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背黑頭鶇

棕背黑頭鶇

棕背黑頭鶇(學名:Turdus kessleri)為鶲科鶇屬的鳥類,俗名克氏鶇。分布於印度以及中國大陸的西藏、甘肅、青海、四川、雲南等地,主要生活於在西藏棲息於3600-4500米林線以上的杜鵑和柳樹灌叢中以及冬季下遷至海拔2100米處。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甘肅。

基本信息

科學分類

(圖)棕背黑頭鶇棕背黑頭鶇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鶲科 Muscicapidae

屬: 鶇屬 Turdus

種: 棕背黑頭鶇 T. kessleri

基本資料

(圖)棕背黑頭鶇棕背黑頭鶇

中文名:棕背黑頭鶇

英文名:Ke ler's Thrush

拉丁學名:Turdus ke leri

分布:地四川、雲南、西藏、青海

體長:28厘米

食性:喜吃檜樹漿果

叫聲:叫聲為輕柔的dug dug聲

生活習性:甚稀少罕見的留鳥,見於西藏東部、甘肅、青海、四川及雲南西北部

特徵

描述:體大(28厘米)的黑色及赤褐色鶇。頭、頸、喉、胸、翼及尾黑色,體羽其餘部位栗色,

棕背黑頭鶇棕背黑頭鶇

僅上背皮黃白色延伸至胸帶。雌鳥比雄鳥色淺,喉近白而具細紋。似灰頭鶇但區別在頭、頸及喉黑色而非灰色。

虹膜-褐色;嘴-黃色;腳-褐色。

叫聲

告警時發出粗啞的咯咯聲似白頸鶇;叫聲為輕柔的dug dug聲。鳴聲由多聲短音組成,似槲鶇

分布

分布範圍:青藏高原、中國中北部;有迷鳥冬季至尼泊爾及喜馬拉雅山脈。

棕背黑頭鶇棕背黑頭鶇

分布狀況:甚稀少罕見的留鳥,見於西藏東部、甘肅、青海、四川及雲南西北部。越冬於西藏南部。繁殖在海拔3600~4500米林線以上多岩地區的灌叢,冬季下至2100米。

習性

冬季成群,在田野取食。於地面上低飛,短暫的振翼後滑翔。喜吃檜樹漿果。 

保護措施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