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盤寮

棋盤寮,現稱“棋盤村”,是揭東縣雲路鎮的一個山莊。 舊時,這裡是個地貧人稀的貧困山村,但在新中國成立不久,便漸知名。 棋盤村古稱“池畔寮”,是揭陽小北山鳳隱岩下的一片山坡地。

棋盤寮,現稱“棋盤村”,是揭東縣雲路鎮的一個山莊。它位於揭東縣城東北,屬於半山區地帶。舊時,這裡是個地貧人稀的貧困山村,但在新中國成立不久,便漸知名。互助合作化運動期間,便成了名揚全國的農業社會主義先進村,出了個全國勞動模範王木秀,上北京參加全國農業群英會,廣東省政府把棋盤寮作為改革典型示範點。
1958年2月9日,時任廣東省委副書記的趙紫陽帶領省內15個縣、2個市的農業勞動模範和先進生產者共832人,到棋盤參觀學習其興修水利、改良土壤、修築梯田、柑橘上山,旱園坡地自流灌溉等情況。又有著名文學家秦牧來此“下鄉當農民”,深入基層,體驗生活,與農民進行“三同”,住了8個月,寫了《棋盤寨的變遷》等10篇報導棋盤寮在合作化運動中,回響黨的號召,最先組織起來,群策群力,改變了山區貧困落後的文章,轟動了全國。所以才引起了許多人前來參觀學習,《揭陽地名志》上,還寫到了中央中南局時任書記的陶鑄,也三上棋盤來考察!於是便把這個原處偏僻山區的小村,一躍而成名揚全國的農業模範先進村。這比“農業學大寨”還早許多年。是什麼原因讓這山村成名呢?這要從棋盤村的歷史說起。棋盤村古稱“池畔寮”,是揭陽小北山鳳隱岩下的一片山坡地。這裡土薄地瘠,水源奇缺,草木稀疏,幾乎是個不毛之地。明朝初年,這片地的地權是池姓所有。因為當時揭陽縣梅岡都池姓居於大鄉,又出了官宦,有功朝廷,明朝政府便把這一帶山林都賜給了他,以作為俸祿之地。這裡原先有些外地移民,為避戰亂來此,也有附近貧苦農民在此墾荒種植,搭建一些茅屋而居。潮汕人稱茅屋為寮,自地產權屬於池姓之後,農民便必須向池氏交租納息,便稱這裡為“池畔寮”了。到了明朝嘉靖三十一年(1552),有王姓一族,從福建遷來,也向池姓租地耕種。王姓人數較多,開始構建瓦屋,形成村落,因多姓聚居,都承認“池畔寮”為村名,都是屬於池姓的佃戶。
到了清朝嘉慶年間(1796-1820),池姓人暗將這片山地所有權賣給官碩林氏,是時,村人王九榜得知訊息,認為擺脫佃戶,免受控制的時機已到,於是倡議村民集資贖回。全村各姓都表贊同,資金籌備不足,乃托人向潮州開元借貸,以贖回地契為押,每年向開元寺繳納利息,若干年後地契贖回,此舉成功,地權歸本村所有,全村歡慶,是王姓所倡導,王姓便成了村中主姓。
為慶祝鄉里新生,於村前建地頭老爺宮,在宮廟中立石碑記其事,請文士於廟前門寫了一聯:“清嘉棋地傳千古,朝慶盤鄉興萬年。”聯中點明了清朝嘉慶年間,鄉村得以新生,這片地形有點像個長方形的棋盤,所以也有人稱它為棋盤地。現在,地權已屬於本村所有,與池姓無關,不再稱“池畔寮”了,而應根據地理形狀以及聯中上下聯繫,乃改為“棋盤寮”,讀音又與“池畔”差不多,容易上口,故而定為“棋盤寮”,至今也有300左右年了。
棋盤人贖地權之後,獨立自主墾荒種植,所以更加勤奮耕作,開出了更多田園。但因水源缺乏,靠天吃飯,還是難以保證收成。新中國成立後,提出互助合作,棋盤人窮則思變,乘合作化運動之機,土地、勞力、農具統一調配使用,這樣便有能力在山中築水庫,蓄水灌溉,山坡改為水田,農業生產便迅速飛躍起來。加上各級政府的扶持,四方力量的支援,大文學家的渲染,這個本屬無名的小村,立即改變了落後面貌,擺脫了貧困狀態,在初解放的50年代,有了如此成果,確是了不起的。該村的經濟發展,生活改善,文化活動便也活躍起來。棋盤的文化室、宣傳隊,農民創作組在揭陽縣中,也曾出了名。
棋盤又是革命老區,在國內革命戰爭中,曾作出貢獻,也培育了一批革命幹部,在祖國的建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