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關國家森林公園

梅關國家森林公園

梅關國家森林公園2001年由國家林業局批准興建,其前身為梅關森林公園,屬省級森林公園。新興建的國家森林公園園區內風景秀麗,交通便利,蘊藏有“鎢文化”、“梅文化”、“牡丹亭文化”和“宗教文化”;公園內動物資源豐富,植物種類齊全,垂直分布明顯,是科研、教學、實習的好場所;公園內還有全國聞名的革命根據地,是絕佳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基本信息

簡介

梅關國家森林公園梅關國家森林公園

梅關國家森林公園 距縣城9.5公里,占地面積3000餘畝,森林覆蓋率80%以上,公園內珍貴樹植諸多,有羅漢松、銀杏、竹柏等數十種,有草鹿、穿山甲等幾十種珍稀野生動物。公園內有丫山靈岩古寺、丫山龍山瀑布群等景點。景區景色秀麗,如詩如畫,是一個山、林、泉、寺等自然景觀和諸多人文景觀薈萃的綜合性遊覽地,屬省級風景名勝區。 丫山龍山瀑布群,地處丫山腹地,景區長約4公里,呈階梯狀分布,有大小瀑布20餘處,溝壑縱橫、懸崖峭壁,飛瀑懸掛,林幽泉清、氣候宜人。

如果說丫山有著一種殘缺的美,那么號稱天然盆景公園的西山就更加風光旖旎、光彩照人了。石、洞、泉、瀑融為一體,花、樹、彩蝶點綴其間,石間生樹,樹上纏藤,藤上開花,美輪美奐讓人疑為幻景。特別每年仲春時節,牡丹花開,漫山遍野,爭奇鬥豔,真是“國色天香西山美,賞花何必去洛陽”。1987年,西山被批准為安徽省第一批省級風景名勝區。丫山的石拱橋歷史上也是相當有名的。明朝戲曲家、著名詩人梅鼎祚曾數次來丫山,對丫山眾多造型各異的石拱橋讚嘆不已,還為黃山橋即興賦詩一首:百尺飛流百丈峰,鏡中螺黛瀉重重。秋來半落明河水,十二銀橋鎖玉龍。(丫山河上一共有十二座拱橋)。地處龍山村的南陵湖,乃在高山頂上,有一說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時突然在山窪之間湧起了一湖清水,還有一說是古已有之,因為從湖水裡能看見百里之外的南陵文風古塔的倒影,所以取名“南陵湖”。各說均有道理,但無論如何,高山平湖的景色是很壯美的。丫山的石、洞、泉、瀑向為人曉,但“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張家祠堂卻鮮為人知。祠堂離南陵湖不遠,古樸典雅、小巧玲瓏,雖比不得徽州祠堂的恢宏壯觀,但那一份獨有的幽雅和寧靜,也見證著一個家族的興盛和衰敗。

丫山向有“牡丹之鄉”的美稱。牡丹不僅具有觀賞價值,而且它的根可入藥。丫山種植牡丹的歷史可追溯至南宋年間,加工的丹皮以出口為主,遠銷東南亞等國,蜚聲海外,獲得過南洋貿易洽談會金獎。丫山於晚清時期就是江南重點產繭縣之一,1908年朱炎在丫山創辦私營蠶桑試驗場,1910年,因繭絲質優獲南洋貿易勸業會金獎。歷史悠久的丫山特產藕糖相傳為濟公活佛所傳,它不僅入口酥脆香甜,且有生津健脾之功效。

自然美景引人入勝,人文景觀更是充滿魅力。人們耳熟能詳的“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著名詩句,正是唐代李白寓居丫山寨山應詔赴京前所寫;遠在蘇州任刺史的韋應物欣聞江南丫山有座名聞遐邇的靈岩寺(即南山寺),不辭辛苦前來並即興賦詩一首,以讚美如此人間不多的勝境:“始入山路永,獨欣山寺幽……地疏泉谷狹,春深草木稠……”近代本土人士孫奎,雖出身貧寒,但勤奮好學,曾出任南陵春谷學堂的第一任校長。他為官清廉,做人正派,並飽讀詩書,一生有數百首詩文收錄詩集《難痕》。孫奎多才多藝,畫亦成就不小,多被當地人收藏。

