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安橋位於鄞州區橫街鎮林村,橋始建於宋,元代後期至正年間(1341~1368年)曾有重修記錄。橋長16米,寬3.2米,為二孔石拱木廊橋。 歷代重修,現存橋樑為清代重建。
該橋為雙孔石拱廊橋,南北向橫跨於浣花溪中上游。橋全長9.7米,寬4米,南北兩橋堍各設踏跺13級。橋上建有瓦屋數楹,中間通道,兩邊有廊,其建築結構明間為抬梁式,兩次間穿斗式。木欄板高0.67米,橋墩用長方形塊石迭砌而成,結構嚴謹,製作精良。該橋自清重建後,一直來未見其有改建或添建現象,是我區境內迄今保存較完整的古橋樑之一。
萬安橋始建於北宋,是一座以石拱為基礎的雙孔廊橋。妙就妙在兩個直徑各為5米的石砌圓拱,映入水中,如滿月般,帶有幾分清雅和俏皮,因此,林村的村民還給它起了個小名叫 “洞橋”。
兩洞中間的石砌橋墩,迎水一方有分水尖,形似破冰船的船頭,有銳角迎擊激流,保護著橋墩和橋身。廊橋長9米,由16根木柱支撐著硬山頂屋面。
關於萬安橋,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林村地處四明山東口,大雷山之水經林村桃源溪入廣德湖,又注入城內的月湖。有一年正趕上大雷山洪峰期,洪水排山倒海而來,桃源溪上所有的橋都被吞噬了,惟有萬安橋威猛穩健,獨自抵抗著狂潮。眼看洪水快要淹到橋頂了,七位仙女飄然現世,她們仙拂一揮,洪水馬上退避三舍,從此萬安橋保住了。
雖是傳說,但千年洪峰始終未能衝垮橋墩,必然有因可究。經專家們實地測量,發現這與橋樑構造不無關係,萬安橋的分水尖長達4米,厚1米,兩橋洞的跨距達5米,而且橋孔高度大於桃源溪最大洪峰的高程,如此一來,萬安橋就有了足夠的泄洪空間,哪怕洪水再肆虐,淹沒了橋面木廊,雙孔石拱依舊無恙。村民們說, “萬安”二字並非單為討個彩頭,它確確實實是萬安福地。
據記載,宋代以來,林村有萬餘人口,當時桃源溪兩畔的向明街和紫泥街店面林立,市面繁榮,建橋恐怕就是為貿易和生活需要。明代詩人杜復言贊道: “桃源鄞西首鄉,林村域中巨鎮,喜山川之毓秀,羨人物之鐘靈。”
據 《桃源鄉志》記載,傳說東漢時有劉、阮兩異姓兄弟,上武陵山採藥迷了路,幸得仙女指木為桃,賜食,才得以走出山。為感謝仙女的救命之恩,兩人定居下來,栽種桃木。晉朝時,林村初成村落,現在村中的大溪,原稱浣溪或桃溪,那時兩岸都是桃林、竹園。每到陽春三月,紅綠相映,真是 “深竹桃源萬樹青,竹林桃林林隔林”。當時讀書人就以 “林”為景,把村莊取名為林村,號稱桃源。
那時的林村,有周、杜、汪、臧四大姓,有杜家天官、汪家神童、周家同知、臧家博士之稱。汪家子孫汪洙9歲即善賦詩,他的 《神童詩》為我國舊時著名兒童啟蒙讀物。如此寶地也吸引了眾多的文人墨客慕名而來。當年的林村有桃源書院、華源草堂等知名學府,桃李遍布天下。前段時間,林村還發現一塊宋代大文豪蘇軾所書的碑碣。據記載,賀知章、王安石、史浩、張孝祥等,均到過這裡或在這裡生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