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溪寺

桐溪寺

桐溪寺,古稱興國寺,位於望城縣坪塘鎮桐溪村境內的伏龍山下,為唐代振朗禪師創建。清同治十三年(1874),曾國藩安葬於寺後,並建大型石墓。2012年6月,長沙市先導區欲重建桐溪寺,遭部分學者反對。

歷史

由民房改建的桐溪寺由民房改建的桐溪寺

桐溪寺為唐代振朗禪師創建。振朗死後建塔於寺左。

不久,寺毀,至宋復建,名日伏龍庵。

至明末,寺又毀。

清代,經天岩應適禪師募緣重建,改名桐溪寺,因山後桐林茂密,寺前流水潺潺,山青水秀,環境幽雅而得名。

清同治十三年(1874),曾國藩安葬於寺後,並建大型石墓。

1944年,著名詩僧萬休圓寂於此。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該寺住持祗修和尚開期傳戒,前來求戒者近200人,千年古寺名聲大著。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由於土地制度的改革,寺院經濟不存,僧徒星散,寺宇逐漸廢而不存。

景觀

桐溪寺掩映於綠樹叢中,建築宏偉,樓閣玲瓏,三道大門,寬敞明亮,為唐代名剎。

寺周有八景:盤龍松、集賢橋、象王嶺、談經石、獅子峰、桂花井、金盆嶺、萬壽亭。

進門後,拾級而上,有大雄寶殿等殿堂,寺宇布局與一般禪宗寺院相同,僅兩進,客堂設在西邊廂房之中,方丈室在寺後東邊角落。庭院中有數百年的羅漢松白果樹各兩株,枝繁葉茂,挺拔雋秀。

復建方案

桐溪寺復建規劃桐溪寺復建規劃

長沙市打算在曾國藩墓前面新建巨大的桐溪寺,並且還要建一個巨大的文化廣場。

湖南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柳肅教授認為,重修桐溪寺是沒有意義的,“桐溪寺本來規模就小。如果要做大就做到旁邊去,或者做到別的地方去。如果要在原地做,那就按照原來的規模做,就是那么小的。桐溪寺就在曾國藩的墓的正前方。它如果做太大就正好把曾國藩的墓擋住,站在曾國藩的墓前面就看不見前面的田園風光。”此外,柳肅還認為,建設大規模的廣場也會破壞曾國藩墓的田園風光。

不少專家和部門負責人支持了他的意見,方案沒通過。

曾國藩墓1996年被公布為湖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對於曾國藩墓周邊的建設將受到“文物法”的保護。就桐溪寺的重建和湘軍文化廣場的建設,如果桐溪寺重建點在墓地建控範圍之內則必須納入審批程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