雙秀攬勝

梅關國家森林公園梅關國家森林公園

雙秀攬勝位於森林公園丫山景區,距縣城約10 公里,總面積約300 公頃,海拔906 米。因其頂部雙峰高聳丫字而名,雙秀峰整個山體平地拔起,上下有湖,恰似匡廬風景,素有“贛南小廬山”之稱。環境優美,氣候宜人,山高林茂,祥雲繚繞,自古以來就是避暑勝地。歷代府縣官員均以“簿書堆里且偷閒,雙秀峰頭一笑攀”為樂趣。民國時任贛南督察專員的蔣經國先生也曾多次親率僚屬來此尋幽探勝。眾多的旅遊觀光者來到丫山,更以“不登峰頂非好漢”為快事。需晴日登峰遠眺,山川、河流、田園、村莊… … 盡收眼底,美不勝收。古城贛州似也只有咫尺之遙,令人頓有“會當凌絕頂,二覽眾山小”之感慨。待煙雨淒迷,看霧鎖群山,一種“高處不勝寒”的愁思又陡然而生。

靈岩古寺處丫山腹地。四周青山環抱,宋代名臣’張九成的名句:“亂石明滅處,古剎有無中。”生動描述了深山藏古剎的特點。丫山靈岩古寺最初建於南唐,時有僧人普舉、慧呆先後開幾山結廬,廣為募化,始建寺廟,保大年間(943--957 ) ,禪宗青原行思系紹宗園智禪師來丫山弘法,宗風大顯。南唐中主李裸對紹宗禪師甚為欽重,特聘他去廬山開先寺(後改名秀峰寺)為首任主持。嗣後禪宗的雲門、臨濟、曹宗諸宗代都有高僧來山參禪,佛法更興,並有經傳至東南亞諸國,近年來,時有日本、韓國等佛學研究者來山探討紹宗,宗盛等高僧的法傳源流。

靈岩古寺

靈岩古寺始建於南唐,後遭兵資,清光緒六年重建。寺總面積4531 平方米,整座寺宇為磚木結構,座北朝南,依山勢呈台階狀布局,仿明代建築風格。寺前山門書有“靈岩古寺”匾額,兩側有“靈感三千界,岩藏五百僧”寺聯一幅。寺內分三進。主要殿堂依次排列在中軸線一上,殿堂廊舍,結構嚴謹,廊道互通,渾然一體。殿堂主要分布為:彌勒殿、大雄寶殿、臥佛殿、伽藍殿、觀音殿、接引殿,地藏殿、祖師殿。八大佛殿均佛燈高照,法器完備,並懸有殿匾,楹聯和繡嶂。步人寺院,頓有殿宇輝煌,寶像莊嚴之感。 如今丫山靈岩寺香火旺盛,平日香客,遊客不斷,

梅嶺

梅嶺,又稱大庚嶺。距大余縣城二十里,為贛粵兩省的天然屏障。主峰巍然聳立,山勢蜿蜒,形勝天塹,南控百粵,北扼三江。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大庚嶺原名塞上,台嶺,因嶺上多梅,又稱梅嶺。另有一說:越王勾踐子孫因楚滅越,為避楚迫害,改為梅姓,秦吞併六國時,梅涓率族人遷徙至贛粵.交界的台嶺築城居住,公元前209 年,隨著番陽縣令吳丙起兵,征戰南北,立下赫戰功,漢高祖元年(前206 年)封十萬戶候,食台嶺以南諸邑,故又稱台嶺為梅關,梅兩個兒子駐守的兩個關隘則分別稱為“大、小梅關”。

大庚嶺形似察庚(糧倉)故稱庚嶺,另一說:漢武帝時庚勝將軍討伐叛臣呂嘉,留守嶺上,因此稱大庚嶺。

梅嶺景區

梅嶺以梅為著,為舊南安十景之最。當臘月時節,點點飛紅,嬌艷醉人。若逢瑞雪,嶺梅斗雪而開,清香四溢,置身梅海,如夢似幻。又因嶺上氣候迥異,故有“南枝花落、北枝始開”之獨特景觀。也難怪元吏部侍郎聶古柏在飽覽梅嶺秀色後,感慨萬分“黃金台上客,大庚嶺頭春,如是無詩句,梅花也笑人。

