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論是當今心理學最重要的理論之一。在他長期從事實驗之後,他總結認為在兒童道德發展中有六個水平。每個水平有兩個階段,且兒童的道德階值觀是順階段發展的。柯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論至今仍有其現實意義和學術價值。
實驗過程
柯爾伯格研究兒童品德心理的方法是:他編制了九個道德兩難故事和問題,讓兒童、少年和青年聽了故事以後,判斷是非,然後進行回答問題,再根據被試者的回答來劃分道德判斷發展的水平;同時又根據一系列的回答,編制了各種不同水平的量表,再來測定其它兒童道德發展的水平。
編制道德判斷故事,讓兒童聽了回答問題,根據回答劃分各種水平,這種方式是柯爾伯格從皮亞傑的研究方法中,得到了啟發而使用的,不過,不同的是,柯爾伯格編制的故事內容,難度較大些。另外,皮亞傑研究道德判斷時,被試都都是12歲一13歲的兒童,而柯爾伯格的被試者的年齡,最高達到21歲。
道德發展六階段
柯爾伯格用故事進行調查研究,發現兒童道德判斷可分為三種水平,每種水平又有兩個階段,總共分做六個階段。
前世俗水平
前世俗水平(preconventional level)或叫前習俗水平,這個水平的特點是:著眼於行為的具體後果與自身利害關係,這個水平有兩個階段:
懲罰與服從的定向階段
這個階段的兒童認為凡是能夠避免受到懲罰的行為都是好的,遭到批評指責的行為都是壞的。他們道德判斷是根據是否受到懲罰或服從權力。
手段性的相對主義的定向階段
有人也把這個階段叫做利己主義階段或交易性階段。這一階段兒童的道德評價,首先考慮的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有時也包括別人的需要,也初步考慮到人與人的關係,但這種關係常常被看成是交易的關係。凡是對自己有利的就好,否則就不好。好與壞的根據是以自己的利益為準,是比較實用的。
世俗的水平
世俗的水平(conventional level)的特點有了滿足社會的願望,比較關心別人的需要。這個水平的兩個階段是:
人與人之間的定向階段(亦即好孩子的定向)
這個階段的兒童認為一個人的行為是否正確,主要是看他是否為別人所喜愛,是否對別人
有幫助或是受別人的讚揚。
維護權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階段
這個水平的特點是兒童認識到社會秩序依賴於個人覆行責任和尊重已建立的權威。社會的秩序和自己的義務要盡力維護,為此兒童要遵守不變的法則和尊重權威,並要求別人也遵守。兒童對別人關心的範圍擴大了。兒童的道德判斷沒有脫離世俗的種種情況,也沒超過常規的準則和外部社會的某種希望。
後世俗水平
後世俗水平(Post-conventional level)的主要特點是,覆行自己選擇的道德標準。這個水平的兩個階段是:
社會契約的定向階段
在這個階段,認識到法律、習俗的道德準則僅是一種社會契約。契約是由大家商定的,是可以改變的,而不是固定不變的。一般說來,這個階段是不違反大多數人的意願和幸福的,但並不同意用單一的規則來衡量一個人的行為。道德判斷靈活了。在這個階段的人從法律上、道義上比較辯證地看到各種行為的是非善惡。
普遍的道德原則的定向階段
在這個階段,人們在判斷道德行為時,不僅考慮到適合法律的道德準則,同時也考慮到不成文的帶有普遍意義的道德準則。他們認為個人為了堅持崇高的原則可以忍受屈辱甚至可以殉難。這種道德判斷已超越某些規章制度,而考慮更多的是道德本質,而不是具體的道德準則。在越南戰爭時美萊大屠殺中唯一拒絕命令的一個士兵是
在這個水平上,柯爾柏格對他的兒童道德發展階段論,還做了縱向研究,這個研究表明兒童道德發展的順序和普遍原則。
根據柯爾伯格的說法,道德發展的整個運動是按順序前進的,階段是不能跨越的,一個人或快或慢地通過各個階段而發展,甚至在個別階段會出現一半在內,一半在另一階段的情況。但是,如果他繼續發展,他必須依照階段的順序發展。於是,便構想道德思想像其它的思想一樣地活動。通過不同道德水平和階段的進程,這個進程的特點是增長的分化與整合:發展里的每一步都比前面的一個認知結構(cognitive organization)更好,並記錄下來先前一個階段出現的一切而做出新的區分,並把區分組織到更為綜合與平衡的結構中去。道德思想被認為在它進行的時候,部分地產生它自己的材料,用平衡的,自我一致的方式擴展以容納日益廣闊的經驗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