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長洲區的前身為梧州市郊區。1951年4月,梧州市郊區人民政府成立,1958年1月撤區並鄉,同年10月設立紅旗人民公社,1984年9月,恢復梧州市郊區人民政府。市委確定郊區黨委、政府為縣處級建制。2003年2月13日,梧州市進行區劃調整,撤銷梧州市郊區,成立梧州市長洲區。轄原市郊區長洲鎮和新興、龍新、平浪3個村,以及從蒼梧縣劃入的倒水鎮、蝶山區大塘街道辦事處。全區總面積377.76平方公里,總人口14.38萬人。
生產基地
長洲區是梧州市主要的副食品生產基地。1956年和1975年,分別有某地面積1038畝和4500畝。2002年蔬菜產量6.27萬噸;水產品產量5248噸;肉豬出欄10.199萬頭;家禽出欄349萬羽。全區的經濟支柱是鄉鎮企業,2002年有大小企業2292家,企業總收入29.28億元,占農村社會總收入的93.22%。林地面積28.196萬畝,1999年調查森林覆蓋率62.82%。20世紀90年代後期,有3個村被評為全國綠化“千佳村”。2002年,國內生產總值(1990年價)3.94億元。農村社會總產值(現價)25.29億元。財政收入5870萬元,比1990年增加 14.70倍。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3255元,比1990年增加3.20倍。
精神文明建設
郊區黨委、政府建立以來,堅持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進行了土地改革和農業合作化運動,開展了農田水利建設和鄉村道路建設。改革開晚後,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抓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抓好了精神文明建設。20世紀90年代後期,連續4年獲自治區黨委、政府授予“雙文服建設先進單位”稱號郊區的文教事業蓬勃發展,賽龍舟歷史悠久,多次在市龍舟賽獲得名次。改革開放後,創作了不少新歌舞,並在梧州市全市文藝匯演獲殊榮。早在清光緒末年,長洲島就開辦蠶業學校,2001年,全區有國小19所,境內有中學5所。該區人才輩出,在清代曾有“蒼梧六舉長洲四”之譽,全區有進士11人,舉人36人。
地理
長洲區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北回歸線貫穿其間。年平均溫度21.1℃,降雨量1503.6毫米,年相對濕度78%,年無霜期長達341天,年太陽輻射量113. 454千卡/厘米。土地以紅壤土為主,從可利用方面分為水稻土壤、旱地土壤,自然土壤三大類,基岩以砂頁岩分布最廣,花崗岩次之。有大小山峰30座,最高的天子頂,海拔555.3米。清江、西江、枝江從境內通過。屬長洲區轄內流入清江、西江、桂江的較大河流有17條,集雨面積約163.36平方公里。
有長洲蜜棗、蠶絲織品(絲織漁池布)、響水桑寄生、各種規格魚苗、長地玉蘭花、青皮冬瓜、華堂肉桂、春冬蜂蜜、火山甜筍、井底米粉等。
經濟
蔬菜
市郊區蔬菜生產歷史悠久。解放前,市郊的東興、高旺和長洲島等村農民,都以種植商品菜為生。解放後,郊區人民政府貫徹“以蔬菜生產為主,為城市服務”的方針,確定東興、和平鄉為蔬菜生產基地面積400多畝。1953年,發展至733畝,上市產量290萬公斤。1971年,將增轄從蒼梧縣劃入的長洲、泅洲島上5個大隊,列為蔬菜生產基地。當年,有蔬菜基地面積4500畝,上市蔬菜產量1650萬公斤。1979年後,將河口、龍華、龍平、平浪村的部分耕地改為菜地。至1993年,有蔬菜基地面積6340畝,上市蔬菜3345萬公斤。2001年,有蔬菜基地面積6379畝,蔬菜上市4599萬公斤,占全市蔬菜上市量的75%以上。翌年,蔬菜基地面積6370畝,蔬菜上市量5215.4萬公斤。
