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森林可燃物按易燃程度分:一是易燃物:在一般情況下,易乾燥,易燃,且燃燒速度快。這類可燃物包括:地表乾枯的雜草、枯落葉、凋落樹皮、地衣和苔蘚及針葉樹的針葉、小枝等。 二是燃燒緩慢可燃物:一般指顆粒較大的重型可燃物,如枯立木、樹根、大枝、倒木、腐殖質等。這些可燃物不易燃燒,但著火後能長期保持熱量,不易撲滅。在清理火場時很難清理,而且容易發生復燃火。三是難燃可燃物:指正在生長的草本植物、灌木和喬木。
理論依據
森林可燃物是森林火災發生的物質基礎,是火傳播的主要因素,是森林防火滅火的理論依據。將熱分析技術套用到森林可燃物的研究中,可以更直接、更準確地揭示森林可燃物的熱解過程,更深入的探討其熱解機理。通過熱分析技術所得到的參數(頻率因子A、活化能E)為可燃物模型及林火模型的研究提供更加準確的基礎數據。它對林火預報、可燃物管理、滅火指揮、營林用火、生物防火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本文通過採用熱重分析和差熱分析技術,對帽兒山20種森林可燃物的葉子進行測定,以從TG-DTA曲線上得到的熱解動力學參數E為依據,對可燃物的葉子燃燒性進行了分析。根據可燃物葉子熱解過程的不同,將其分成兩類進行比較,並得到以下結論: 1 葉子熱解過程經歷乾燥、預炭化、炭化、燃燒四個階段的樹種中山楊、香楊、黃榆、黃波羅、蒙古櫟、藍靛果忍冬的葉子在整個熱解過程中,葉子熱穩定性差,易燃燒;水曲柳、白樺、紫椴、珍珠梅、金銀忍冬的葉子在整個熱解過程中,葉子熱穩定性好,不易燃燒。在此類可燃物中葉子易燃喬木:紅皮雲杉、紅松、樟子松、五角槭、茶條槭;葉子不易燃喬木:黃榆、紫椴。葉子易燃灌木:東北山梅花、刺五加。
森林可燃物分類
可燃物按易難程度分類.1.危險可燃物 細小物質:球果 樹枝 地衣燃燒很低 2. 燃燒緩慢:可燃物 3. 難燃可燃物 植物體的含水量很高
按可燃物所處位置分類:地下可燃物 地表可燃物 空中可燃物(1.5m以上的可燃物)
按可燃物的性質來分:死地被物 地衣 苔蘚 草本植物 灌木 油茶相對難燒 喬木 林內雜亂物
燃燒的概念:包括易燃燒性:火源 蔓延:遇到火源
燃燒性:有可燃物 危險性:火源的出現可能
樹木的易燃性與抗火性的區別:一.指樹種燃燒的燃燒性質(樹木的立地條件 樹種的含水量) 與火的抵抗能力
最不易燃燒的植物(大茴香 珊瑚樹)
不易燃燒的:木荷 冬青 赤楊 槭樹 梓樹 榆樹
抗火性比較強:落葉松 榨樹 黒樺
火險天氣:在森林可燃物和火源具備的情況下,林火能否發生主要取決於火險天氣,一般來說,火險天氣也就是有利於發生森林火災的氣候條件,如氣溫高、降水少、相對濕度小、風大、長期乾旱等。
火源:火源包括人為火和自然火。 撲滅森林火災基本原理和方法有哪些:在撲滅森林火災時,只要控制住發生火災的任何一因素,都能使火熄滅。
森林可燃物原理與方法
1、低可燃物的溫度,低於燃點以下。2、阻隔可燃物,破壞連續燃燒的條件。3、使可燃物與空(氧)氣隔絕。 基本方法:
1.冷卻法 在燃燒的可燃物上灑水、化學藥劑或濕土用來降低熱量,讓可燃物溫度降到燃點以下,使火熄滅。
2.隔離法 採取阻隔的手段,使火與可燃物分離、使已燃的物質與未燃的物質分隔。一般採取在可燃物上面噴灑化學藥劑,或用人工扑打、機翻生土帶、採用高速風力、提前火燒、適度爆破等辦法開設防火線(帶)等,使火與可燃物、已燃燒的可燃物與未燃燒的可燃物分隔。同時通過向已燃燒的可燃物灑水或藥劑,也能增加可燃物的耐火性和難燃性。
3.窒息法 通過隔絕空氣使空氣中的含氧率降低到14—18%以下,而使火窒息。一般採用機具扑打,用土覆蓋,灑化學藥劑,使用爆破等手段使火窒息。
撲火時需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撲救森林火災,由當地人民政府或森林防火指揮部統一組織和指揮。接到撲火命令的單位和個人,必須迅速趕赴指定地點,投入撲救工作。
