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戰國思想家]

楊子,即楊朱,戰國初哲學家,魏國(今河南開封市)人。先秦古書中又稱他為楊子、陽子居或陽生。相傳他反對墨子的“兼愛”和儒家的倫理思想,主張“貴生”、“重己”,“全性葆真,不以物累形”,重視個人生命的保存,反對別人對自己的侵奪,也反對侵奪別人。


楊子[戰國思想家]

簡介

楊子,名朱,戰國時期魏國人。他闡發了一種人生哲學,其核心觀念便是"為我"。

楊子楊子

就是以是否對自己有利當做評判是非善惡的標準,這是站在個人的角度來分析人性,來闡釋人生。孟子在批駁楊朱時,認為"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孟子·盡心上》)。孟子這一句話並不沒有言過其實,基本上還是客觀的。
"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這顯然是一種極端的"個人主義".這種"為我"的主張,從社會倫理的角度來看,是斷斷不可取的,因為這很容易流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信條。
楊朱沒有留下任何遺作,《孟子》、《韓非子》、《莊子》、《呂氏春秋》、<<列子》等書都曾提起過他,其中《列子·楊朱》篇最詳。
《列子·楊朱篇》記載,楊朱是老子的弟子老子所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銳之不可長保"的這話,便有自保其意,是以出了位自私自利的弟子。
另外,有學者懷疑楊朱便是莊子,但應無可能。

思想主張

《孟子》說:“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盡心上》)《呂氏春秋》(公元前三世紀)說:“陽生貴己。”(《審分覽·不二》)《韓非子》(公元前三世紀)說:“今有人於此,義不入危城,不處軍旅,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脛一毛,……輕物重生之士也。”(《顯學》)《淮南子》(公元前二世紀)說:“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楊子之所立也。”(《汜論訓》)
在以上引文中,《呂氏春秋》說的陽生,近來學者們已經證明就是楊朱。《韓非子》說的“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脛一毛”的人,也一定是楊朱或其門徒,因為在那個時代再沒有別人有此主張。把這些資料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出楊朱的兩個基本觀念:“為我”,“輕物重生”。這些觀念顯然是反對墨子的,墨子是主張兼愛的。《韓非子》說的楊朱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脛一毛,與《孟子》說的楊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有些不同。可是這兩種說法與楊朱的基本觀念是一致的。後者與“為我”一致,前者與“輕物重生”一致。兩者可以說是一個學說的兩個方面。
上述楊朱思想的兩個方面,都可以在道家文獻中找到例證。《莊子·逍遙遊》有個故事說:“堯讓天下於許由。……許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為賓乎?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子無所用天下為。”許由這個隱者,把天下給他,即使白白奉送,他也不要。當然他也就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脛一毛。這是《韓非子》所說的楊朱思想的例證。
前面提到《列子》的《楊朱》篇,其中有個故事說;“禽子問楊朱曰:去子體之一毛,以濟一世,汝為之乎?楊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濟。禽子曰:假濟,為之乎?楊子弗應。禽子出語孟孫陽。孟孫陽曰:子不達夫子之心,吾請言之,有侵若肌膚獲萬金者,若為之乎?曰:為之。孟孫陽曰:有斷若一節得一國,子為之乎?禽子默然有間。孟孫陽曰:一毛微於肌膚,肌膚微於一節,省矣。然則積一毛以成肌膚,積肌膚以成一節。一毛固一體萬分中之一物,奈何輕之乎?”這是楊朱學說另一方面的例證。《列子·楊朱》篇還說:“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我們不能相信這些話真是楊朱說的,但是這些話把楊朱學說的兩個方面,把早期道家的政治哲學,總結得很好。

軼事典故

一、"墨子悲絲染,楊朱泣歧路",後句所指的便是楊朱的一個傳說,楊朱某次外出,遇上一條岔路,或許是一時不能決定走哪條路,或許是聯想起人生的歧路,竟哭了起來(後世的"竹林七賢"之一阮籍也有一故事,"阮籍哭窮途",不同的是,楊朱是遇歧路而哭,阮籍是無路可走而哭。在古代,兩人的哭都很名,杜甫有"茫然阮籍途,更灑楊朱泣"之句,雷琯有"朝為楊朱泣,暮作阮籍哭"之句)。
二、楊朱其弟楊布外出時穿素衣,在外遇到下雨,便換了件黑衣,回家時他家的狗竟不認得主人了,狂吠起來。楊布氣得要打狗,楊朱卻說:"你不要打它。如果這狗在出外時為白色,回來卻變成了黑色,難道你不同樣感到奇怪嗎?"(《列子·楊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