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桑奇大塔又稱桑奇窣堵波,音譯自梵文的st?pa,是源於印度的塔的一種形式,在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等南亞、東南亞國家比較普遍。窣堵波是古代佛教特有的建築類型之一,主要用於供奉和安置佛祖及聖僧的遺骨(舍利)、經文和法物,外形是一座圓冢的樣子,也可以稱作佛塔。公元前3世紀時流行於印度孔雀王朝,是當時重要的建築。
桑奇大塔建造於古代印度的孔雀王朝時期,原是為珍藏佛祖舍利而修建的土墩,後來又有擴建。它是印度早期佛教建築的代表,也是現存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窣堵坡。
大塔的主體部分是一座半球體實心建築,從形體上看像中國的墳。它的四周各建一座“陀蘭那”(也稱“天門”,形似中國的牌樓)。欄桿和陀蘭那上的浮雕向人們講述了佛陀(即釋迦牟尼)一生的故事,十分精美。其柱頭等處還刻有大象、獅子、侏儒、異獸、藥叉女神等形象。
大塔頂部為正方形的平台,平台四周有一圈石欄桿,中國豎著剎(佛塔頂部的裝飾,也稱“相輪”)桿,剎桿上是三層形狀像傘蓋一樣的石圓盤。
據記載,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皈依佛門之後,在全國各地大力弘揚佛教,桑奇從那時起就成為遠近聞名的一個佛教中心了。阿育王派佛門高僧到中國等地傳教,他們的一個重要出發地就是桑奇。悠久的佛教背景給今天的桑奇留下了許多佛教遺址,其中最著名的是桑奇大塔。也是印度最為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因此,印度政府選擇桑奇大塔作為印度佛教建築的代表在白馬寺按1∶1的比例進行仿建。
歷史淵源
公元前2世紀中葉的巽伽王朝時代,由當地富商資助的一個僧團繼續擴建,在大塔覆缽的土墩外面壘砌磚石,塗飾銀白色與金黃色灰泥,頂上增建了1方平台和3層傘蓋,底部構築了砂石的台基、雙重扶梯、右繞甬道和圍欄,使之具有現在的規模。公元前1世紀晚期至公元1世紀初葉,安達羅(薩塔瓦哈納)王朝時代,又在大塔圍欄四方依次陸續建造了南、北、東、西4座砂石的塔門,整個桑奇大塔往往被解釋成宇宙圖式的象徵。
相傳公元前3世紀時,孔雀王朝(公元前324~178年)的第三代君主阿育王斥巨資建起84000座窣堵波,將佛祖釋迦牟尼的骨灰分成84000份,分藏於各塔。其中有8座建在今印度中央邦博帕爾附近的桑奇村,2000多年歲月風雨的蕩滌之下,8座中僅存3座,其中的桑奇窣堵波是現存最早、最大而且最完整的佛塔。
佛塔的投資者是一個虔誠、熱忱的佛教徒。作為古代印度最大帝國的創建者,阿育王承受著難以擺脫的精神負擔。他約在公元前273年稱王,但直到公元前268年才正式即位,那是在經歷了一番激烈的奪權鬥爭之後。執政初期,阿育王干戈未休,忙於平息叛亂,鞏固政權以及執行他的祖先的侵略政策。
公元前260年,他發動了一場大規模的戰爭,被征眼者是位於今奧里薩邦的羯陵迦。這場勝利的戰爭成了阿育王悔恨與痛苦的根源:大量的財物被消耗,數十萬人死於戰爭及戰後的饑饉和瘟疫——如此深重的災難使阿育王的良心受到譴責。另外,此役以後,孔雀王朝統一帝國的大業已告完成。因此,阿育王從此斷然放棄了戰爭手段,改行和平政策,用“虔誠感化”來代替弓矢征服,以期在一個民族眾多、信仰複雜的國家裡,通過懷柔安撫和促進融合的辦法來發展經濟文化,鞏固新建立的中央集權。
