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新中國誕生後,海南州與共和縣商業部門在查納渡口處設木船擺渡,除放渡人、畜外,還可載波汽車。二十世紀60年代初,由當地政府和民眾開始修建查納黃河懸索橋,1963年建成。兩岸橋墩由混凝土建築,設計承載量為8噸。80年代前這裡是通往貴南、同德二縣的唯一道,對兩岸人民生活,生產發揮了重要作用。1981年後因橋址處於龍羊峽庫區被拆除。
可在60年前這裡曾發生過一起“查那山走”——滑坡塌山的大災情。
查那塌山地段在龍羊峽西7.5公里的黃河南岸查那村,是沙溝河匯入黃河的三角地帶,正值黃河南來北去,又急轉向東進入龍羊峽的大拐彎處,海拔2485米,黃河緊靠凹岸。在此段沿岸長期經受著湍急流水不斷地沖刷和淘空作用,部分地段在夏秋被黃河淹沒,冬春又恢復為陸地。這裡氣候溫和、土地肥沃,牧草茂盛,黃河沿岸儘是喬、灌木林地。二十世紀初,這裡是貴德轄區的白佛領地,為旺什科部落的冬春牧場,山羊、駱駝最為適應。還有查那寺院一座,故常有商人來往,見此地最為宜農。於是民國十年(1921年),貴德商號芳茂德經理王廷璋,字貴三,從貴德雇十餘戶佃農,來此居住墾殖。他們首先將成片林木燒荒,在山根挖了一條渠引水,然後開荒種地。
王貴三僱工墾荒種地後,每年可收糧食150餘石(每石500公斤)。貴德等地農人見聞此情,相繼遷來四、五十戶人家,逐漸形成2個小村,時稱查那上莊、下莊,每莊有二、三十戶人家。王貴三住在上莊。村前可望黃河及河邊林木,後倚大山,山頂為木格灘邊緣,山上山下牧草豐美,牛羊肥壯,亦在林中養雞成群,產蛋遍地,人們常用籠框拾蛋。又有水澆地,可保豐收。此地人們正好安居樂業,真可謂“世外桃源”。
可不巧的災難發生了。民國三十年(1941年),在山頂邊沿出現裂縫,最初並不寬,來往行人可以跳越而過。至民國三十一年十二月(1942年元月),裂縫越來越大,且深不可測,人們不能跳越,開始繞道行走,若遇大風天氣,裂隙內必發出聲響,人們還以為是惡狼吼嚎。在那科學文化落後的年代,對於山體滑塌的先兆,引不起人們注意。
到農曆臘月二十七、八日,狂風卷沙滿天飛揚。至正月初一(1942年2月15日),風沙遮天蔽日,對面看不見人,連續颳風三天。初三日下午日落西山時,狂風直颳得飛沙走石,山動地搖,犬吠牛叫,一片悽慘狀,人們十分恐懼,不敢出門,皆圍坐於家中。忽然間如霹靂驚雷,震耳欲聾,一剎那間牆倒屋塌,山崩地裂,天昏地暗,查那村上莊大片山頭由南向北翻轉,垂直斷裂四、五十米。同時由南向北水平地推移到5公里之外,以至到達彼岸,移動的土堆越過黃河,堵住流水,抬高水位達一夜之久。是夜相距不到500米的查那下莊安然無恙,竟不知上莊發生了什麼事。至次日晨,仍是風沙蔽日,查那上莊一片莊院14戶人家,男女100餘人,竟蕩然無存,被山壓設,連一點痕跡也看不到。芳茂德商號經理王貴三一戶三口人遇難。黃河下游貴德等地皆不知上面出了什麼事,以至黃河水發生乾枯,眾人都跑去黃河邊觀望,隆冬時節的正月初四日,原清澈的黃河水又像秋季山洪暴發,黑乎乎的大水滾滾而來,人們才得知查那山崩塌的訊息。塌山的次日,黃河北岸曲溝、加什達等地人們只見對岸無風起土,塵土彌空,什麼也看不見。當時嚴冬水小,至夏秋黃河水漲時,才將部分被壓埋沒的房屋木料、衣物、家具等衝出水面,被下游沿岸人們所打撈。塌山所在面積南北長達2.5公里,東西寬1.5公里。有倖存在,多為外出拜年的人,歸來見此慘狀,皆痛哭欲絕。今居共和縣曲溝鄉的張涵青,當時11歲,正在麥場草堆玩耍,他是連同草堆、場面、碌碡等物一同從南岸捲入被推移的大土塊越過黃河到達北岸而倖存的,因全家人遇難,被曲溝張世長家收養作擋羊娃,解放後長大成人,並在曲溝村當生產隊長。大山崩塌時,居住在上莊下沿的幾戶人家,房屋倒塌後並未推走或深埋,受傷20餘人,埋沒膚淺的都能自拔出來。現居威連灘的王德就是原查那上莊下邊沿的人,時年8歲,當時還在灶房燒火,屋塌時正好大梁擋住身體,但雙腿被灶火燒壞,今只能屈膝跪行。在查那山滑塌這場毀滅性的災難中,國民黨中央賑濟會匯款法幣5萬元,從貴德馱運賑濟糧救濟災民。人們只得向安全地帶搬遷,重建家園,又形成查那村,已發展到97戶人家,626口人,各類牲畜有2165頭,經營水地1630畝。1985年修建龍羊峽水電站時,查那村處於龍羊峽水庫淹沒區,而今非昔比,黨和人民政府對庫區人民進行了搬遷安置工作,投資1000萬元,新辟村莊,在威連灘新打莊廓102副,修建房屋735間,人們過上了安居樂業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