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白黴病

棉花白黴病

棉花種植時期常見的病害,主要發病位置在葉片上,初期以成片的白斑為主,嚴重時容易導致病葉脫落。為害的真菌為白斑柱隔孢(或棉柱隔孢),其有性態為網孢球腔菌。此類病害可以通過田間管理和噴灑藥劑等方式防治。

病害症狀

初在單個葉脈網間現直徑3~4mm白斑,後變為不規則多角形,病斑在葉片正面為淺綠色至黃綠色,葉背對應處生出很多白霜狀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嚴重時病葉乾枯脫落。

病原特徵

白斑柱隔孢或棉柱隔孢(Ramularia areola Atk .),屬半知菌亞門真菌。該菌只寄生棉花。分生孢子梗無色,成束地從葉背氣孔中伸出,多在基部分枝,頂端具齒狀突起,具隔膜,大小23-70×4-6(μm);分生孢子長圓形,兩端突然尖削,有1-3個隔膜,大小14-35×3.5-5.0(μm),無色。 有性態為網孢球腔菌(Mycosphaerella areola (Atk .) Ehrl . et Wolf),屬子囊菌亞門真菌,很難見到。

傳播途徑

病菌以菌絲體在病殘體上越冬。翌春條件適宜時產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隨氣流傳播,引起初侵染。

發病條件

病部又產生分生孢子,借風力和人為活動的傳播引起再傳染。氣溫25~30℃、多雨高濕利於該病擴展和蔓延。

防治方法

種植管理

採收後及時清除病殘體,深埋或漚肥。

藥物防治

(1)種植抗病或耐病品種如BJA592、Acalal517RR等。

(2)發病初期開始噴灑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600~700倍液,隔7~10天1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