大約在公元前259年,阿育王開始接近佛教,以利用它更加有效地統治自己的國家,使“戰鼓之聲”變成“誦經說法之聲”。嗜殺君主的良心發現和政治手腕使印度人民在經歷了300年的動亂之後,第一次獲得了30年的和平,孔雀帝國也在這一時期富強起來。所以阿育王才能得心應手地動用其強大的行政力量和滾滾的財源來弘揚佛教,使佛教從印度的一個地方教派迅速地發展成信徒遍布全國、影響遠播境外的大教,不僅在阿育王時期成為印度的國教,而且從此奠定了它日後成為世界宗教的基礎。
地理位置
桑奇大塔(TheGreatStupaatSanchi)是印度著名的古蹟,印度早期王朝時代的佛塔,位於中央邦首府博帕爾附近的桑奇村。距古代馬爾瓦地區的名城毗底薩(今比爾薩)西南約8公里。
名稱由來
這是中國古代旅印高僧稱之為佛塔的一種早期的佛教建築,印度稱之為“窣(音“蘇”)堵坡”。因此塔位於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爾附近的桑奇而得名。又因那裡還有同類型的其他幾個窣堵坡,而這一窣堵坡又最具有代表性,所以,該大塔又稱為桑奇一號窣堵坡,也是中國古代佛塔的最早依據。
大塔的發現是由於1818年一隊英國軍在開闢駐防地時偶然“發現”的,當時,英國的官兵們還不知道這座塔有什麼意義。因為印度的古蹟也實在太多了,但卻有一位叫做菲爾(E.Fell)的上尉寫了一篇報導,介紹了發現的山奇大塔的模樣,發表在1819年7月號的《加爾各答月刊》上。這是山奇大塔在近代道次見諸報刊的記載。於是成為當時考古學界的熱門話題。儘管如此,這一重要遺蹟並未引起當時殖民統治者的重視,卻引來了一些偽考古學者的粗暴挖掘與盜竊。1822年,英國駐波帕爾(Bhopal)的長官梅鐸派貴遣副官強森上尉對山奇進行徹底的挖掘,他們的目的只是想找尋寶物。他們在大塔西南邊開了一個大洞,從頂端鑽到塔的核心部,使中心部的阿育王磚塔受到徹底的破壞,大塔的西門也因此而倒塌。二號塔則幾乎是全部掀翻了。可是他們卻一無所獲,空手而歸。此後的山奇又經過了二十多年默默無聞的日子。1849年英國政府又派梅西上尉前來調查。
1851年,著名考古學家康寧漢(AlexanderCunningham)加入了考查隊。由於康寧漢有豐富的考古經驗,他採取的辦法是直接從塔頂部開一個豎井貫穿塔心一直到塔基,這樣就不會錯過任何可能藏舍利的地方。這樣,他在大塔的塔心發現了阿育王磚塔的磚塊,在二號塔中找到了阿育王時期十位上座長老的遺骨,在三號塔的塔心取出了佛陀二大弟子舍利弗與目犍連的舍利。但是,這樣的挖空掘使本來已殘破的三號塔更加破敗,二號塔則毀壞殆盡。康寧漢雖然比強森多懂一些考古知識,但在以盜寶為目的的行為中,他的做法跟前者一樣粗暴。
康寧漢還提出了一個建議,想把山奇大塔的兩座塔門拆下來送到英國。他說服了波帕爾的土邦公主主動將兩個塔門獻給英國女王。1853年波帕爾公主真的請求英國女皇接受這些塔門作為獻禮。英國女王欣然接受。於是波帕爾政府開始籌劃拆解塔門的工作。正好當時的行政長官剛被調離,而新任長官卻非常不願意把這些沉重的石塊運到異地,當時由於拆毀塔門以及龐大的運費開支等問題,已經引起了民間的強烈反對,波帕爾政府也就把這樁事情拖下來了。
主要建築塔主
