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林村

棠林村位於安徽省太湖縣大石鄉,緊鄰泊湖,全村轄18個村民小組,713戶,3100人,面積6平方公里,是一個以糧油棉生產為主的農業村。

基本信息

棠林村  

 棠林村位於安徽省太湖縣大石鄉,緊鄰泊湖,全村轄18個村民小組,713戶,3100人,面積6平方公里,是一個以糧油棉生產為主的農業村。2006年,棠林村被列為全省新農村建設“千村百鎮”工程示範村,並從縣建設局選派了一名優秀專業幹部到村任職幫扶。一年來,棠林村本著“布局最佳化、道路硬化、街道亮化、村莊美化”的目標,以村莊建設為突破口,努力塑造整潔村容。一是最佳化布局。2005年,在縣建設局的幫助下,棠林村完成了村莊地形圖測繪和規劃編制工作,將棠林中心村定位為“改造擴建型村莊”。在工程建設前,製作了規劃效果圖,編制出地段的詳細規劃,為農民提供建房設計方案、標準圖集。為強化規劃管理,出台了《村民建房村規民約》,嚴格落實村民建房審批制度,並明確專人負責建設管理,對不按程式、不按規劃的建設行為及時制止、糾正。二是硬化道路。結合“村村通”工程的實施,修建從S211省道至村內的長5公里、5米寬的水泥路,目前已完成80﹪的工程量;修建了何屋組600米長3.5米寬和魯埠汊組900米長4米寬水泥道路。全年共澆築混凝土路面32000㎡。到今年底,全村18個村民組將有17個組實現通水泥路目標,較好地改善了交通運輸條件,為民眾生產、生活帶來了便利。三是亮化街道。拆除龍王街道兩側破舊磚瓦房總計2800平方米,拆除村莊道路兩側的斷牆、雨蓬、廣告牌等20餘處。總投資需60萬元的800米街道配套工程於2007年元月份啟動實施,目前已完成約30%左右工程量,鋪設彩色道路面磚1500㎡,下水道600米,栽植綠化苗木120棵,改造電力線路300米。落實了街道衛生責任制,垃圾統一收集處理。四是美化村莊。投資68萬元,新建了700㎡的民眾文化活動中心和龍王衛生院,結合“電視上網”工程和“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實施,建起了村電教室、農業技術學校、圖書文化室等,真正把村活動場所建成了全村黨員幹部活動中心、傳授科技文化的培訓中心和為民辦事的服務中心。為吸引民眾到規劃區集中統一建房,棠林村出台了激勵政策,對在村莊規劃區建房的農戶每戶給予2000元的補助,並為建房戶進行排水、硬化等配套工程建設,對村民組開展整治的進行以獎代補。2006年,何屋組率先建設水泥路,村委會對該組獎勵資金2萬元,提高了民眾進行村莊建設的積極性。到目前為止,龍王街道兩側共新建樓房33戶64間。在至雙合公路兩側徵用荒山荒地20畝,由村統一開發建設住房,目前已有10戶遷入新居,二期15戶工程正在建設。通過開發建設,道路格局由原來的“一”字形變成了“丁”字形,擴大了村莊規模。在村莊建設和整治工作中,黨員、幹部發揮了示範帶頭作用。魯埠汊黨小組組長汪敏仲同志帶領民眾不等不靠,籌資籌勞,修通了該組900米水泥道路;雙星黨小組汪振華同志帶領民眾修建屋場內的砂石路面,改變了髒亂差的面貌。黨員金更新主動義務清掃街道的事跡在村內是家喻戶曉。何屋組成立了以黨員、老幹部為組成人員的理事會,通過理事會進行協調運作,在全村最早建成了組級水泥路,搬遷了位於屋場中間的養豬場。村莊環境的改觀和設施的完善,提升了聚集功能,更吸引不少周邊村民眾來這裡居家興業。村民吳衛華本在徐橋鎮開店,頭腦靈活的他瞅準了這裡的商機,回村建房銷售建築材料。大明村的陳先勝建起了面積達160㎡的住房,開起了超市。村民汪長富原在上海打工,他毅然回鄉創業,辦起了服裝加工廠,已吸納50名工人在此就業。在下游的湖汊邊,村民汪長樂正在投資興建生態養殖場。[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