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梅關關樓地處梅嶺山巔,以“關隔斷南北天”的氣勢,聳立於梅嶺分水界上,故有“一步跨二省”之說。古
時這裡原沒有關,先秦時梅嶺為楚之“櫪門”,又叫“南戒門”。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這裡始設橫浦關。舊址在今雄余公路上,人稱小梅關。今殘存的梅關關樓稱大梅關。它是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梅關始建於宋代嘉祜八年(1063年)。縣誌載:“江西提刑權知南安軍,蔡挺立梅關以分江廣之界。”相關
梅關關樓位於廣東省南雄縣境內,因戰爭,使關樓累圮累修,現存的殘關關樓,是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重修的。原關樓分兩層建築,上層為瓦房,下為城門。今上層已倒塌,僅存關門。門洞深5.5米,內寬3.5米,高3.5米,洞門內兩側牆留有閘門逢道和閂門洞眼,說明關門也重疊數層,真所謂“一夫當關,萬夫莫敵”。城門上,南北二方都有石匾,南面石匾陰刻的是“南粵雄關”四個大字,未注落款。城門二側有聯曰:“梅止行人渴 關防暴客來”。系光緒癸未年閩汀李化題。北面城門上石碑刊刻的是“嶺南第一關”五個大字,落款是明萬曆南雄知府蔣傑書。東側是登關樓的惟一蹬道。西側3米,豎立有一塊赭紅色大石碑,上刻有“梅嶺”兩個大字,碑高2.7米,寬1.2米,清康熙年間知府書題,字剛勁有力。
梅關古往今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梅嶺南北自古以來是古戰場,歷史上許多英雄豪傑都在這裡留有戰跡。近代孫中山領導的北伐軍二次入贛都是經過梅關。
梅關,古代也是個收稅的關卡,這裡設過稅卡、厘金卡以課取鹽稅和南北往來貨物的印花稅。是封建時代府庫收人的重要之地。據史載,清嘉慶年間,大庾嶺商道課稅比同期武昌關1200兩稅收多兩倍。可見梅關稅卡在當時國庫收人中占有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