產品認證。五是發展了專業協會,如巡檢“三強”養豬協會,巡檢糯米協會等發展勢頭良好,深受民眾歡迎。

交通建設

(圖)楊河鎮楊河鎮

“修築一條公路,繁榮一方經濟,造福一方百姓”已成為楊河鎮民眾的共識。在2006年修通26公里通村公路基礎上,2007年,楊河鎮在市交通局的大力支持下,認真貫徹落實市政府把通村公路作為為民辦的實事工程,以建設新農村為契機,堅持統籌規劃、分批建設,兼顧區位,布局平衡,統分結合,適度補貼的指導思想,不斷強化措施,加快通村公路建設。全年共修建設通村公路9條,總里程27公里。為保證工程順利實施,該鎮採取了政策補貼一點、社會贊助一點、民眾一事一議籌集一點、部門扶持一點等辦法,共籌資432萬元。同時,他們進一步改革計畫補貼方式,按照建多少、驗收多少、合格多少、補貼多少,不建不補原則,確保了通村公路資金不留缺口。在工程質量管理中,楊河鎮形成鎮分管領導及、專班小組和村民委員會三級聯動的監管模式,對工程施工工序進行了統一規範管理,並把錯車台及路肩土建設作為重點,現已完成胡榨村、黃畈村、謝畈村錯車台和路肩土填築任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