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果

桂花果

桂花果為桂花(正名木犀,學名:Osmanthus fragrans (Thunb.) Lour.)。桂花果是重要的草藥的原材料,有潤肺止疼等療效,桂樹的果實入藥有化痰、生津、暖胃、平肝的功效,枝葉及根煎汁敷患處,可活筋骨止疼痛,治風濕麻木等症。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桂花果 桂花果

常綠喬木或灌木,高3-5米,最高可達18米;樹皮灰褐色。小枝黃褐色,無毛。葉片革質,橢圓形、長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7-14.5厘米,寬2.6-4.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狹呈楔形或寬楔形,全緣或通常上半部具細鋸齒,兩面無毛,腺點在兩面連成小水泡狀突起,中脈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側脈6-8對,多達10對,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葉柄長0.8-1.2厘米,最長可達15厘米,無毛。聚傘花序簇生於葉腋,或近於帚狀,每腋內有花多朵;苞片寬卵形,質厚,長2-4毫米,具小尖頭,無毛;花梗細弱,長4-10毫米,無毛;花極芳香;花萼長約1毫米,裂片稍不整齊;花冠黃白色、淡黃色、黃色或桔紅色,長3-4毫米,花冠管僅長0.5-1毫米;雄蕊著生於花冠管中部,花絲極短,長約0.5毫米,花葯長約1毫米,藥隔在花葯先端稍延伸呈不明顯的小尖頭;雌蕊長約1.5毫米,花柱長約0.5毫米。果歪斜,橢圓形,長1-1.5厘米,呈紫黑色。花期9-10月上旬,果期翌年3月。

分布範圍

原產中國西南部,現各地廣泛栽培。

果實性質

桂花樹開花結果,是正常現象,只要樹齡成熟,周邊水、肥、溫度、土壤、大氣等環境適宜,桂花和其他樹木一樣,可以年年開花結果。桂花通常每年9-10月開花,次年4月果熟。在南方,桂花結果十分普遍,人們繁殖桂花樹通常用果實播種。而地處桂花自然分布區域的北緣,氣溫相對偏低,結果現象也就相對較少 。

桂花的果實可以播種。

桂花果實一般在4-5月間成熟,當果皮由綠色逐漸轉變為紫藍色時即可採收。採收後灑水堆漚,清除果肉,陰乾種子,混砂貯藏。桂花種子有後熟作用,至少要有半年的砂藏時間,貯藏至當年10月份進行秋播或翌年春播。

主要價值

【性味歸經】

桂花:辛,溫。

桂果:辛、甘,溫。

桂根:甘、微澀,平。

【功能主治】

桂花果 桂花果

桂花:散寒破結,化痰止咳。用於牙痛,咳喘痰多,經閉腹痛。

桂果:暖胃,平肝,散寒。用於虛寒胃痛。

桂根:祛風濕,散寒。用於風濕筋骨疼痛,腰痛,腎虛牙痛。

【用法用量】花1~4錢。果2~4錢。根2~3兩。

【備註】(1)另有兩種變種金木犀Osmanthus fragrans Lour. var. aurantiacus Makino與淡黃木犀Osmanthus fragrans Lour. var. thunbergii Makino,均同等入藥。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