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燕王征(1)巧術人,衛人曰:“能以棘刺之端為母猴。”燕王說(2)之,養之以五乘 (方圓六里為一乘。見《管子》)之奉(3) (通‘俸’)。
王曰:“吾試觀客為棘刺之母猴。”客曰:“人主(4)欲觀之,必半歲不入宮(5),不飲酒食肉,雨霽(6) (停雨。)
日出,視之晏 (陽)陰之間(7),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見也。”燕王因養衛人,不能觀其母猴。
鄭有台下 (8)(地名)之冶者(9)謂燕王曰:“臣為削(10)者也,諸微物必以削削(11)之,而所削必大於削。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鋒(12),難以治(13)棘刺之端,王試觀客之削,能與不能可知也。”王曰:“善。”謂衛人曰:“客為棘刺之母猴,何以理之(14)?”曰:
“以削。”王曰:“吾欲觀見之。”客曰:“臣請之舍取之。”因逃。
注釋
(1)征——徵求。
(2)說——同“悅”。
(3)五乘(shèng)之奉——外出時可以有五輛車的官員,他的俸(fèng)祿就叫“五乘之奉。”乘,馬車。奉,同“俸”。
(4)人主——舊指國君。
(5)宮——這裡指後宮,后妃居住的地方。
(6)霽(jì)——雨止天晴。
(7)晏陰之間——半晴半陰。晏,天氣清朗。
(8)台下——為國君服雜役的奴僕。
(9)冶者——鐵匠。
(9)削——這裡泛指刻刀。
(10)以削削——用刻刀雕削。
(11)容——容納。削鋒——這裡指刻刀的刀鋒
(12)治——這裡是刻削的意思。
(13)何以理之——用什麼工具雕刻它。理,這裡作雕刻講
翻譯
有個鄭國台下 (地名)的鐵匠對燕國國王說:“我是做刀具的,所有細微的東西都肯定要用刀具切削它,被切削的東西肯定要比刀刃大。實際荊棘的刺尖上容不下刀鋒 ,(刀鋒)無法在荊棘刺尖上刻削,國王你請看看他的刀具,可不可以刻 (那母猴子)就清楚了。”國王說:“好 。”(於是)對那個衛國人說:“你做荊棘刺尖上的母猴,用什麼工具做啊?”答:“用刀。”國王說:“我想看看那刀。”那人說:“請讓我到住的地方去拿。”因此便逃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