桑奇大塔有三座,1號塔是最大的一座塔,大約建於公元前2世紀,塔身的直徑達36.6米,中央塔頂高16.5米,地面欄高度為3.2米,四座塔門的高度為10.7米。塔門橫樑寬6米。塔頂部相輪最大的直徑為1.7米。在1號塔東北角的一座小塔是三號塔,塔身直徑為15米,塔身總高為10.8米,只有一座塔門,高5.2米,橫樑寬4米,也有一道環繞塔身一周的欄。二號塔離得較遠,在大塔西邊約320米,是三座塔中建造時代最早的一座,據說建於公元前二世紀左右,塔身的造型也較簡樸,只有一個小型圓冢,和環繞一周的欄。頂部的圍欄和相輪早已不存,現存塔身直徑為14.3米,高為8.8米。
三座佛塔中都曾發現舍利和其它遺物。特別是3號塔的舍利,據說是佛弟子舍利弗和目犍連的舍利,推測是阿育王時代把這些舍利分往往各處,山奇便有了這重要的佛塔。
一號大塔的南面是一個寺院的遺址,從平面情況看象一座塔廟(支提)的形式。旁邊還有兩個小型的遺址,也許是精舍吧。東面上一個高台,這裡有一片規模十分壯觀的寺院遺址。從現存的雕刻來看,有印度教的一些雕像,時代可能較晚。大塔的西側地勢較低,一片山坡下去可見一處寺院遺址。再往下就是第二號塔的位置了。在一號大塔的東北角是三號塔。實際上三號塔現在只有一個朝南的門了,看起來塔身是重修的。塔門的雕刻與一號塔的雕刻同一風格,只是規模小得多。但刻得同樣十分細膩。山奇現存的三座佛塔,除了第一塔保存雕刻較多,其餘的幾乎毀壞殆盡。嚴重的風化及雕刻處處殘破的痕跡似乎在訴說著歷史的辛酸。
外形結構
桑奇大塔,它始建於公元前250年的阿育王時代,後經翼伽王朝和安達羅王朝擴建,直徑由20m擴大到36.6m,覆缽覆以石材,增設了基座和圍欄,並在4個入口處加建了雕刻精美的塔門—“陀蘭那”(Tonana)。整個大塔主體由基座、半球形的“安荼”(Anda,又稱覆缽)、球頂藏設聖骨的四方體(Harmika,又稱寶匣),以及最頂部的三層傘蓋(Umbrella,又稱相輪)構成。儘管上述各部分還有更豐富的象徵意義,但塔頂的豎軸和整體的軸心對稱形式無疑表明:中心的象徵是凌駕於其他意義之上的。所以,在擴建時由於直徑的增大,遇到四座塔門與原有南北軸上的阿育王石柱(現已殘斷)衝突時,寧可使整個大塔作了順時針的略微偏轉,也沒有破壞原有十字型構成的中心完整性。
桑奇大塔,是一個半球形的、缺乏內部空間但卻十分獨特的建築物。同世界各地許多早期的墳墓型制都脫胎於住宅一樣,它的造型借鑑了古印度北方竹編抹泥的半球形房舍。它的中央是覆缽形的半球體墳冢,球體直徑32米,高12.8米,立在一個直徑36.6米、高4.3米的圓形台基上。
它是一種半球形的建築物,主要用於埋葬佛祖或聖徒的舍利子(骨灰和遺骨)和遺物。它的形式是從印度史前時代的墳冢演變而來的。它的半球體的直徑為32米、高12.8米,立在4.3米高的圓形台基上。台基的直徑為36.6米。塔頂有呈正方形的一圈石欄桿,圍著一座託名佛邸的亭子,冠戴著三層華蓋。半球體內層是泥土,外面是用磚砌的,裡面埋藏著舍利盒。從窣堵坡的造型來看,它的構思比較原始,以半球體象徵印度神話中孕育宇宙的金卵,半球體之上的傘柱象徵宇宙之軸;三層傘蓋代表佛、法、僧三寶,大塔周圍的四座塔門標誌著宇宙的四個方位。整個大塔的造型單純、渾樸,完整統一,具有明顯的穩定感和重量感,加上四周又有玲瓏纖巧的欄桿和門作襯托,同半球體形成強烈的對比,使窣堵坡顯得更加莊嚴隆重。
冢體由磚石砌成,表面鑲貼著一層紅色砂石。圍繞著冢體有一圈高3.3米的仿木式石欄桿,欄桿外四面各闢有一座砂石塔門牌坊,這是在桑加王朝時代(約公元前187~75年)增建的,其中最古老的南門牌坊建於公元前75~20年。牌坊高約10米,包括兩根垂直的有柱頭的柱子和在立柱之間插榫的3根水平的橫樑,斷面呈橄欖形,造型獨特,反映了木結構的傳統。牌坊的兩面覆滿了浮雕,輪廓的外緣則用圓雕裝飾,此外還有用婆羅門文字雕刻的捐贈者的名單。整個牌坊比例勻稱,形式獨特而輕快。圓冢頂部有一圈石欄桿,正中是一座託名佛邸的小亭,亭上冠戴著3層華蓋。
