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塢歷史
宋朝
桃花塢在歷史上多有興廢。最早是農桑之地,到宋熙寧年間,梅宣義在此築台冶園,柳堤花塢,風物一
新,稱“五畝園”,又名“梅園”。紹聖年間,樞密章楶在五畝園南筑“桃花塢別墅”,占地七百畝。章氏子弟在此基礎上又廣辟池沼,建成一座莊園式園林,人稱“章園”。《吳門表隱》譽其“園林第宅,卓冠一時”。梅、章兩家為世交,梅宣義子梅采南、章楶子章詠華,仿效曲水流觴典故,將兩園池塘打通,建雙魚放生池,一端通梅園的“雙荷花池”,一端通章園的“千尺潭”。當時郡人多於此春遊看花,一時鼎盛。
宋末兵變,梅園、章園廢圮不堪。元以後,桃花塢又屢有興建。明弘治年間,著名畫家唐寅以賣畫所蓄,購得章楶的桃花塢別墅,取名為“桃花庵”,並在四周種桃樹數畝,唐寅亦自號“桃花庵主”。清順治初年,名醫沈明生又購得此地,復建“桃花庵”等建築以表追思,時人稱“唐家園”或“沈太翁園”。乾隆年間,僧禪林、道心改建為寶華庵,光緒年間又改為文昌閣。
唐寅曾於弘治十一年(1498年)鄉試第一,但在會試時因被人所累而下獄。唐寅由此厭惡官場,鄙薄功名,從而放浪形骸,足跡遍及名山大川。曾治印一方,號稱“江南第一風流才子”。他晚年隱居桃花塢,常與文人墨客聚飲。客去不問,醉便酣睡。
蘇州城外的桃花塢也因為唐寅寫了一首《桃花庵歌》的緣故,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中:“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顯者事,酒盞花枝隱士緣。若將顯者比隱士,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花酒比車馬,彼何碌碌我何閒。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清朝
除了園林故居、士紳會館,清代開始,桃花塢的百姓民宅鱗次櫛比,商家作坊比比皆是,其中最盛者便是年畫作坊。尤其是太平天國大火將山塘街年畫作坊燒毀殆盡後,蘇州的年畫生產便只有桃花塢碩果僅存。“桃花塢年畫”因此得名,並成為中國最著名的年畫品種之一。
仍是在桃花塢,明天啟年間,楊大瀠建“準提庵”,供奉準提佛。清嘉慶年間,吳縣知縣唐仲冕以唐寅族裔身份在準提庵東側建“唐解元祠”,署室名“桃花仙館”,以祀唐寅、祝允明、文徵明三先生。
至於五畝園,清末葉昌熾重築園亭,建築物名稱多用五畝園舊有,人稱“葉氏花園”。後被謝家福購得,建“望炊樓”。
民國
民國初年,愛國士紳費仲深購得唐寅故居一角,建“歸牧庵”。1925年,其子費鞏與袁世凱孫女袁慧泉在此成婚。
桃花塢木板年畫
桃花塢位於江蘇省蘇州市以北(蘇州閶門內北城下)。桃花塢木板年畫是中國江南主要的民間木板年畫,源於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藝,由繡像圖演變而來,到明代發展成為民間藝術流派,清代雍正、乾隆年間為鼎盛時期,每年出產的桃花塢木版年畫達百萬張以上。
地名典故
編輯
唐宋時期,桃花河(即第一橫河)西北遍植桃樹,稱桃花塢。街名源於此。“當時郡人春遊看花於此,後皆為蔬圃,間有業種花者。”(《姑蘇志》)唐杜荀鶴游此曾題《桃花河詩》。北宋太師章楶曾在此營造桃花塢別墅,並廣植桃李。明弘治十八年(1505)唐寅在此構築“桃花庵”後,更使桃花塢名聞遐邇。明清時期為手工業作坊的集聚地,桃花塢木刻年畫歷史悠久,名揚海內外,作坊多達百餘家;此外,還有制扇、竹木、牙雕、裝裱、蠟簽、錫器等工場,成為繁花似錦的工藝街,商業也很繁榮。[2][1]
同治《蘇州府志》作桃花塢,並按:“各舊志並無桃花塢,然唐宋時極為著名,盡多舊跡,今特增之。顧翰記云:宋太師章楶所構,多栽桃李,郡人遊春於此。”民國《吳縣誌》並註:“《五畝園小志》:楶子縡字伯成,綡字子京,曾築桃花塢,後人遂以名里。”《姑蘇圖》標作北街,《蘇州城廂圖》、《吳縣圖》、《蘇州圖》均標桃花塢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