20世紀60年代起,吸收國內外的先進科學技術,引進新良種,建立和健全科學技術管理機構和科技網路,推廣套用新品種。新肥料、新農藥、保護地膜、小棚育苗和遮陽網、防蟲網。2001年,蔬菜品種由1953年的53個,增至102個,不少反季節蔬菜,四季常青,做到上市蔬菜數量足,無淡季,品種多,質量好。
糧食作物
糧食生產以水稻為主,1954年水稻播種面積1.54萬畝,總產量2405噸,畝產156公斤。1972年播種面積3.49萬畝,總產8160噸,畝產234公斤。改革開放後,隨著產業結構調整,部分水田改作魚塘和甘蔗、菜地。1992年水稻播種面積 l.74萬畝。2001年為 l.59萬畝,總產量分別為4791噸和4866噸,畝產分別為276公斤和306公斤。2002年水稻播種面積1.35萬畝,總產量437萬公斤,畝產324公斤。此外有少量玉米、小麥和紅薯。經濟作物以甘蔗為主,1955年有甘蔗面積543畝,總產量1459噸,畝產2.69噸。1975年,種植面積7599畝。1992年3621畝,總產量1.09萬噸,畝產3.01噸。隨後由於糖廠轉產,郊區不再種植甘蔗。經濟作物還有少量木薯和蠶桑。
畜禽業
畜禽業以生豬、雞鴨為主。1950年生豬存欄1758頭,1957年5749頭,公社化時強調集體飼養,生豬發展緩慢。改革開放後,鼓勵農民養豬,1985年生豬存欄6.917萬頭,肉豬出欄1.998萬頭,2002年生豬存欄7.96萬頭,肉豬出欄10.08萬頭。家禽在50年代以自食為主,數量不多,公社化大辦食堂時,限制家庭養禽,數量更少。改革開放後,家禽飼養飛速發展,1985年家禽出欄30.5萬羽,2002年出欄349萬羽,禽蛋產量1421噸。
水產業
水產業主要是淡水漁業。長洲區氣候暖和,水資源非常豐富。長洲島素來是天然的優良魚島。當地江河捕撈歷史悠久,清康熙四十六年(170年)便有文獻記載。天然的“長洲魚苗”享譽國內外。直至“長洲魚苗坐飛機”漂洋過海,落戶異邦。這在當時曾一度傳為佳話,至今“長洲魚篩”廣為業內人所用。民國19年(1930年)魚苗捕撈量38億尾,1973年37.52億尾。此後,長洲家魚人工繁殖技術逐漸成熟。20世紀80年代以來,由於人為因素,環境破壞嚴重,水患不斷,水質惡化,天然魚苗產量急劇下降,1987-2000年,年產量不足1億尾。2001年魚苗產量明顯上升,當年魚苗產量2.56億尾。1978年,成魚捕撈41噸,1989年87噸,2000年119噸。
解放後,全區水產養殖業快速發展,長洲的池塘養魚水平較高。據統計1950年、1974年、1990年、2000年的池塘面積分別為350畝、3553畝、5174畝、8329畝;1972年、2002年的畝產量分別為8l.38公斤、610.79公斤,總產量分別為26.35萬公斤、514.90萬公斤。2002年,水產品總產量5248噸。
20世紀90年代以後,在政府的支持引導下,長洲人開展集約化的網箱養魚。1991年、1995年、2001年,網箱面積分別為100平方米、2048平方米、8984平方米,總產量分別為3000公斤、7.18萬公斤、72.10萬公斤。2002年,網箱面積發展到12311平方米,總產量110噸。
林業
解放前大部分是薪炭林。1949年,森林覆蓋率為28.6%。1972年,有林面積17.93萬畝,其中用材林10.35萬畝,經濟林870畝。總蓄積量22.46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41.57%,綠化率65.01%。林木主要分布在塘源、旺步、高旺、華堂、思扶、扶典、河口、雙橋、龍平、龍華、平浪、新民、龍新等村。1991年,林業用地27.45萬畝,其中有林面積25.95萬畝,占林地面積94.54%。森林覆蓋率62.6%。同年,實現消滅荒山目標。1994年,實現綠化達標。1995年、1999年和2000年,華堂、思扶和龍新村,分別獲全國綠化委員會授予的綠化“千佳村”稱號。1999年,有林面積26.63萬畝,其中用材林22.65萬畝,經濟林2.83萬畝,總蓄積量57.61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62.82%,綠化率91.83%。2002年,有林面積26.11萬畝,林木蓄積量65萬立方米。