桑奇窣堵波四周有一圈小徑,僧侶們圍繞著窣堵坡邊走變誦經。小徑外側早石欄桿(玉垣),建於公園前2世紀,每段正中設一個門(公元前1世紀),合資朝向正方位,欄桿本是木結構的,後來改為石砌的。但仍仿木結構。在立柱之間採用插榫的方法橫排著三根石料,斷面呈橄欖形。立柱頂上用條石連成一個環。這樣的欄桿是印度建築中所特有的。祭祀儀式的終了部分是僧侶和信眾繞覆缽誦經。
山奇塔門上高浮雕或圓雕的構件,基本上左右對稱,主要題材包括三寶標等佛教象徵符號,大象、獅子、公牛、駿馬、獅身鷲頭有翼的怪獸等動物,以及印度民間信仰的精靈藥叉和藥叉女等人物。
[砂石浮雕:《逾城出家》砂石浮雕:《逾城出家》桑奇的人物雕像雖然也大體屬於古風風格,但不像巴爾胡特那樣拘謹呆板,更注重人體姿態自然靈活的表現。桑奇東門方柱與第3道橫樑末端交角處的托架像《樹神藥叉女》,約作於公元1世紀初葉,是桑奇最美的女性雕像。她雙臂攀著芒果樹枝,縱身向外傾斜,宛若懸掛在整個建築結構之外凌空飄蕩,顯得婀娜多姿,活潑可愛。她頭部向右傾側,胸部向左扭轉,臀部又向右聳出,全身構成了富有節奏感、律動感的S形曲線。這種身體彎曲成S形的三屈式,逐漸發展為塑造印度標準女性人體美的規範。
桑奇大塔直徑36.6米,高約16.5米,是一座古樸莊嚴的建築。整個塔呈半圓形,從形體上看倒很像中國的墳。該塔最初是用以珍藏佛祖舍利的地方,因而是相當神聖的建築。在後來的巽伽王朝時代,桑奇大塔得以繼續擴建,一是在原來的土墩外貼砌了一層紅砂石,塔頂增修了一個平台和三層傘蓋,底部構築了石砌的基壇和圍欄。到公元1世紀,桑奇大塔再度得到擴建,也就是在圍欄四方加建了四座塔門牌樓,這才形成今天桑奇大塔的格調。
建築風格
桑奇大塔充分地體現著印度宗教建築的獨特風格,即把宗教意義與象徵意義融為一體的建築的功能主義,它著重表現天與地、建築與自然之間的密切關係,強調這種無形的力量要遠勝於那些單純的建築形式美的原則。隨著佛教的廣泛傳播,桑奇窣堵波的象徵意義和造型也在亞洲廣泛流傳,並在流傳中有所變革,以適應當地的傳統和風俗。像中國元代流行的覆缽式喇嘛塔、緬甸的大金塔和泰國的錐形塔等莫不深受桑奇窣堵波的影響。
桑奇大塔是經過幾代續建而成,建築風格上反映了不同時代的特點。尤其是四座牌樓無論從設計風格、建築規模,還是雕刻藝術上來看,都是印度藝術史上的精品。牌樓大都是用象徵的手法描繪了佛祖降生、悟道、說法、涅槃的故事,兩千多年前的工匠居然就能以蓮花、菩提樹和塔來寓意,的確是一種了不起的傑作。這四座牌歷經兩千多年的滄桑,今日還比較完整地保持原貌,牌的表面幾乎被各種各樣雕刻所覆蓋,無疑是價值連城的傑作。這種牌樓上的雕刻藝術在繼承印度本土藝術的同時還吸納了波斯、大夏、希臘等外來雕刻藝術,印度稱這牌樓為“陀蘭那”,這種藝術也就被譽為“陀蘭那藝術”。
塔門上的雕刻則匯集了印度早期佛教藝術的精華,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位於大塔東門北側立柱和第三道橫樑末端交角處的《樹神藥叉女》,被公認為桑奇乃至整個印度雕刻中最美的女性雕像之一。這個樹神藥叉女,雙臂攀著芒果樹枝,縱身向外傾斜,好似凌空飄蕩,活潑可愛。全身構成三折曲線:由頭至胸,上身傾斜向左,左手高托芒果樹枝,右手遠伸攀扶樹乾;腰部強烈向右扭轉,夭嬈而性感;臀以下垂直向下,左腳自然抬起,彎向大樹,充分表現了天真頑皮的少女性格,與希臘神廟女神柱的端莊典雅大為不同。她是芒果樹的精靈,生殖力的化身,身體豐滿而圓潤,女性特徵得到了一定的誇張。
