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棠陰鎮是江西省歷史上四大名鎮之一,至今已有970多年的歷史。始建於北宋天聖九年(公元1031年),名陂坪,後改稱棠陰。清代以前屬仙七都,民國時期屬第五區棠陰鎮,建國後屬第五區棠陰鄉,1985年改稱棠陰鎮至今。棠陰夏布曾名揚海內外,與萬載夏布合譽,素稱為江西省近代紡織業中兩顆明珠。區劃人口
總面積179.5平方公里,轄14個行政村,123個村民小組,1個居委會,共有5966戶,總人口19829人(均為漢族江右民系),其中非農業戶口1061人,非農集體59人,農業戶口18709人。鎮所在地轄雷灣、民主、建設、解放四個村委會。鎮屬辦單位24個。經濟發展
1985年重新設鎮,經濟發展日新月異,2005年國民生產總值達6178萬,農民人均收入2750元。工業形成以樺榕、金寶來等水電企業;以純美(上海)、樂世等礦泉水企業;以棠樺、崇發等木材加工企業。農業形成以制種、白蓮、紅薯為支杜產業,2005年棠陰鎮制種11000畝,已成功打造江西省“制種第一鄉鎮”。太空白蓮種植8000畝,紅薯冬粉產量500噸。棠陰鎮已步入經濟發展的快速軌道。棠陰鎮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主要鞏固、發展了以硤石、大嵐等村為主的10000畝白蓮、以民主、君山等村為主的7000畝紅薯和大河、小河等村為主的4000畝種子等三大主導產業,使其初步形成基地化、規模化、產業化生產格局。切實抓好退耕還林工作,2002年共完成國家退耕還林任務4410畝。鄉鎮企業上新台階,“紅胖子”綠色食品有限公司和鳳凰紅薯冬粉加工廠已成為棠陰鎮紅薯產業的龍頭企業;既帶動了紅薯種植,更聯合了近200戶的紅薯冬粉加工戶;同時新辦和技改企業項目3個,新增規模企業1個。招商引資有新突破,先後引進廣東、浙江等客商興建樺榮電站、君山電站和棠陰松脂廠。2007年,棠陰鎮經濟和各項事業得到快速發展。在財稅方面:財稅總收入達524.65萬元(其中財政收入52.78萬元,地稅收入358.97萬元,國稅收入112.90萬元),超額完成縣下達棠陰鎮財稅任務44.65萬元,首次突破500萬元大關,並連續2年實現財稅收入翻番。在農業方面:以白蓮、種子、紅薯冬粉、菸葉為主,並形成了基地化、規模化、產業化的生產格局,棠陰鎮有白蓮8000畝、水稻制種11000餘畝、紅薯冬粉500噸、菸葉500畝。在招商引資方面:棠陰鎮共新上項目2個,共引進資金2300萬元,其中引進浙江客商投資總額1500萬元,在宜黃縣縣工業園區投資新建了富聯金屬冶煉有限公司。
工業
依託豐富的資源優勢,我鎮工業形成了以水電、礦泉水、紅薯冬粉加工、木竹加工等為主的工業產業,擁有中、小型電站10座,裝機容量達8000千瓦。
農業
農業方面,全鎮糧食播種面積共40458畝,其中早稻11759畝,中稻15808畝,晚稻12891畝。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大力發展菸葉、制種、白蓮、紅薯冬粉加工等我鎮的優勢產業,其中菸葉1470畝、白蓮3610畝、雜交制種4630畝,並形成了基地化、規模化、產業化的生產格局。
商貿
集鎮建設日新月異,個體經濟、商貿市場繁榮活躍。
交通建設
棠陰鎮投資25萬多元的大河村店前橋於10月份正式交付使用,從而結束了店前組村民祖祖輩輩渡河耕作的歷史。二是鋪設了2條村級公路。投資19萬元,鋪設了大河村五七組長1公里,寬3.5米的村級公路;投資31萬元,鋪設了雷灣村梨家組長1.5公里,寬3.5米的村級公路。在新農村建設方面:棠陰鎮5個新農村建設點共投入資金225萬元,民眾投工投勞8750個工日。
自然環境
地質地貌。棠陰鎮地處武夷山翼,北臨贛撫平原,為山區與平原之過渡地形。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東南西三面環山,巒峰連綿,北部低山丘陵地起伏,間夾少量沖積平原。屬贛東南中低山丘陵區,丘陵占總面積60%,低山區總面積40%。最高處海拔高度720米,最低處海拔高度90米。土壤以紅壤為主,土層較厚,質地中壤至重壤,肥力較高,土質呈微酸性。自然資源。山地盛產木竹,以杉、松、竹為主。林間有山牛,山羊等多種野生動物,店前、雷灣、君山等村有石墨礦、花崗石礦等。
氣象。棠陰鎮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四季分明,春溫、夏熱、秋涼、冬冷。年平均溫度17℃,年最冷月份一月,平均氣溫為5.3℃,年最熱月份七月平均氣溫為28,6℃,無霜期為270天左右。年降水量1761毫米,最大降水量為2591毫米(1970年),水量分布春夏多,秋冬少。
