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杞縣城西南9公里金村西北隅土崗上,據傳宋代即有此樹。民國8年《杞縣誌·採訪稿》記載:“金村村後有台,高1丈,縱橫10步(5丈),台之周圍樹根盤繞,自成紋理,密不見土……上有狗脊骨樹,大小20餘株,高逾常樹,枝幹屈曲無一直者,暑季蔥蘢一色,蔭陰畝許,村人乘涼者如市。”後因崗台水土流失,現僅存5株。此樹屬落葉喬木,每年春分前後始生孿生同體葉花,形似桑葚,掛滿全樹。十分美觀。清明節前葚球綻開,一葉一花,各為一體,黃花雄蕊6瓣、微透清香;葉為互生,全邊桃形,入夏枝葉繁茂,遮天蔽日;果實圓空如椒,初呈淺綠,漸變黑綠,至褐黑成熟,夏至多數墜地。因無胚,不具備繁殖能力,分枝、壓條、掩根,挪動即死,故此樹為此崗獨有。1986年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建紅磚圍牆加以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