與其他的同類雕塑相比,最可貴的是她突破了正面直立的呆板拘謹的造型,頭向右傾側,胸部向左扭轉,而臀部有像右突出,全身構成富有節奏感、韻律感的S型曲線。這種曲線形式後來發展成為塑造印度標準女性人體美的規範,被稱為“三屈式”。這種三折式人體,成為以後典型的印度女性雕刻構圖,其影響甚至遠達於中國。敦煌莫高窟盛唐洞窟中的菩薩像也都是三折式的,不過比起印度來要溫雅含蓄得多了。儘管整個雕塑表面保持了早期佛教美術時期的粗劣,但充分體現了永恆女性的本質和生命的活力,把生殖崇拜和苦行的宗教融為一體,體現了人體美與宗教精神相結合的印度美術的獨特面貌。藥叉女像與建築的結合也極好。藥叉和藥叉女起源於比吠陀時代更早的印度河文明時代,前者守護著大地中的寶石,代表財富;後者住在果樹花草之中,保護作物豐收,兩者都是生殖崇拜的表現。佛教吸收了這種民間傳說,把他們列為護法的天龍八部之一。
桑奇大塔的塔門雕刻,萃集了印度早期佛教美術的精華。每座砂石塔門高約10米,由3道橫樑和2根方柱以插標法構成,在橫樑和方柱上布滿了浮雕嵌板與半圓雕或圓雕構件。這些雕刻是由當地民間的許多佛教信徒捐贈的,多半出自毗底薩的象牙雕刻匠師之手,帶有印度民間傳統的審美意識和藝術特色,同時也吸收了伊朗、大夏(巴克特里亞)等外來藝術的因素。在4座塔門,尤其在保存最完好的北門上,伊朗阿契美尼德王朝雕刻的有翼的獅子和有翼的公牛,與印度特有的馱著的大象和馱著藥叉的駿馬並列;波斯波利斯王宮常見的鐘形柱頭、忍冬花紋和鋸齒狀飾帶,與印度特有的蓮花捲渦紋、野鵝和孔雀裝飾圖案雜陳。南門兩根方柱上承托橫樑的4隻1組的獅子柱頭,顯然是孔雀王朝阿育王獅子柱頭的仿製品;北門和東門4隻1組的大象柱頭,西門4個1組的侏儒柱頭,也沿襲著孔雀王朝融合了伊朗、大夏等外來影響的組合形式。
塔門上的雕刻則匯集了印度早期佛教藝術的精華,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位於大塔東門北側立柱和第三道橫樑末端交角處的《樹神藥叉女》,被公認為桑奇乃至整個印度雕刻中最美的女性雕像之一。這個樹神藥叉女,雙臂攀著芒果樹枝,縱身向外傾斜,好似凌空飄蕩,活潑可愛。全身構成三折曲線:由頭至胸,上身傾斜向左,左手高托芒果樹枝,右手遠伸攀扶樹幹;腰部強烈向右扭轉,夭嬈而性感;臀以下垂直向下,左腳自然抬起,彎向大樹,充分表現了天真頑皮的少女性格,與希臘神廟女神柱的端莊典雅大為不同。她是芒果樹的精靈,生殖力的化身,身體豐滿而圓潤,女性特徵得到了一定的誇張。與其他的同類雕塑相比,最可貴的是她突破了正面直立的呆板拘謹的造型,頭向右傾側,胸部向左扭轉,而臀部有像右突出,全身構成富有節奏感、韻律感的S型曲線。這種曲線形式後來發展成為塑造印度標準女性人體美的規範,被稱為“三屈式”。
桑奇大塔的塔門浮雕,像帕魯德cu堵波的圍欄浮雕一樣,主要題材是本生經和佛傳故事。同帕魯德相比,桑奇的本生故事浮雕減少而佛傳故事浮雕增多。本生故事浮雕的代表作有南門第2道橫樑背面的《六牙象王本生》,北門第3道橫樑正背面連續的《須大拿太子本生》等,宣揚佛教悲天憫人的情懷、樂善好施的教義,畫面上或野象成群,或花木蔥籠,充滿了印度亞熱帶林莽生活的奇情異彩。佛傳故事浮雕的代表作,有東門第2道橫樑正面的《出家逾城》,北門第2道橫樑正面的《降魔成道》,西門第2道橫樑正面等。