歷史人文
小鎮始建於北宋天聖九年(公元1031年)。唐末五代時,四川節度使吳氏宣南遷的後裔吳竦定居此地,遍植甘棠樹,茂然成陰,故得名棠陰。棠陰因水質獨特而產夏布,因夏布經濟蓬勃發展而使棠陰興旺昌盛,當地有“小小宜黃縣,大大棠陰鎮”之說。棠陰夏布歷史最高產量達30萬匹,明成祖永樂初年,宜黃每年用5萬多匹夏布折交官田公糧。宜河流經棠陰一帶,河水顯得格外綠,清澈見底。凡經此河水漂洗出來的夏布,色澤光亮、潔白柔軟,成為湘贛兩省夏布集散地。外地夏布經棠陰漂洗後,暢銷南昌、九江、上海、天津等地,遠銷日本、朝鮮等國。鼎盛時,棠陰集鎮五里長街商店櫛比,十里河埠商船雲集。夏布經濟的飛速發展,帶來了棠陰經濟、文化的繁榮。這裡民風淳樸,尊師重教,“撿漏趁晴天,讀書趁少年”,百姓“樂讀書而好文辭”,故書院林立,賢能輩出。北宋大文豪王安石的啟蒙恩師杜子野先生常在此著書立說,大戲劇家湯顯祖的驚世之作《臨川四夢》,也是在棠陰初演而聞名於世。走進棠陰古鎮,從那雕龍鐫鳳、錯落有致的古建築群中,能領略到這裡遠古時的興盛,並能從中感悟和驚嘆古建築的獨特藝術魅力。這裡至今依然保持著明清時期的古街、古巷、古祠、古廟、古宅、古塔、古橋、古牌坊,真可謂古色古香、韻味無窮。臨鎮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高36米、直徑8米的迎恩塔,該塔雄踞龜山,六面臨風,巍巍壯觀。這裡的民宅以吳、羅、符三姓居多,民間有“羅三千、符八百,吳家老倌無價尺(無法計算)”之說。入街便見一造型獨特、氣勢非凡的吳姓大宗祠,名曰八府君祠,建於明神宗萬曆八年(1580年),中廳三門,東西兩廊28柱,占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大梁雕有雀、鹿、蜂、猴圖案,隱喻“爵祿封侯”之意。1933年,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率紅軍在此召開民眾大會,為取得第四次反“圍剿”勝利而留下了光輝的史跡。還有位於棠陰下街的承恩坊,建於明宣宗宣德五年(1430年),是知事譚政為當時由皇帝恩賜榮歸祭祖的大書法家吳餘慶而建,全木結構,雕工精湛,實屬明時罕見工藝精品。在棠陰古街上段,有一古建築群,屋脊飛龍走鳳,屋檐鑲金鏤銀,那便是觀裳坊,可想而知,這觀裳坊當年的風姿是何等輝煌!棠陰鎮人淳樸善良、熱情好客,千百年來留下這么一句俗語,讓人倍感親切棠陰鎮明清古宅鱗次櫛比,名勝古蹟星羅棋布,日字塘老宅、式好居、落轎亭、繡花樓,枚不勝舉。置身於小鎮,如同穿越時空隧道,耳邊仿佛聽到了那觀裳坊的歌謠,使人沉浸在遠古之中,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2003年7月,棠陰鎮被省政府定為“首批省級歷史文化名鎮”。環境建設
一是集鎮綠化工程,增加棠陰集鎮所在地的綠化面積。二是鄉村公路綠化工程。主要以大河、建設、田西、君山、硤石、橋上、泉源等道路兩旁的植樹造林。三是村莊綠化工程。以雷灣、大嵐、橋上、泉源的新農村建設點為中心,以點帶面逐步形成村莊綠化一大片的良好格局。四是“三個500畝”林網綠化工程,即以建設村煙水配套工程,雷灣、民主龍背脊田園化工程和雷灣整村推進的水利建設工程為契機,建設三個500畝以上的田園林網帶。五是荒灘、荒地、荒洲綠化工程。以解放、建設、雷灣、大嵐等宜水沿線為主推進綠化工程建設。六是山上再造工程。主要進行宜林荒山種植和災後補植。
古鎮文化
棠陰曾是古代贛東文化發源地之一,這裡民風淳樸,尊師重教,“撿漏趁晴天,讀書趁少年”,百姓“樂讀書而好文辭”,故書院
林立,賢能輩出。唐天佑年間官辦的“湖山書院”和“山灣書院”就設在楊坊村附近。北宋大文豪王安石的啟蒙恩師杜子野先生常在此著書立說,大戲劇家湯顯祖的驚世之作《臨川四夢》,也是在棠陰初演而聞名於世。此外,這裡還留存有第四次反圍剿時紅軍活動的大量遺蹟,如朱德和林彪的作戰指揮所及紅軍大學遺址、紅軍戰士書寫的革命標語等。棠陰街最熱鬧的日子是正月十五的“承恩花燈”會。承恩花燈會的來歷有個傳說,明永樂年間,京師大放花燈,明成祖和文武大臣在宮廷樓上飲酒觀燈,詩興大發。皇帝有個習慣,他作的詩一定要吳餘慶的手書謄寫。當吳餘慶被召來時,只見他滿面愁容。皇上問他何事發愁,吳餘慶回奏,說是自幼喪父而今家中老母臥病冷冷清清,故而悲傷,皇上為吳餘慶的孝心感動,特賜宮廷花燈給吳母觀賞,從此棠陰的承恩花燈會越來越紅火,每年正月十五鬧花燈時,還特地製作“五朝名卿”,“纂修大典”、“出納王言”、“鄉賢名宦”等四座牌燈,以紀念吳餘慶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