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中國北宋時期論山水畫創作的重要專著。作者郭熙,字淳夫,河陽溫縣(今河南溫縣)人,著名畫家。《林泉高致》6篇,由郭思編述其父郭熙的創作經驗和藝術見解而成。
《林泉高致》存世的古版本有北京圖書館藏明抄本、《四庫全書》文津閣本和文淵閣本等。
今存六節中“序言”和“畫格拾遺”兩節為郭思所寫,其餘四節均為郭煕之詞,乃郭熙生前所述,由郭思記錄整理而成。序言稱,郭思小時,常跟隨其父游泉石,郭熙“每落筆必曰:‘畫山水有法,豈得草草。’思聞一說,旋即筆記,今收拾纂集,殆數十百條,不敢失墜,用貽同好。”
《山水訓》一節集中敘述郭熙山水畫創作經驗和主張,認為人們生在太平盛世,想要“苟潔一身”,不一定去隱居歸向大自然,藉助好的山水畫,完全可以不下堂奧而坐窮泉壑。這是對前人提出的“臥遊”、“暢神”的繪畫美學思想的發展。又講述了山水畫家如何觀察大自然、如何汲取素材、如何繼承傳統和如何表現。這是全書的精華所在。《畫意》一節主要是強調畫家要注意藝術氣質的鍛鍊和文學修養的提高,認為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詩可以幫助畫家擴大思路,豐富想像。《畫訣》一節講的是畫面布局、形象塑造、筆墨技巧以及表現四季天氣變化等不同景色的基本規律。《畫格拾遺》是郭思記述其父的一些山水畫的情況。《畫題》一節就古代繪畫的作用發表議論,認為畫家應當有所作為。
《林泉高致》涉及面很寬,有關山水畫的方方面面,從起源、功能到具體創作時構思、構圖、形象塑造、筆墨運用,以及觀察方法等等,都有很好的說明。不少地方發前人所未發。就山水畫的創作經驗而論,它強調了如下幾點:
(一)畫家要深入觀察生活,抓取主要特徵。“遠望以取其勢,近看以取其質。”對於山水的四季朝暮、陰晴雨雪等環境下的變化,郭熙都經過認真的觀察研究,總結出不少帶有規律性的經驗,如對山水“三遠”的提出及山水在“三遠”狀態下的特徵,對山水畫創作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山有三遠,自山下仰山巔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後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高遠之色清明,深遠之色重晦,平遠之色有明有晦。”“水色春綠、夏碧、秋青、冬黑。天色春晃(明亮)、夏蒼(淡青色或草色)、秋淨、冬暗(深黑色)。”“真山水之雲氣,四時不同,春融怡,夏蓊鬱,秋疏薄,冬暗淡。”等等,不一而足。
(二)抓住富有詩意的情節,醞釀構思。“真山水之煙嵐,四時不同,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清,秋山明淨而如妝,冬山慘澹而如睡。”“春山煙雲連綿,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陰,人坦坦;秋山明淨搖落,人肅肅;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看此畫令人生此意,如真在此山中,此畫之景外意也。見青煙白道而思行,見平川落照而思望,見幽人山客而思居,見岩扃泉石而思游,看此畫令人起此心,如將真即其處,此畫之意外妙也。”帶著詩人的心懷去觀察自然,去發現自然中富有詩意的情節,再給予詩化的表現,畫面必然充滿詩意的內涵。
(三)創作時精神高度集中,反覆修改。郭思追述郭熙創作時的精神狀態:“乘興得意而作,萬事俱忘。”“凡落筆之日,必明窗淨几,焚香左右,筆精墨妙,盥手滌硯,如見大賓,必神閒意定,然後為之。豈非不敢以輕心佻之者乎。已營之,又撤之;已增之,又潤之;一之可矣,又再之;再之可矣,又復之。每一圖必重複,始終如戒嚴敵,然後畢此。豈所謂不敢以慢心忽之者乎。”這種嚴肅認真的創作態度,至今仍值得提倡。
