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虎象甲

成蟲:體長12~14mm,暗紫銅色有金綠閃光。 卵:橢圓形,長1.5mm,初乳白漸變乳黃色。 幼蟲:體長12mm,乳白色,體表多橫皺略彎曲。

症狀

成蟲:食害嫩枝、葉、花、和果皮果肉,幼果受害重者常乾萎脫落,不落者被害部愈傷呈瘡痂狀俗稱“麻臉梨”;成蟲產卵前後咬傷產卵果的果柄,致孵化後於果內蛀食多皺縮脫落,不脫落者多成凹凸不平的畸形果。

病原

成蟲:體長12~14mm,暗紫銅色有金綠閃光。頭管長約與鞘翅縱長相似,雄頭管先端向下彎曲,觸角著生在前1/3處;雌頭管較直、觸角著生在中部。頭背面密生刻點,複眼後密布細小橫皺,腹面尤顯。觸角棒狀11節,端部3節寬扁。前胸略呈球形、密布刻點和短毛,背面中部有“小”字形凹紋。鞘翅上刻點較粗大略呈9縱行。足發達,中足稍短於前後足。卵:橢圓形,長1.5mm,初乳白漸變乳黃色。幼蟲:體長12mm,乳白色,體表多橫皺略彎曲。頭小,大部縮入前胸內,前半部和口器暗褐色,後半部黃褐色。各節中部有1橫溝,溝後部生有1橫列黃褐色剛毛,胸足退化消失。蛹:長9mm,初乳白漸變黃褐至暗褐色,被細毛。年生1代,以成蟲於6cm左右深土層中越冬;少數2年1代,第1年以幼蟲於土中越冬,翌年夏秋季羽化不出土即越冬,第3年春出土。越冬成蟲在梨開花時開始出土,梨果拇指大時出土最多,出土期為4月下旬~7月上旬。落花後降透雨便大量出土,如春旱出土少並推遲出土期。出土後飛到樹上取食為害,白天活動,晴朗無風高溫時最活躍,有假死性,早晚低溫時遇驚擾假死落地,高溫時常落至半空即飛走。為害1~2周開始交尾產卵,產卵時先把果柄基部咬傷,然後到果上咬1小孔產1~2粒卵於內,以黏液封口呈黑褐色斑點,一般每果產1~2粒卵。6月中旬~7月上中旬為產卵盛期。成蟲壽命很長,產卵期達2個月左右。每雌可產卵20~150粒,多為70~80粒。發生期很不整齊,果實成熟期尚可見成蟲。卵期1周左右。幼蟲於果內為害20~30天老熟、脫果入土做土室約經月余開始化蛹。蛹期1~2個月,羽化後於蛹室內即越冬。產卵果於產卵後4~20天陸續脫落,10天左右落果最多;脫落遲早與咬傷程度、風雨大小有關。多數幼蟲需在落果中繼續為害至老熟才脫果。

防治方法

(1)成蟲出土期清晨震樹,下接布單捕殺成蟲,每5~7天進行1次。(2)及時撿拾落果,集中處理消滅其中幼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