此外,梅嶺還是一座革命名山,陳毅、項英、陳王顯等老一輩無產階段革命家在梅嶺一帶堅持了長期的革命游擊戰爭,取得了“彌天風火舉紅旗”的光輝業績,留下了《梅嶺三章》 、《 偷渡梅關》 等著名詩篇,成為了大餘人民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的極好課堂。

梅嶺古驛道

梅關國家森林公園梅關國家森林公園

梅嶺古驛道螺轉九登,盤鏇而上,一路青石、卵石鋪道,間以條石築階、邊幅齊整,路面寬闊,可供五馬並行。據專家考證,梅嶺古驛道是全國少有、江西僅有、現存保留最完好的古道。

唐開元四年,內供奉張九齡奉詔開鑿梅嶺,南北文化交流和對外經濟貿易。新路開通後,邊增設了騷館、茶坊、酒肆、客店、貨棧、稅關等以適應又在兩,至此,肩負馱擔者往來不絕,正所謂商賈如雲,貨物如雨,萬足踐覆、冬無寒土。”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講敘的便是嶺南釋使經梅嶺驛道往京城為楊貴妃運送荔枝的場景。新路開通不僅利於軍事、郵釋、朝貢、轉輸,而最獲其利者莫過於朝廷稅收。它為開元之治釣大唐帝國注人了新的活力,封建經濟空前繁榮,它是溝通南北經濟的黃金通道。中原的絲綢、茶葉、瓷器,‘由江淮,溯贛江,人章江,經梅嶺,通兩廣,向支那及東南亞輻射,而海內外的珍惜珠寶,犀角象牙、龍腦香藥,源源不斷地登廣州海岸,經粵北,過南雄,越梅嶺,向中原大地輻射。梅嶺驛道被稱為中國的瓷茶之跳香藥之路.

牡丹亭景區

梅關國家森林公園梅關國家森林公園

牡丹亭園林 位於大余縣城東南山青水秀的東山之麓,章水之濱,占地面積150公頃。一面靠山,三面環水,原為古南安府衙後花園。園內秀木參天,花草叢簇,景色怡人。牡丹亭園林是一處溶古蹟、文化、建築於一體的求知休閒型景區。其中後花園遊覽區為園中之最。牡丹亭與芍藥欄、綠蔭亭、舒嘯閣、鐵蕉龍、梳妝檯、麗娘家,玉他、梅花觀、玉池精舍等構成後花園十景。典雅的建築、精巧的布局,構成了一組情趣盎然的園林勝景,它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園林建築。獨特的文化藝術魅力,精巧的建築布局,優美的自然環境為廣大遊客提供了一個尋幽探勝,訪古消閒的旅遊勝地。

鐵蕉龍

據史料記載,古南安府衙後花園中有株數百年歷史的鐵樹,樹幹斜臥,長得像鐵甲蒼龍,形狀怪異。南安太守奇之,遂在鐵樹旁建鐵蕉龍亭以示呵護。相傳,明萬曆二十一年,大劇作家湯顯祖由廣東徐聞典史調任浙江遂昌知縣,途徑南安府,涸水待舟,拜渴好友譚一沼同游後花園。譚指東牆角下一棵長得怪異倔立,已有二、三百年歷史,被稱為“蕉龍”的鐵樹與湯顯祖戲謔,傳說這“蕉龍”年久成精,常化作調悅書生與衙府小姐相戀,於牡丹亭私會。府衙太守知其女與蕉精相戀後,怒不可遏,而予怒斥,致使小姐憂慮成疾,相思而終,連同其自畫真容,葬於梅樹下,終究父女情深,太守夫婦為思愛女,在花園建一小庵,由一道姑守,護。小姐死後,陰魂不散,託夢於一路經南安赴京會考的書生,書生掘墓尋美,小姐得以還魂。湯對此離奇故{事興趣甚濃,並由此觸動了他的戲劇創作靈感。從太守之女的遭遇聯想到自身宦海坎坷,而頓悟“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這一哲理,萬曆二十六年,湯目睹朝綱敗壞,官場險惡,遂辭官歸里,以牡丹亭為背景,以蕉龍為藍本致力於劇作創作。是年秋,《牡丹亭還魂記》一劇脫稿,湯顯祖以杜麗娘與柳夢梅生死離合的愛)情故事為主線,以驚世駭俗的筆觸,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謳歌了追求幸福自由,爭取人性解放的抗逆精神。《牡丹亭》一劇問世,家傳戶誦,轟動文壇。偉大導師列寧稱湯為“東方莎士比亞”。文由景起,景因文傳,南安牡丹亭從此更是聲名鵲起,聞名遐邇,以獨有的魅力吸引了歷代文人墨客和廣大游者來此神遊。