園藝作物
園藝作物主要有果樹、花卉、盆景。解放前,種植水果較少,民國時期保留下來的果樹共有6171棵。解放後,水果種植面積逐年擴大,品種也隨之增加。1953年,有水果面積290畝,產量148.l噸。1965年,建立村級果園7個,種植水果面積1244畝。1974年,在公社、大隊、生產隊三級聯辦的千畝紅嶺果場的示範作用下,有14個大隊建立了百畝果場,加快了水果生產的發展。1983年,有大隊果場16個,生產隊果場72個,林植水果面積4465畝,產量844.5噸。1985年,取消水果派購任務,調動了農民種果積極性,出現農民大辦果場、山莊熱潮。1990年,種植面積達9792.4畝。2001年,水果種植面積9570畝,產量1772噸,分別比1953年增加9280畝和1623.9噸。2002年,水果面積1.02萬畝,產量1833噸。
水果品種主要有:柑橙、蕉類、芒果、李、梨、沙田袖、荔枝、龍眼、柿子、石榴、鳳梨等。種植花卉、盆景較多是長洲鎮的長地、竹灣和龍華村。
交通狀況
長洲區水陸空交通便利,長洲島是全國第二大內陸島,梧州長洲民用飛機場建於島上,水路可直通桂林、南寧及粵、港、澳。陸路有321、207國道,南梧二級公路以及在建的蒼(梧)郁(廣東鬱南)高速公路,桂梧高速公路貫通。
交通以水陸交通為主,梧州機場坐落在長洲島。水上交通由於清江、西江、枝江流經郊區,北可通桂林,西可通南寧、百色,東可通廣州、香港、澳門。20世紀60-70年代,開通了旺步、塘源、扶典、龍新。思扶、華堂、平浪、三龍和長洲等18個村的鄉村主幹道。90年代部分主幹道鋪設了混凝土路面。2002年,公路總里程296.7公里,其中國道2條,里程43公里;縣道3條,里程20公里;鄉道13條,里程90.8公里。等級公路占公路總里程的比重達100%,二級公路占38.55%。2002年,全區擁有車輛582輛,其中客車62輛,貨車250輛,拖拉機270輛。
重要事件
1926年,錢鑒村鄉農會成立。同年5月,建立郊區農民協會聯合會辦事處,林培斌、黃人權、罩露如等為負責人。至1927年3月,建立了18個鄉農會,會員達1320人。2002年3月,經梧州市人民政府審批,龍湖、城東劃定為革命老區鎮,新民、新興、高旺、平浪、扶典、河口、雙橋、竹灣等8個村劃定為革命老區村。
1956年,長洲鄉張朝倫被評為全國漁業勞動模範,赴京受到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接見。
1959年6月,紅旗人民公社獲國務院授予1958年度“農業社會主義建設進集體”稱號。
1994年6月ZI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率領國務院有關部委辦領導到長洲、泗洲、泗恩洲視察災情
人物 清代,士子輩出,曾有“蒼梧六舉長洲四”之譽。全區有舉人36人,進士11人。光緒三年(1877年),關廣槐考取進土,其長子關冕鈞於光緒二十年(1894年)也考取進士。關冕鈞力倡“鐵路救國”,曾任翰林院編修、京綏鐵路局總辦。民國期間,任南北議和代表、晉北榷運局局交等職。多次赴歐美考察,建議開闢西北邊題,一生與其兩子一起為發展國家鐵路奮鬥。民國時期,任國民黨副團(縣)級以上官職的有21人。解放後,有自治區(省)級以上英模、先進工作者25人。20世紀對年代,紅旗公社幹部何友嘉、練輝南,長洲農民汪明森、陳火土作為中國農業專家赴非洲的咖篷、盧安達、聖馬利諾執行援外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