遵循印度早期佛教雕刻的慣例,在桑奇的佛傳故事浮雕中也禁忌出現佛陀本人的形象,而只用菩提樹、台座、足跡等象徵符號代表佛陀。桑奇表現佛陀的象徵手法比巴爾胡特更加系統化、程式化。例如在《出家逾城》中用上擎華蓋、塵拂的空馬隱喻無形的悉達多太子出城,用兩個刻有的足並暗示悉達多遁跡山林;在《降魔成道》中用1棵菩提樹和樹下的1個空台座代表釋迦牟尼悟道,中用鹿群和信徒圍繞著的1個空台座象徵佛陀在鹿野苑初次說法。在橫樑與方柱間的浮雕嵌板中,分別以兩隻小象向坐在蓮花的女性身上噴水、菩提樹、cu堵波,象徵佛陀一生的4件大事,即誕生、悟道、說法和涅槃。
在每座塔門的第1道橫樑上都刻有7個1組排列的堵波和菩提樹,代表“過去七佛”。這種表現人物而不刻畫人物本身的象徵手法,因為反覆運用而不太費解的啞謎式的敘事技巧,使觀眾通過可視的片斷形象領會不可視的完整形象,是印度早期佛教雕刻獨特的造型語言。在構圖方式上,桑奇的浮雕也類似巴爾胡特,往往採用密集緊湊的填充式構圖和一圖數景的連續性構圖。
桑奇的塔門浮雕上擠滿了繁密的人物、動植物和建築物,使整座塔門的視覺效果都好像放大的象牙雕刻。這恐怕不僅出於古印度人畏懼空間的心理,而且與這些浮雕的作者多半是象牙雕刻匠師習慣於充分利用有限的板面有關。在同一幅畫面中表現一系列連續性的故事情節,也體現了對空間的充分利用、自由支配和大膽超越。
如《須大拿太子本生》在同一幅浮雕中反覆多次出現太子一家的形象,通過人物動作和背景的變化表現故事情節的發展;《出家逾城》則通過同一幅浮雕中反覆出現5次的同一匹空馬在不同背景襯托下前後高低位置的移動,像卡通片一樣在空間的運動中表現了時間的推移和情節的轉換。桑奇浮雕的透視,除了採用帕魯德的平面式透視之外,還採用了以遠方人物的足跟表示地面的階層式透視。此外,桑奇南門第3道橫樑背面的《分舍利戰爭》和東門第3道橫樑正面的《阿育王參拜佛陀伽耶精舍》等浮雕,不僅具有藝術審美價值,而且具有歷史文獻價值。
印度最大的窣堵波在桑奇(sanchi),大約建於公元前250年,藝術史上稱“桑奇大塔”。它的外觀很像一個巨大的倒覆的化緣缽,半球高12.8米,砌在高4.3米的圓形基座上。半球頂上有一正方形石欄桿,中央有一座三層相輪的塔剎。
桑奇大塔的四方門楣上的石刻浮雕佛性流溢,上面雕滿佛祖本生故事,富於象徵意味的是:比如,一隻小象暗示著“托胎”;一匹空馬,象徵“出家”;法lun即是“說法”;傘蓋和寶座用以代表佛;塔(窣堵波)代表“涅磐”。然而在這些神佛的象徵中卻包涵著人情世俗的優美鏇律,尤其是塑造於北門與東門上的女藥叉圓雕,她“兩臂攀首樹枝,懸身向外,成一無限優美的曲線,好像活的藤,使得她那胸部豐滿的‘金球’,她年青軀幹上的所有旺盛的肌肉,都像是飄蕩於空中”(雷奈.格羅塞《印度的文明》)。
這裡,顯示出佛教藝術的底蘊——對靈境的崇拜和對現實人生的藝術審美。
價值及意義
大塔和4座牌坊吸收了波斯、希臘的建築及雕刻藝術,裝飾繁縟富麗。左右對稱的浮雕嵌板及優美的人物雕像多取材自佛傳圖和佛本生故事或者森林和動物的生活,堪稱稀世之珍。對佛祖的生平行事,雕刻採用了象徵手法:佛祖的母親站在荷花上表示他的出生;一棵菩提樹表示他悟道;一隻車輪表示他講道;窣堵波則表示佛祖的圓寂。
桑奇大塔的整體建築完整統一,雄渾古樸,龐大的規模加上磚石砌體的不可動搖的穩定感和重量感,使整個建築具有很強的紀念性;而輪廓複雜、雕刻精巧的欄桿和牌坊,與其身後簡潔、粗獷的半球體形成強烈的對比,更加烘托出主體墳冢的莊嚴與肅穆。
