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市八中

學校始建於1952年,原名“薛城中學”。1956年8月,薛城劃歸滕縣管轄,學校隨即更名為“滕縣第二中學”。1960年薛城為棗莊市轄,再度更名為“棗莊市第八中學”。

簡介

在秀麗富饒的微山湖畔、鐵道游擊隊的故鄉,有兩座瓊樓玉宇般錯落有致的現代建築群,猶如兩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魯南大地上,這就是擁有南北兩個校區的棗莊市八中。學校位於棗莊新城區、高新技術開發區和薛城區三區交匯的繁華地段,懷抱臨山,首枕蟠河,交通便利,環境優雅,是治學興業的理想之所。

歷程

學校始建於1952年,原名“薛城中學”。1956年8月,薛城劃歸滕縣管轄,學校隨即更名為“滕縣第二中學”。1960年薛城為棗莊市轄,再度更名為“棗莊市第八中學”,同年,被山東省教育廳定為“教改試點學校”。1980年,被定為山東省重點中學。自此,學校辦學規模日益壯大,其間孕育俊才,乃以千數。為加速現代化辦學進程,1994年初遷入臨山腳下,占地200餘畝,俗稱八中老校。2000年,薛城區委、區政府決定,依託老校建新校,是為山東省薛城實驗中學(即八中南校區)。該校自籌投資1.5億元,占地240畝,建築面積10.3萬平方米;創始不足兩年,順利通過省級規範化學校驗收,並作為高中唯一代表在全省規範化學校表彰大會上作典型經驗介紹,首屆送考取得開門紅,贏得辦學規模與速度、質量與效益的同步提升。其間,新校竣工之日,老校再行擴建。2005年6月,為進一步最佳化整合教育資源,棗莊市、薛城區黨委政府決定,薛城實驗中學併入棗莊市第八中學。至此,學校辦學規模迅速膨脹,成為一所擁有南北兩校區、在校師生近萬人的泱泱大校。目前,學校占地近500畝,建築面積逾20萬平方米,南北兩校區分別擁有綜合辦公樓、教學樓、科技樓、體育館、學生公寓、餐廳以及國際標準塑膠田徑場和塑膠籃排球場、網球場以及多功能健身園等現代化樓群場館。同時,高檔次地配置了教學儀器、電教設備、圖書資料和文體器材等設施。學校開通了寬頻網和校園區域網路,裝備了138口學生多媒體教室和70多口高標準的圖書、閱覽、音樂、語音、微機等功能教室,練功房、室內籃球場等特種教室一應俱全。校園綠樹掩映,芳草如茵,文化燈箱啟智,盤山迴廊通幽。
回顧半個多世紀的風雨歷程,伴隨著共和國前進的步伐,棗莊市八中人篳路藍縷,與時俱進,從無到有,從有到強,不斷發展壯大,取得了驕人的教育教學成績。近幾年來,學校先後被評為棗莊市現代信息技術教育示範學校先進單位、首批德育示範學校、綠色學校、德育十佳學校,山東省十佳信譽知名中學、奧賽金牌學校、文學藝術教育示範學校、電化教育示範學校、傳統體育項目學校先進單位、全民普法先進單位、民主管理先進單位,國家級語文教改實驗學校、全國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先進集體、全國社會公認特色育人成功單位,連續十二年榮獲棗莊市高中教學優秀獎,連續三年榮獲山東省奧林匹克競賽十佳學校。學校的辦學成果多次在中央電視台、《中國教育報》以及省市新聞媒體進行專題報導,並躋身中國名校六百家。驕人的辦學業績,濃郁的文化氣息,吸引俄羅斯教育考察團來校參觀訪問;成功舉辦了山東省依法治校現場會;2005年3月,承辦了山東省科學發展情況現場會,省領導張高麗、孫淑義、韓喜凱、吳愛英、朱銘等,省教育廳張志勇、馬慶水、陳光華副廳長等領導先後蒞臨學校視察指導工作。
學校擁有一支學養深厚、素質優良的教工隊伍,總數已達600人,他們學識淵博,治學嚴謹,銳意進取,無私奉獻。其中專任教師中高級教師115人,一級教師160人,全國優秀教師、特級教師、師德標兵、優秀教育工作者11人,國家級、省級骨幹教師8人,市級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31人。學校現承擔國家級課題15項,省級3項,市級3項;擁有1個市級中心教研組,11個市級先進教研組。近幾年來,教師在各級各類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000餘篇,文學作品500餘篇;在省級及其以上專業論文評比中獲獎近1800篇,在省級及其以上的學科競賽中獲優秀輔導獎300餘人次。
學校非常重視素質教育,不斷強化質量意識,先後為社會培養了近27000名畢業生,向高一級學校輸送了13000餘名優秀畢業生,其中有6700餘名學生升入本科院校,40餘名學生升入北大、清華等名校,30餘名學生榮獲省、市文、理科狀元,300餘名學生榮獲國家、省市級學科競賽、電腦製作比賽和電視節目主持人大賽一等獎。
近幾年來,高考升學紀錄逐年刷新,每年均有2―4名特長生、特尖生升入清華、北大,本科上線等指標均居全市前列。2005年高考,張震同學以717分的優異成績奪得全省理科狀元,被清華大學錄取,填補了棗莊市建市以來的空白;殷然同學以631分奪得全區文科狀元(市文科第三名),被復旦大學錄取,另有40餘名同學分別被南大、浙大、上海交大等全國十大名牌院校錄取。
在新的歷史時期,學校正致力於在規範化的基礎上創建個性,在示範化、校本化、特色化上下功夫,不斷深化辦學底蘊,豐富校園文化內涵,塑造學校良好的個性品質,使之形成能與國內知名中學相媲美、國外特色中學相聯誼的辦學風格,從而成為山東省基礎教育對外開放的國際型學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