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曾多次榮獲“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先後被評為“株洲市優秀企業家”“湖南省建築業先進個人”。株洲市十三屆人大代表。現任湖南中天建設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黨委副書記。
事業發展
工作成績
2004年,楊中傑成功主持原二建公司的改制工作,成為株洲市第一家成功改制的大中型集體施工企業。改制後,楊中傑執掌的中天集團取得跨越式增長。外地市場區域發展至十三個省市;控股子公司“恒基地產”開發的“萊茵小鎮”和“東方明園”成為本土房產開發的經典之作,2009年銷售收入達到1.4億元;“中天建設”施工產值由改制前的不足9000萬元提高至2009年的5億元,上交國家稅收由300萬元提升到2009年的2310萬元。公司創建了株洲市第一項國家優質工程;兩個項目獲得“2009年度湖南省安全文明示範工地”稱號;公司完成建築業產值、外拓業務量、年度上繳稅收均位居株洲市屬建築業企業的第一名。2010年在建工程契約額逾21億元,結轉工作量達13億元,比改制前翻了三番。中天集團積極投身“幫扶工程”,擔當社會責任,改制後擔負著300餘名內部退養職工的生活保障;每年通過房產開發、建築施工等渠道吸納農民工就業人員2000餘人。公司先後獲得“株洲市優秀企業”、“湖南省建築業改革與發展先進單位”、“湖南省守契約重信用企業”等稱號。
楊中傑矢志作學習的表率,取得碩士學位後,他又先後取得高級經濟師職稱、註冊一級建造師資格。他在《中外建築》雜誌發表的論文《“陰陽契約”的問題研究》獲得同行專家一致好評。他積極參政議政,作為人大代表,他提交的《拆除紅旗路高架橋的建議》、《株洲市建築業目前存在問題及相關建議》等建議和提案,大多被相關部門採納。
截至 2010年9月, 中天建設結轉工作量突破13億元,在建項目中契約額過億元的單項工程6個;東方明園三期、萊茵小鎮三期建設全面鋪開,房地產開發銷售收入創新高;外拓市場區域拓展至全國十三個省市……中天集團捷報頻傳。
作為2004年才改制的株洲市第一個一級集體施工企業,是什麼造就了中天集團擁有現在的輝煌?這個答案,如果和現任湖南中天建設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黨委副書記的楊中傑個人聯想起來,答案就會逐步清晰。
企業改制
學以致用,企業改制煥新顏。從基層預算員、辦公室副主任、生產經營科科長到公司最年輕的總經濟師,再到成長為當時湖南三十多家一級施工企業中最年青的董事長,楊中傑的成長之路伴隨著一條學習之路。1990年畢業分配到株洲市第二建築工程公司工作,楊中傑就一邊工作一邊繼續學習,畢業十年後利用工作間隙備考全國研究生入學統一招生考試,2001年被西南交大研究生院錄取。昔日一同讀研的同學都熟悉這樣的情節:當時同一個寢室共用一台電腦,常被他“獨占”,許多同學還沒有發現電腦的妙處時,那台電腦早被他派上了用場。他用那台電腦,敲出了新公司構架、章程、公司改制的整體方案,就連契約範本也準備好了。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研究生剛畢業,楊中傑受命主持原株洲市第二建築工程公司改制工作。當時的二建公司職工1300餘人,離退休職工300多人,總公司下設二級機構近十個,由於計畫經濟與市場經濟的衝突,企業生產經營基本處於停滯狀態,不改制則只能破產。但改制又談何容易,資金缺口大,職工觀念轉變難,沒有可借鑑的經驗,如同三大“攔路虎”。面對困境,早有準備的楊中傑胸有成竹。在政府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經過三個月的集中攻堅,清產核資、工齡認定、身份置換,三管齊下。從方案發布到新公司成立,不超過半年,二建公司成功改制,成為株洲市第一家改制的大中型集體施工企業。
好謀而成,房地產開發形成新的生長點。“房地產的價值行銷不是賣樓盤自身的價值,而是賣客戶需求的價值,所以行銷主要是市場定位,通過市場調查、規劃樓盤賣點、尋找客戶需求價值點。”在一次地產峰會上,在廣泛吸取國內成功房企的開發經驗的基礎之上,楊中傑提出房地產“需求價值”理論,觀點贏得了與會地產開發精英們的廣泛認同。中天集團的房產開發之路即是“需求價值”理論的驗證。2007年是中天集團房產開發的關鍵年,這一年,中天集團在石峰區通過拍賣獲得135畝土地開發權,5000餘萬的土地出讓金,對一個剛剛改制三年的市屬建築企業,無疑是一個關口。如果開發不成功,現金流斷了,對企業將是致命打擊。決策層成員們大都顧慮重重。“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為了確保出戰即勝,減少開發風險,他親自帶領策劃團隊,在項目周邊廣泛開展調研,深入企業、居民區進行走訪,結合問卷調查,很快便掌握了第一手現場資料,通過規劃設計溝通討論,需方價值點在他的腦海里輪廓初現。根據這些得之不易的寶貴資料,楊中傑先謀而後動,深思熟慮之後果斷決策,命名“萊茵小鎮”,明確了開發定位。此後,公司邀請國外和國內一流規劃設計參與規劃競標,從中優選最佳方案。所選方案在當年獲得規劃設計部級獎。萊茵小鎮始終堅持打造高端住宅小區的理念,以塑造德式經典住宅小區為己任,將該樓盤建成當時全市為數不多的2A住宅小區之一,樓盤周邊環境配套在株洲市都可以稱得上一流。漫步林蔭小道,世界經典名曲瀰漫周遭,宛如流水孱孱,間或傳來一兩聲鳥叫,宛如天籟之音。萊茵小鎮一期2007年動工、二期2008年續建,儘管正值全球性金融危機時期,我國房地產巨觀形勢低迷,但萊茵小鎮逆市上揚,銷售率均達到96%,一、二期銷售收入達2.8億元。而今萊茵小鎮三期建設也已拉開了序幕,隨著雲龍示範區的崛起,作為房地產業攻城拔寨的一員主將,楊中傑又將邁開儲備拿地的步伐。