桑奇大塔長期以來被視為佛祖舍利的主要收藏地,被看作是佛祖的化身,具有印度教特有的濃郁的象徵主義色彩。4座牌坊代表四諦;石欄桿形成的迴廊表現輪迴教義;圓冢相當於聖殿,代表橢圓形宇宙和諸神的故居,以及宇宙中心山體的須彌山;冢頂上的3層華蓋的小亭是王權的標誌,被視為簡化的塔;傘柄相當於廟柱,象徵宇廟的立軸。因此,桑奇窣堵波在篤信佛教的印度人民心目中享有極崇高的地位,並以其直觀的藝術感染力強調了佛祖不僅是人類的先師,而且是整個宇宙的靈魂。
古代印度早期王朝的人物雕像中,多半是印度民間信仰的藥叉和藥叉女,藥叉是男性的精靈,藥叉女是女性的精靈。他們起源很早,是古代印度人對生殖崇拜的產物,也是大地萬物原生力量的化身,作為古印度民間自然的神而受到崇拜。源於人們對生殖的崇拜,藥叉女的形象一般都是誇張的女性豐腴人體,並已升華為古代印度女性美的標本。藥叉女雕像與古希臘的維納斯像、中國秦朝兵馬俑都堪稱文明古國人物雕像的傑作。
《樹神藥叉女》,砂石,高約1.5米,約公元前一世紀,印度桑奇大塔東門。印度桑奇大塔東門上的藥叉女雕刻,被公認為印度藝術標準女性人體美的標本。她頭部向右傾斜,胸部向左扭轉,臀部又向右聳出,全身構成了一條優美的S形曲線、這種姿勢就叫三屈式,後來成為塑造印度女性人體美的一種規範和程式。
這是中國古代旅印高僧稱之為佛塔的一種早期的佛教建築,印度稱之為“窣(音“蘇”)堵坡”。因此塔位於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爾附近的桑奇而得名。又因那裡還有同類型的其他幾個窣堵坡,而這一窣堵坡又最具有代表性,所以,該大塔又稱為桑奇一號窣堵坡,也是中國古代佛塔的最早依據。它是一種半球形的建築物,主要用於埋葬佛祖或聖徒的舍利子(骨灰和遺骨)和遺物。它的形式是從印度史前時代的墳冢演變而來的。
靜的大塔在正午嬌艷的陽光下散發著強烈而莊嚴的氣息。四座塔門上密密層層的雕刻,大都是關於佛傳故事或禮佛的場面,雕刻中華麗的樓台及雄偉的列柱,顯示出古代印度發達的建築藝術。各式各樣的人物似乎在展示著古代印度社會的各階層。與人群雕刻在一起的還有大象、牛、馬、鹿等動物以及芒果、菩提、香蕉、蓮花等植物,體現著印度這個民族自古以來與自然和諧相處、生息與共的性格。
與之相關每一座門上都雕刻著幾身風姿綽約,體態婀娜的藥叉女,她們手攀樹梢,身體呈三曲式,更顯得魅態十足。藥叉本是印度傳統中的樹神,她們手攀芒果樹,芒果又有豐產之意,是象徵著繁殖與豐收的寓意,在佛教中,藥叉又有護法守衛之意。最有意思的是表現釋迦降魔的場面,在犍陀羅和中國的藝術中都是把魔軍表現得面目睜獰而恐怖。但在山奇大塔上看到的魔軍形象卻是笨拙而猾稽可笑的樣子,是否因為魔眾最終都歸依了佛門,不願意過分醜化他們。或者是印度人本來就心地厚道,即使對敵人也避免刻骨之恨。
M·布薩利說:“印度古代建築的基本主題就是對中心的表現。建築中表現得尤為突出。cu堵坡(Stupa)中文也稱為“塔”、“浮屠”等,其梵文本義為埋舍利的墳家。據說佛陀涅磐後舍利子被鄰近8國分而供養,為此最初只建造了8座(一說10座)耆堵坡。這一建築類型的推廣得力於孔雀王朝的著名君王阿育王皈依佛教後的弘揚佛法,傳說他曾開八塔“廣分舍利而建84000寶塔”。在大乘佛教的偶像崇拜出現前,耆堵坡被視為佛的化身而崇拜,它的另一個重要象徵就是表現無邊佛法的宇宙中心。
相關新聞
巨弧形白色穹頂,兩層柱結構圓形佛塔,坐落於洛陽白馬寺“國際佛殿區”內,占地3450平方米。純白印度石料浮雕牆面,雕刻著佛家“故事”;陽光通過穹頂上的玻璃天窗,投射到宮殿內一座面朝東方的印度佛像上……