(四)師承要廣取博採,不局限於一家。“專門之學,自古為病。”“人之學畫,無異學書。今取鍾、王、虞、柳,久必入其仿佛。至於大人達士,不局於一家,必兼收並覽,廣議博考,以使我自成一家,然後為得。”“今齊魯之士,唯事營丘(李成),關陝之士,唯摹范寬。一己之學,尤為蹈襲。況齊魯關陝,幅員數千里,州州縣縣,人人作之哉。專門之學,自古為病,正所謂出於一律。而不肯聽者,不可罪不聽之人,殆由陳跡。人之耳目,喜新厭故,天下之同情也。故予以為大人達士,不局於一家者此也。”
(五)技法要根據需要,靈活運用。“筆墨要為人使,不可反為筆墨使。”“或曰:‘墨之何如?’答曰:‘用焦墨,用宿墨,用退墨,用埃墨,不一而足,不一而得。硯用石、用瓦、用盆、用瓮,片墨用精墨而已,不必用東川與西山。筆用尖者、圓者、粗者、細者、如針者、如刷者。運墨有時而用淡墨,有時而用濃墨,有時而用焦墨,有時而用宿墨,有時而用退墨,有時而用廚中埃墨,有時取粉黛雜墨水而用之。用淡墨六七加而成深,即墨色滋潤,而不枯燥。用濃墨焦墨,欲特然取其限界,非濃與焦,則松棱石角不瞭然故爾。瞭然之後,用青墨水重疊過之,即墨色分明,常如霧露中出也。’”
對於筆墨色如何具體運用,郭熙也作了論述:“淡墨重疊旋旋而取之,謂之斡淡;以銳筆橫臥惹惹(輕輕之意)而取之,謂之皴擦;以水墨再三淋之,謂之渲;用水墨滾同而澤之(布施或鋪開)謂之刷;以筆頭直往而指之,謂之拃(手持筆順勢輕拖之意);以筆頭特下而指之謂之擢(抽拔或聳起之意);以筆端而注之謂之點。點施於人物,亦施於木葉。以筆引而去之謂之畫,畫施於樓屋,亦施於松針。雪色用淡濃墨作濃淡,但墨之色不一。而染就煙色,就縑素本色縈拂,以淡水而痕之,不可見筆墨跡。風色用黃土或埃墨而得之,石色用青黛和墨而淺深取之。瀑布用縑素本色,但焦墨作其旁以得之。”
中國古代山水畫發展到北宋中期,產生了巨大變化。突出的一點是多數山水畫家不再過隱居生活,他們也不再強調山水畫一定要表現隱居思想。郭熙作為宮廷御用畫家,適應山水畫的發展趨勢,及時從創作實踐和理論方面給以總結。由於郭熙的山水畫強調錶現詩意,可望可即可游可居,使山水畫進入一個新的境界。在筆墨技法方面,郭熙的貢獻更為突出。中國畫的積墨法和用筆法實完備於郭熙,而積墨法的完備,大大提高了水墨畫的表現力。所謂積墨法,就是用淡墨重疊數次,使畫面深潤、厚重,對畫面的模糊處和應分層次處,再用乾濃墨破醒,破醒後再用淡墨水渲染,務使達到深厚而層次分明的境界。此外,用筆方法的皴擦點刷拃擢畫,也是郭熙第一個系統總結的。而這些對山水畫的發展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元好問說:“山水家李成、范寬之後,郭熙為高品。”這個評價是恰當的。
創作背景
《林泉高致》產生在中國山水畫充分成熟的時期,集中地論述了有關自然美與山水畫的許多基本問題。郭熙認為,山石林泉勝景是“君子”所嚮往的,但他們不願因渴慕自然風光而遠離君、親,面對山水畫就可以“不下堂筵,坐窮泉壑”,充分領略自然山水的美,以解決“君子”厭煩世俗事務而又留戀功名的矛盾。用觀畫代替欣賞自然真景的所謂“臥遊”的思想,早在南朝的宗炳就已提出。但宗炳是謝絕仕途的隱士,而郭熙卻是為宮廷服務的山水畫家。因此他對自然美的看法,既不同於宗炳,也不同於以縱情山水求得精神解脫的文人畫家。
在繪畫理論史上,郭熙最早明確而具體地提出,山水畫家應當努力創造一種美的境界,使觀者“如真在此山中”,產生可游、可居的感覺,得到精神上的滿足。同時,境界的創造,又與表現山川“意態”的美不能分離,所謂“春山淡冶而如笑”、“冬山慘澹而如睡”等說法,表明郭熙看到了山水的“意態”美,同人的感情與自然景物的交流密切相關。他和同時代的蘇軾,都看到了詩畫在意境上的相通點。郭熙還強調畫家不應單純模仿一家一派,也不應拘泥於一時一地的景色,而應“飽游飫看”,廣泛攝取山水美的“精粹”,而後加以熔鑄創造,這和西方繪畫中強調實景寫生很不相同。郭熙在探求山水畫的藝術美的過程中創立了“三遠”說,即高遠、深遠、平遠,在理論上闡明了中國山水畫所特有的三種不同的空間處理和由此產生的意境美、章法美。(見彩圖)
