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植物病蟲害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是中國植物保護學科最重要的國家重點實驗室。1988年12月,由原國家計畫委員會批准建設,經過三年的籌建,於1992年1月23日通過國家驗收,並對國內外全面開放。1996年,在由原國家計委、原國家科委委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組織的國家重點、部門開放實驗室統一評估中,植物病蟲害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參評的43個生命科學學科實驗室中位居第十,國家投資500萬元人民幣進行了儀器設備更新改造,並通過農業部組織的驗收。2001年,科技部委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對實驗室進行了第二次評,在參評的56個生命科學學科國家重點和部門開放實驗室中位居第十四位。
1996年至2000年期間,實驗室在植物病蟲害生物學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和進展,是1996年評估以來的又一個大發展時期。實驗室堅持“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運行機制,擁有一支團結一致、勇於創新、不斷進取、學術思想活躍、具有農業科技競爭實力的研究隊伍,已成為我國植物保護科學“國家隊”的中堅力量,在國際學術界享有一定聲譽。
研究方向
1. 植物與病原物相互作用的機制研究: 主要包括病原物致病性、植物抗病性及植物與原病物相互作用的機制及遺傳等;
2. 生物技術在植物保護研究與防治中的套用基礎研究: 主要包括植物抗病基因工程及遺傳重組微生物在農作物病蟲害防治中的套用基礎研究;
3. 害蟲行為生物學的研究: 主要包括農業害蟲遷飛、取食、生殖等行為特性及其規律、生理生化機制等;
4. 害蟲與寄主及其它生物相互制約關係的研究: 主要研究農業生態系統中害蟲與農作物和昆蟲群落間的相互作用,特別是其生理生化和化學通訊機制、植物御害補償機制及抗(耐)性遺傳等;
5. 有益生防微生物作用機理與開發利用研究: 主要包括研究具有殺蟲、防病作用的有益微生物的作用機理以及冰核生物套用基礎研究等;
6. 植物病害與傳病昆蟲相互作用關係研究: 包括昆蟲的傳病機制、病原物在介體昆蟲體內潛伏與增殖特性等;
7. 轉基因作物生態安全性研究: 包括轉基因抗病蟲農作物的抗性效率評價、生態效應及風險評估等。
研究成果
實驗室繼續得到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農業部、中國農業科學院和依託單位的指導和大力支持,為實驗室科研人員發揮才智、科技創新以及吸引、造就優秀中青年人才等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通過實驗室全體人員的努力和奮勇拼搏,取得了豐碩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3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10項;國家發明專利2項;技術轉讓2項;鑑定成果9項;國家圖書獎提名獎1項。 五年來,實驗室共發表學術論文241篇,其中在國際刊物上發表10篇,在國內重要學術刊物(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上發表231篇;出版中文專著17部,外文專著3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