2008年初,這樣一座“原汁原味”的印度風格佛殿,將展現於遊人面前。我們不出國在家門口也可見到印度名勝———“桑奇大塔”。
喜印度名勝“桑奇大塔”搬入白馬寺
“施工完成後,我們將按照印度名勝桑奇大塔的原有尺寸重新建一個‘桑奇大塔’然後將其搬進白馬寺,在白馬寺印度佛殿施工現場,白馬寺方丈印樂大師指著佛殿設計圖紙介紹說。
桑奇大塔是印度的著名古蹟,建於印度早期王朝,屬世界文化遺產之一。據悉,印度佛殿長100米、寬60米,主體建築共分兩層,占地3450平方米。“今後,在咱家門口,就可見到桑奇大塔了。”洛陽宗教局宗教科胡軒岩說,佛教為中國和印度搭起了友誼的橋樑,白馬寺則成了紐帶。
2005年4月,溫家寶總理訪問印度,兩國政府簽訂協定,白馬寺負責提供建設印度風格佛殿的土地和進行施工,印方負責提供建築方案和5000萬盧比(約合1000萬元人民幣)的資金,同時提供佛像及佛殿內所需的佛教用品。印度佛殿工地上數百名工人,正在緊鑼密鼓地完成佛殿牆面和內部的最後裝修。預計明年整個工程將完工。
特佛殿14000多平方米石料全部從印度海運
“整個佛殿將採用6種印度石料。”負責該工程的省六建集團鹿軍如說,整個工程總計要用的14000多平方米石料,全部從印度海運。所有石料共裝93個貨櫃,目前已有30個貨櫃運抵白馬寺。每塊石料在印度時都已雕刻上圖案,所有石料拼在一起,顯示的是一幕幕佛教起源“故事”,洛陽宗教局宗教科胡軒岩透露,為讓佛殿保持原汁原味,印度方還專門派來技師指導。
緣印度技師白馬寺內拜“祖師”
雙腿盤坐,雙手合十後,盤坐伏地,頭部緊貼地面,跪拜5次。昨日,印度技師大雄,在白馬寺印度佛祖攝摩滕祖師和竺法蘭祖師墓前,舉行了莊重的“印度式”跪拜禮。
白馬寺方丈印樂說,攝摩滕祖師和竺法蘭祖師,在公元67年從印度來到洛陽傳教,公元68年他們建立了白馬寺。“印度,中國,帕一(印度語,意‘兄弟’),帕一1大雄情緒激動地對印樂大師說。他此次來,是專門負責印度佛殿外牆石料裝修技術的。白馬寺方丈印樂透露,整個印度佛殿工程計畫將有3批印度技師前來指導,大雄屬首批印度技師。
省每天20位僧人輪班佛殿出“勞力”
在印度佛殿工地,記者還發現白馬寺內的20位僧人也輪番“上下班”。“省一個勞力,每天就省下幾十塊錢1白馬寺內唯一一位拿到駕駛證的淨修大師,開著農用三輪,忙著往工地上運石料。淨修大師說,去年起,白馬寺內的僧人,都要輪流在印度佛殿工地上幹活。“這為修建印度佛殿省去了幾萬元呢1印樂大師說,按原計畫,目前印度方已有700多萬資金到賬。根據計畫估算,主體資金投入438萬元人民幣,裝修340萬元人民幣。可實際主體目前已支出570萬元,裝修預算已超過了400萬元。超出預算的支出,包括印度佛殿門窗都將由白馬寺出錢。所以目前寺院內資金十分緊張。
擴白馬寺將建起120畝“國際佛殿區”
印度佛殿建成後,加之原有的泰國宮殿,白馬寺將形成一個占地120畝的“國際佛殿區”。“目前在日本、緬甸等國,都有在國際佛殿區建佛殿的意向。”白馬寺方丈印樂說。
將來,白馬寺將在新征的500畝土地上,規劃建起佛學院、國際佛殿薈萃苑,重建白馬戒壇,恢復“中國佛教第一寺”的地位,完成白馬寺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大規模的擴容。印樂大師說,建成後,白馬寺將成為國際上重要的佛教研究中心、佛事中心、旅遊中心、一流名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