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英文版《渡口集》1918年出版。全書共有78首詩,分別譯自孟加拉語的《獻歌集》(8首)、《渡口集》(5首)、《妙曲集》(5首)、《歌之花環集》(3首)、《祭品集》(8首)、《獻祭集》(6首)、《鴻雁集》(4首)、《瞬息集》(1首)、《幻想集》(1首)等詩集。有3首譯自劇本《堅固堡壘》(2首)和《懺悔》(1首),12首譯自《歌曲大全》,其餘16首是用英語創作的。泰戈爾的《渡口集》抒寫了赤熱的愛國之情。
本書是從泰戈爾英文作品第一卷翻譯的。筆者參閱印度西孟加拉邦著名泰戈爾研究專家烏奔德拉那特·帕塔賈爾查的專著《泰戈爾詩論》,對照原作,逐首作了簡析。
內容簡介
詩人在《渡口集》中施展神奇想像,以與大神對話的形式,抒寫對人生和自然的熱愛,闡述對有形與無形、自由與束縛、貧困與富有、歡樂與痛苦的真知灼見,表達了對理想社會的追求,宣揚博愛、平等、民主和愛國精神。詩作閃耀人道主義的光芒,富於哲理,耐人尋味。
作者簡介
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印度著名詩人、文學家、作家、藝術家、社會活動家、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生於印度加爾各答市一個有著深厚文化教養的婆羅門種姓的家庭。泰戈爾童年時代即嶄露才華,13歲開始詩歌創作,14歲發表第一首長詩《野花》和愛國詩篇《獻給印度教徒廟會》,15歲時出版詩集《原野之花》。泰戈爾是具有巨大世界影響的作家,他共寫有五十多部詩集,被譽為“詩聖”;他還寫了12部中長篇小說以及一百多部短篇小說、二十多部劇本和大量文學、哲學、政論,並創作了千餘幅繪畫作品和眾多歌曲。1913年,泰戈爾因《吉檀迦利》榮獲諾貝爾文學獎,進而蜚聲世界文壇。泰戈爾了解諸多不同文化及其之間的區別,對東方和西方文化的描述迄今仍是此類描述中最為細膩者之一。泰戈爾的作品早在1915年時即介紹到中國;1924年,他曾訪問過中國,對當時的中國文壇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在六十餘年的藝術生涯里,泰戈爾繼承了古典與民間文學的優秀傳統,吸收了歐洲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文學的豐富營養,在創作上爐火純青,取得了輝煌成就,成為一代文化巨匠。
媒體評論
他在遣詞造句方面,表現出質樸而高尚的趣味,他的詩歌具有獨創性作品的特點。
他向我們展現那種在蒼茫、寧靜和聖潔的印度森林中達到完美的文化:首先尋求靈魂的平靜,永遠與自然生活協調一致。 ——瑞典諾貝爾委員會主席哈拉爾德雅奈
心靈的清澈、風格的優美和自然的激情,所有這一切都水乳交融,揭示出一種完整、深刻、罕見的精神美。 ——191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梅登斯坦
從這本詩里,我遊歷了他的美麗富饒的國土,認識了他的堅韌溫柔的婦女,接觸了他的天真活潑的兒歌。我徹底承認泰戈爾是屬於印度人民的。 ——冰心
他在荊棘叢生的地球上,為我們建築了一座宏麗而靜謐的詩的樂園。 ——鄭振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