作者介紹
郭熙(1023-約1085)〔北宋〕字淳夫,河南溫縣(今屬河南)人。熙寧(1068-1077)間為圖畫院藝學,後任翰林待詔直長,創作活動旺盛的時代正是宋神宗在位的熙寧、元豐間(1068-1085年)。工畫山水寒林,宗李成法,山石用“捲雲”或“鬼臉”皴法,畫樹枝如蟹爪下垂,筆力勁健,水墨明潔。布置筆法獨樹一幟,早年巧贍致工,晚年落筆益壯,常於高堂素壁作長松巨木、回溪斷崖、岩岫巉絕、峰巒秀起、雲煙變幻之景。神宗趙頊曾把秘閣所藏名畫令其詳定品目,郭熙由此得以遍覽歷朝名畫,“兼收並覽”終於自成一家,成為北宋後期山水畫巨匠,與李成並稱“李郭”,與荊浩、關仝、董源、巨然並稱五代北宋間山水畫大師。郭還精畫理,提倡畫家要博取前人創作經驗並仔細觀察大自然,他觀察四季山水,有“ 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蒼翠如滴,秋山明淨如妝,冬山慘澹如睡”之感受,在山水取景構圖上,創“高遠、深遠、平遠”之“三遠”構圖法。《宣和畫譜》著錄御府藏其作品有《奇石寒林圖》《古木遙山圖》《煙雨圖》《晴巒圖》《幽谷圖》《平遠圖》等30件。傳世作品有元豐元年(1078)作《窠石平遠圖》軸,現藏故宮博物院;《幽谷圖》軸藏上海博物館;《溪山訪友圖》軸藏雲南省博物館;《樹色平遠圖》卷藏美國大都會美術館;《早春圖》軸、《關山春雪圖》軸均藏台北故宮博物院。著有畫論《林泉高致》,為其子郭思纂集,為中國第一部完整而系統地闡述山水畫創作規律的著作。
郭思,[宋]字得之,河南溫縣人。郭熙子。元豐五年(一o八二)進士。善雜畫,尤工畫馬。崇寧、大觀(一一o二至一一一o)中應製作山海經圖,其中瑞馬頗得曹霸、韓乾遺法。政和七年(一一一七),提舉成都府等路茶事(《宋會要輯稿》職官四三之一○○)。宣和元年(一一一九),兼提舉陝西等路買馬監牧(同上書選舉三三之三三)。六年,為秦鳳路經略安撫使(同上書刑法二之八九)。高宗建炎四年,提舉嵩山崇福宮,卒(《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三八)。有詩話《瑤池集》(《桐江集》卷七《瑤池集考》),已佚。政和七年(一一一七)繼其父著林泉高致。《宣和畫譜、圖繪寶鑑、畫史會要》
圖書信息
書名: 林泉高致
作 者:郭熙
出版社: 山東畫報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年8月1日
ISBN: 9787807138877
開本: 16開
定價: 23.00元
內容簡介
《林泉高致》內容簡介:郭熙,字淳夫,河陽溫縣(今河南省溫縣岳村鄉西郭作村)人,後人習慣依地名稱郭河陽,官至翰林待詔直長,北宋中期最有代表性的畫家、著名的繪畫理論家。郭熙的生卒年沒有明確的記載,學者們推斷在公元1000至1100年之間。關於郭熙高壽的記載不少,如元好問之記載“元韋占以來郭熙,明昌、泰和間張公佐,皆年過八十,而以山水擅名”,故不少學者認為郭熙享年近九十歲。
圖書目錄
林泉高致
郭思序
山水訓
畫意
畫訣
畫格拾遺
畫題
畫記
許光凝跋
《四庫全書·林泉高致集》附錄
山水訣
山水賦
山水訣
畫龍輯議
附錄一 《四庫全書·林泉高致集·提要》
附錄二 郭熙畫題跋
附錄三 關於郭熙的評價
附錄四 關於郭熙山水畫的評價
附錄五 關於《林泉高致》的評價
主要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