巧借他山石,拓開外地市場。2004年前,公司市場地域範圍單一,僅局限於在株洲市內,在僧多粥少的競爭體系內,二建公司年建築產值一直在不足一個億的範圍內徘徊。破解之道在哪裡?唯有學習同類型先進企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對省內幾家同為一級施工企業的公司考察過後,一個全新的經營思路在楊中傑的腦海中逐步清晰。他首次提出“全員入市、全員經營、全員負責”經營理念。三個“全員” 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職工參與公司經營的積極性,“找米下鍋”不再只是領導一兩個人的事。思路一旦打開,局面為之一變,全員入市直接促成了第一個外地市場。2004年進入江西市場,於是有了中天外拓的發軔。2005年進入長沙、貴陽區域,2006年開拓安徽、廈門、溫州市場,此後外拓區域穩步擴大。
摸著石頭過河,在開拓中學習外拓。楊中傑及時將外拓中的經驗提煉為“本土化”與“基地化”策略。公司介入一個區域市場後,儘量吸納當地專業人士成為公司合作夥伴,按照當地市場規劃運作,融入“本土”,並逐步由點及面,輻射全國。發展到2010年,公司擁有外拓市場區域十三個,外拓業績在市屬企業中排名第一,外地市場近3年為公司增加產值近10億元,外拓解決了下崗職工的再就業問題,並帶動外出勞務人員每年達2000餘人。為本地市場外拓累積了經驗,尤其是對尚處於改制過程中的市屬建築企業具有啟迪意義。
模範作用
戰略選擇、制度安排、文化塑造三個方面構成了一個企業的框架。楊中傑認為,戰略選擇取決於對巨觀政策的把握。2007年,楊中傑當選株洲市十三屆人大代表。從此,學習黨的方針、政策成為他學習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知識型的企業家,他深知對巨觀政策的把握,決定了一個企業的生命力。正是基於對政策的及時把握,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降臨,公司建築業務不降反增,控股子公司恒基房地產也保持逆勢上升,當年銷售量領先於同類企業,成為石峰區房產板塊的領先者。2010年,隨著國家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大政方針的推出,楊中傑組織決策團隊們集中學習,深入領會政策內涵,在2010年年初及時提出公司“走質量效益型道路,轉方式、調結構”的發展戰略,為今天的輝煌搶占了先機。
現代企業與傳統企業的重要區別即在於制度安排的區別。楊中傑利用自己曾經接受過的研究生教育優勢,親自主持制度擬訂,經過無數次的研磨、推敲、修正,《中天基本法》出台,意味著中天擁有了自己的企業文化。2010年《中天基本法》改版為《中天共同綱領》,在株洲建築業界,囊括薪酬、經營、財務、質量管理等十餘項現代制度的《中天共同綱領》,可以稱得上是同行業的標本。‘
打鐵還需自身硬,楊中傑矢志作學習的表率。取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後,他又先後取得高級經濟師職稱、註冊一級建造師資格。他在《中外建築》雜誌發表的論文《“陰陽契約”的問題研究》獲得同行專家一致好評。作為人大代表,他提交的《拆除紅旗路高架橋的建議》、《株洲市建築業目前存在問題及相關建議》和2010年4月參加市委黨校縣乾班學習期間撰寫的《論發揮城市提質建設參建商的作用》、《我們是怎樣開拓外地市場的》,獲得好評。
竭力促成全司學習氛圍的形成,培養人才,打造學習型組織,這是楊中傑孜孜以求的夙願。建立多媒體教室,開展不定期的公司內部培訓,引進專家授課,根據企業開發房產需要,舉辦論壇……全司學習氛圍日漸濃郁。公司鼓勵員工參加專業執業資格考試、鼓勵員工發表論文、編著工法,以形成企業智慧財產權,變“要員工學”為“我要學”,至今,全司員工專業技術持證率95%,高級職稱人才21人,研究生學歷人員7人,一級建造師30人,二級建造師20人,註冊安全師、造價師等15人。公司獲實用新型專利一項,申請省級工法一項,員工在各類專業期刊發表論文10餘篇。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楊中傑先後被評為“株洲優秀企業家” 、“湖南省建築業先進個人”,株洲媒體曾以“博學儒商,決勝千里”為題對他進行專訪。更令人自豪的是,在他的帶領下,中天公司先後獲得“株洲市優秀企業”、“湖南省建築業改革與發展先進單位”、“湖南省守契約重信用企業”等稱號,公司創建了株洲市第一項國家優質工程(株硬集團鑽石工業園)。2009年,公司完成建築業產值、外拓業務量、年度上繳稅收均位居株洲市市屬建築業企業的頭一名。長沙天和家園住宅小區、株洲市環保局環境監察監測綜合樓兩項目獲得“湖南省安全文明示範工地”稱號,全省1500多家家施工企業僅有54個項目獲此殊榮。尤其是楊中傑秉持“對人永遠尊重、追求合理回報、牢記社會責任”的價值觀,積極投身“幫扶工程”,經過改制後六年的檢驗,全司穩定和諧,楊中傑以自己的艱辛付出得到員工擁戴。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知識型企業家楊中傑目光堅定、信心百倍,因為,厚積薄發,必能創如日中天之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