森林火災的起火原因
森林火災的起因主要有兩大類:人為火和自然火
(一)人為火包括以下幾種:
1.生產性火源:農、林、牧業生產用火,林副業生產用火,工礦運輸生產用火等;
3.故意縱火:在人為火源引起的火災中,以開墾燒荒、吸菸等引起的森林火災最多。在我市的森林火災中,由於炊煙、燒荒和上墳燒紙引起的火災占了絕對數量。
(二)自然火:包括雷電火、自燃等。由自然火引起的森林火災約占我國森林火災總數的1%。
影響火災的三要素:溫度、濕度和單位可燃的載量。
林區可燃物監測分析
1、灌木高度和覆蓋度:林內的灌木平均高度一般在85.0~212.0厘米,其中白山林區灌木較高,在183~212厘米;林內灌木覆蓋度在5~95%,延吉和集安較低,小於30%;通化和樺甸較高,在70~95%。
2、枯枝落葉層溫度及可燃物含水率:11月2日林下枯枝落葉層平均溫度為-0.3~11.2℃,其中樺甸、延吉和集安較高,超過10℃,通化較低,在-0.3℃;林區可燃物平均含水率在28.0~51.2%,其中延吉最低,長白最高(見圖3),延吉和二道低於去年同期。
3、枯枝落葉層厚度和可燃物量:11月2日,東部林區地表枯枝落葉層平均厚在2.0~5.0厘米;林區單位面積內平均可燃物質乾重為581.5~1952.8g/m2,其中白山和通化林區較大,分別為1952.8g/m2和1649.3g/m2。
森林可燃物監測信息
2008年11月4日,吉林省氣象局組織省氣象科學研究所和省氣象台技術人員,對11月2日東部林區(除蛟河外)的42個觀測點的森林可燃物觀測數據進行了分析,並對未來5天的天氣進行了預報。結果表明:東部林區平均氣溫較低,降水量除集安和長白外較多;11月2日午後,林內氣溫大都明顯偏高;相對濕度二道和集安較低;枯枝落葉層溫度除通化外均較高;可燃物含水率二道和延吉比去年同期小。尤其是延吉林區,林內風速較大、平均相對濕度較低、枯枝落葉層溫度較高、可燃物含水率低;樺甸林內氣溫高、可燃物含水率低、枯枝落葉層溫度較高,應注意防火。預計未來5天,由於降水較少、風力較大,因此我省森林火險氣象等級稍高。
林區氣象條件分析
1、背景氣象條件:10月23~11月2日,東部林區降水量在8.9~33.5毫米,其中集安和長白少於去年同期;平均氣溫為1.0~5.4℃,均低於去年同期(見圖1)。
2、林內氣溫和相對濕度:11月2日午後,東部林區林內平均氣溫為3.1~10.2℃,其中樺甸和集安氣溫較高。與去年同期相比,除白山外,林內氣溫明顯偏高;林內平均相對濕度在24.0~78.3%,其中二道和延吉低於50%,與去年同期相比,二道、延吉、通化和集安低於去年同期,其他林區高於去年同期。
3、風速:11月2日午後,東部林區林內風速在0~6.4m/s之間,其中延吉林區風速為5.2~6.4m/s,較其他林區稍大。
未來天氣形勢
根據最新氣象資料綜合分析,預計11月5~9日,全省平均氣溫為-0.5℃左右,比常年同期-0.1℃略低。受貝加爾湖強冷空氣東移南下影響,從6日白天開始我省氣溫自西向東明顯下降,同時北部和東部地區伴有5級左右的西北風,瞬間風力可達7級。全省平均降水量小於1毫米,比常年同期2.9毫米明顯偏少,5日我省東南部地區局部地方有小雨夾雪天氣。
分析與建議
10月23 ~11月2日期間,東部林區平均氣溫較低,降水量除集安和長白外較多;11月2日午後,林內氣溫大都明顯偏高;相對濕度二道和集安較低;枯枝落葉層溫度除通化外均較高;可燃物含水率二道和延吉比去年同期小。尤其是延吉林區,林內風速較大、平均相對濕度較低、枯枝落葉層溫度較高、可燃物含水率低;樺甸林內氣溫高、可燃物含水率低、枯枝落葉層溫度較高,應注意防火。預計未來5天,由於降水較少、風力較大,因此未來5天我省森林火險氣象等級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