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1.即柷敔。
相關詞條
-
柷
柷是古代漢族打擊樂器,方形,以木棒擊奏,用於宮廷雅樂,表示樂曲開始。是中國漢代樂器,曾流通於全國各大城市。柷,相傳是夏啟所作,迄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傳...
基本釋義 歷史記載 -
圉[漢字解釋]
圉 (yǔ ) 會意字,從囗(wéi)從幸。“囗”指“四面圍住”,“幸”意為“被外力控制住、不能動彈”。“囗”與“幸”聯合起來表示“一個受控禁區”。 本...
基本信息 基本字義 方言集匯 古籍解釋 -
敔
記載,如《詩經·周頌·有瞽》:“鞉磬柷圉”。“圉”為“敔”之假借字,指的是...樂曲的終結。 古代打擊樂器,在先秦的文獻中,多次提到敔和柷這兩種樂器,它們屬於“八音”中的木類樂器。 據《尚書. 益稷》記載:“合止柷敔。”鄭玄注...
簡介 文字解釋 結構與演奏方法 文化遺留 -
《周頌·有瞽》
田縣鼓⑷, 鞉磬柷圉⑸。 既備乃奏⑹, 簫管備舉⑺。 喤...柷。圉(yǔ):即“敔”,打擊樂器,狀如伏虎,背上有鋸齒。以木尺刮之發聲...瞭。樂器則列舉了應、田、鞉、磬、柷、圉、簫管,與《周禮·春官》所載“瞽蒙...
作品信息 作品原文 注釋譯文 作品鑑賞 -
周頌·有瞽
⑶。 應田縣鼓⑷, 鞉磬柷圉⑸。 既備乃奏⑹, 簫管備舉...,狀如漆桶。音樂開始時擊柷。圉(yǔ):即“敔”,打擊樂器,狀如伏虎,背上...應、田、鞉、磬、柷、圉、簫管,與《周禮·春官》所載“瞽蒙掌播鞀、柷、敔...
作品信息 作品原文 注釋譯文 作品鑑賞 參考資料 -
《有瞽》
原詩 有瞽有瞽,在周之庭。設業設簴,崇牙樹羽。應田縣鼓,鞉磬柷圉。既備...柷圉排一道。 已經齊備就演奏,還有笛子和排簫。 聲音和諧又嘹亮,雍容閒雅...、鞉、磬、柷、圉、簫管,與《周禮·春官》所載“瞽矇掌播鞀、柷、敔、塤...
原詩 注釋 譯文 賞析 -
鞀鼓
多在歷代宮廷採用,民間也廣為流傳。《詩·周頌·豐年》:“應田縣鼓,磬鞀柷圉。”《新唐書·禮樂志十一》:“四曰革:為雷鼓,為靈鼓,為路鼓,皆有鞀...師掌教鼓、鞀、柷、敔。”鄭玄註:“鞀如鼓而小,持其柄搖之,旁耳還自擊...
解析 形制和分類 歷史 現代鞀鼓 -
梁王
魏昭王 魏遫 前295年—前277年 19 4 魏安釐王 魏圉 前...
戰國 漢朝 三國 晉朝 南北朝 -
木椌
拼音mù qiāng引證解釋古代打擊樂器名。狀如漆桶,中間有椎。雅樂開始時擊之。《詩·周頌·有瞽》“鞉磬柷圉” 漢 鄭玄 箋:“柷,木椌也。”參見“ 柷 ”。 ...
拼音 引證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