真君洞

梅關國家森林公園梅關國家森林公園

沿大龍山上行五六里,忽見有大小數十處瀑布自九天而落,似玉帶高懸,構成了景致奇特的龍山瀑布群落,據傳這瀑布群是當年許真君降孽龍時所產生的。瀑布群上端有一天然石洞,自山體向內突然凹進,大若廣廳,可納百人。

洞內清爽幽靜,洞外水秀山青,花團錦簇,奇花異木、,珍果盈枝。相傳,昔年孽龍為患江西,誓欲將之變為汪洋。為解百姓疾苦,其好友許遜棄書而道,拜吳猛為師,後經梨山老母點化,於此洞中潛心修行,故名。

大龍山,丫山,一山兩教,僧道合一,釋道有緣,一時傳為方外佳話。

庚嶺雅丹

距縣城五公里,海拔200 米,依山谷盆地成不規則形態,總面積220 公頃。此景觀由西華山鎢礦選礦廢棄的尾沙組成。尾沙排放已近百年,其平均埋深達40 米,最深處達80 米。沙地形成後,經人為取沙及風吹雨淋,形成溝壑,逐漸成為雅丹形態,形成了沙漠城。沙漠城三面環山,像一塊璞玉置於青山綠水之間。涉及其中,不禁使人感嘆大自然之鬼斧神工,一座座沙包似經過精雕細琢,有的像埃及金字塔,有的像人面獅身像,猶如置身茫茫戈壁。值風沙飛揚,陣陣哨音,耳畔仿佛悠悠傳來荒漠遙遠的駝鈴。身在南國,卻能感受到西北的蒼茫粗獷。

水上樂園

梅關國家森林公園梅關國家森林公園

地處章江上游,距縣城十公里。因章江流經此處腹大峽小,形似油籮口,故名。它海拔220米,為一山區大型河道型水庫,庫容1.19 億立方米,湖泊面積達500公頃,最深處30 余米,呈“凹“字形,總長25 公里,屬全縣水庫之冠。該水庫庫面寬,水質清澈,是人們旅遊消暑和開展水上娛樂活動的絕佳去處。晴日,湖面碧波蕩漾,雲閒天淡。周圍群山,綠樹相映,一片蔥籠;雨天,庫區煙雨茫茫,空山迷檬,湖濱低山連綿,孤峰兀立。庫內設有遊艇,泛舟庫面,可溯贛江之源頭,領略!徽江糊光山色之美景。假日,垂釣湖濱,怡然自得,別有一番情趣。

森林景觀

林海尋幽屬森林公園的三江口景區,位於大余縣城西北角,距縣城12公里,因崇山峻岭之中三條小溪匯合於此而得“三江口”之名。林內古木參天,蒼藤縱橫懸掛,濃蔭蔽日,為大余縣內保存最為完整的常綠天然闊葉林。區內品種繁多,科屬較為齊全。滿山樹木,蔥鬱蒼翠,林相結構層次分明。區內氣濕涼爽怡人,年平均氣溫15.6C ,是不可多得的避暑勝地。沿林區公路而入,可見沿途峰巒疊嶂,溝壑縱橫,瀑布飛瀉恍似九天銀河。置身區內,林密山深,雲霧藹藹,少七聲獸鳴,說不出的詭異神奇。當春末夏初,山澗溪水潺潺,蛙魚淺游,石煙潛藏;崗上百花競放,蜂飛蝶舞,鳥鳴蟬唱;至深秋時節,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崗上鹿奔狐跑,梢頭鼠躍猴竄;待風起雲湧,林濤怒吼,似萬馬奔騰。勁峰、危崖、古木、蒼藤、紅葉、綠茵交相輝映,自成佳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