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明線線路

架空明線線路

世界上最早使用的長距離明線線路,是美國華盛頓至巴爾的摩的電報線路。19世紀70年代電話發明以後,明線線路開始用來傳送電話。

簡介

由電桿支持架於地面上的裸導線通信線路,簡稱明線線路。這是一種有線電通信線路,用於傳送電報、電話、傳真等。

簡史

架空明線線路 架空明線線路

1918年開始利用明線線路傳送載波電話。中國最早開放業務的長距離明線線路是天津和上海間的電報線路,建成於1881年,全長3075華里(約1537.5公里)。結構  明線線路每隔50米左右豎立一根電桿。每根電桿一般安裝1~5個橫擔,可架掛1~20餘對導線。導線通常為銅線、鋁線或鋼線(又稱鐵線)。導線固定在絕緣子(又稱隔電子)上。絕緣子一般採用瓷材料或玻璃材料製成,使導線和導線之間以及導線和大地之間保持絕緣(見圖)。中國使用的導線直徑有2.5毫米、3.0毫米、4.0毫米等幾種

傳輸

架空明線的一對導線構成一個迴路,兩端連線電話機,可以傳送1路電話。如果迴路的兩端再連線載波電話機,則除原來開通的1路電話外,還可多傳送若干路電話。例如,一對銅線或鋁線連線 3路載波電話機後,可多傳送3路電話;再連線12路載波電話機,又可多傳送12路電話,總共可同時傳送16路電話。鋼線對高頻的衰減比銅、鋁線大,所以一對鋼線除開通1路電話外,一般只能再開通3路載波電話,即同時傳送4路電話。

同一桿路上的各對導線,由於長距離平行架掛,會因電磁感應產生相互間的串音干擾。每隔一定距離將一對導線的兩根交換掛設位置,可使串音相互抵消,這種措施稱為交叉。採用不同的交叉制式,可以開通的電話電路數也不相同。採用中國1966年設計的新 8式交叉的明線線路,容量可達200多個電話電路。在同一桿路的導線中,還可選出幾對銅線或鋁線各加開一套短距離的高12路載波電話,使容量增加到300多個電話電路。

電信號經由線路傳送時,隨著傳送距離的增長而逐漸衰減,當線路長達一定程度時,必須用增音機將電信號放大再繼續傳送,才能使接收端收到的電信號不致過於微弱。例如傳送12路載波電話的銅線迴路或鋁線迴路,大約每隔100公里就需要加裝一部增音機。

特點

①明線線路設備簡單,容易架設和拆除,發生故障時較易修理,初次架設投資較少,但每一電話電路的平均建設投資則高於電纜線路。②容易受天氣、自然災害和外界電磁場的影響。③容量較小。④傳輸頻帶窄,不能傳送電視等寬頻帶信號。因此,在通信業務量較大的主幹線路上,一般採用電纜線路、微波接力通信等大容量傳輸系統;在通信業務量比較小的地區,採用明線線路比較經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