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病名:梨樹白紋羽病病原類別:真菌
病原,拉丁文名稱及分類地位:褐座堅殼[Rosellinianecatrix(Hart.)Berl.J],屬於子囊菌亞門。
危害部位:主要為害根部。
簡介
梨樹白紋羽病,學名Rosellinianecatrix又稱白絹病,俗稱白爛。在河北昌黎發病較多以蜜梨發病最為嚴重。發生此病多為大樹,易造成全株死亡。
侵染循環
![梨樹白紋羽病](/img/5/c3d/nBnauM3X3ADOxYDO4QTOwUTOzMTM3IDO1gzMxADMwAzMxAzL0kzLz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危害症狀
初發生於細支根,逐漸向主根方向發展,但極少擴展到主根基部及根頸部。發病後病根表面纏繞有大量白色或灰白色網狀菌絲,有時白色菌絲可擴展到病根周圍的土壤縫隙中。病根皮層腐爛,木質部腐朽,但栓皮不爛呈鞘狀套於根外。有時木質部表面可產生黑色菌核。輕病樹樹勢衰弱,葉黃早落;重病樹枝條枯死,甚至全株死亡。病根無特殊氣味。防治方法
1、培育和利用無病苗木。白紋羽病帶病苗木消毒,用50%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浸苗10分鐘效果較好。2、加強栽培管理。
3、病樹治療。及時發現病樹,並徹底消除病部及殘體;傷口塗藥,防止病害復發;樹穴灌藥消毒。處理傷口及樹穴消毒的藥劑與苗木處理藥劑相同,樹穴消毒用藥液量以大樹150-200kg小樹50-100kg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