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毛蟲病

松毛蟲病

松毛蟲屬鱗翅目(Lepidoptera)枯葉蛾科(Lasiocampidae)松毛蟲屬昆蟲。又名毛蟲、火毛蟲,古稱松蠶。食害松科、柏科。中國最早的記載見於1530年廣東《龍川縣誌》:“明嘉靖九年,大旱時連年發生,毛黑,食松葉盡而立枯,作繭松枝上,冬末乃化盡。”至今,松毛蟲仍是森林害蟲中發生量大、為害面廣的主要森林害蟲。從南到北,遍及全中國各省(自治區),常年發生面積達3000~5000萬畝,每年因松毛蟲災害使木材生長量減少約500萬立方米。松毛蟲毒毛刺入人體還會引起松毛蟲病。

松毛蟲

概況

[英文名] lappet

[ 科 ] 枯葉蛾科

[寄主] 馬尾松、黑松、黃山松、濕地松、火炬松等。

松毛蟲病 松毛蟲病

[為害特點] 以幼蟲取食針葉,常把葉吃光,松林似火燒狀,造成成片松林死亡,近年低山和丘陵地區為害猖獗。此外,該蟲毒毛觸及人體,引起紅腫或糜爛,毒毛污染水源,影響人體健康。

簡介

松毛蟲病 松毛蟲病

鱗翅目(Lepidoptera)枯葉蛾科(Lasiocampidae)松毛蟲屬(Tolype)昆蟲。包括繭形如卵的卵繭蛾及在樹上織巨大的帳篷狀網而群居的天幕毛蟲。成蟲粗壯,通常淡藍灰色。翅展一般25~75公釐(1~3吋)。許多種的觸角羽狀,體、足及眼上有毛。幼蟲色豔麗,每節均有垂飾狀突起,故英文名意為垂飾蟲。常群集吐絲,包被樹冠,毀壞林樹、果樹和觀賞植物的葉子。落葉松毛蟲(T. laricis)為害落葉松。多毛垂飾毛蟲(T. vellida)為害蘋果樹、楊和丁香花。

特徵描述

成蟲體長20一35mm,雌蛾翅展48—80mm;雄蛾38—62mm,體色有黃褐、灰褐、棕褐、茶褐色等多種,體色變化較大。前翅上有深褐色橫線4—5條,中室端具白點1個,亞端線由8—9個近新月形黑褐色斑組成,靠臀角處斜列3個斑點。雄蛾色較深,前翅橫線色深且明顯,中室端白斑明顯,觸角羽狀。雌蛾大於雄蛾,色略淺,觸角短彬齒狀,腹部較雄粗狀。卵長1.4mm左右,橢圓形,初粉紅色,近孵化時變成深紫色,成串或成堆產在松針上。末齡幼蟲體長40一80mm,體色有棕紅色、棕黑色兩種,頭黃褐色,中胸、後胸背面簇生藍黑 色毒毛帶,兩帶間叢生有黃白色毛,腹部各節毛簇中具窄而扁平的片狀毛,先端具齒狀凸起,體側生有白色長毛,並具一條縱貫身體的縱帶,縱帶上從中胸至第八腹節氣門上方各具一白斑點,體背中央為銀白或金黃至黑褐色。蛹長20一27mm,栗褐色或暗紅褐色,節間具黃絨毛,腹末有細長的臀棘,末端呈鉤狀捲曲。繭長橢圓形,灰白色至污褐色。表面有毒毛。

松毛蟲圖集 松毛蟲圖集
松毛蟲 松毛蟲

發生規律

河南年生2代,長江流域、安徽2—3代,廣東、廣西、福建南部3—4代,海南4—5代,以3—4齡幼蟲在樹皮縫或針葉叢中越冬。翌年3月越冬幼蟲上樹活動,4月中、下旬開始結繭化蛹,5月上旬進入化蛹盛期,成蟲於5月羽化,成蟲壽命5—9天。第1代幼蟲於6月上旬出現,2代於8月上旬、3代幼蟲於9月下旬出現,其中2代部分幼蟲在8月中旬開始滯育至1月中旬越冬,正常的2代幼蟲於9月上旬結繭化蛹,中旬羽化,產出第3代卵多於9月中旬孵化,為害至11月中旬開始越冬。成蟲有趨光性,多在夜間交尾產卵。每雌產卵數十至數百粒,卵期6一ll天,幼蟲共6齡,l一2齡群集,遇驚擾吐絲下垂,3—4齡不再吐絲,有彈跳習性,5—6齡受驚後常把頭彎向胸下部,胸部毒毛豎起。幼蟲期34—56天,以末齡幼蟲在松針叢中、樹皮下、灌木雜草上結繭化蛹,蛹期11—22天。該蟲成、幼蟲能遷移擴散為害,幼蟲常由群集趨向分散,食料缺乏時則成群向外遷移覓食。成蟲飛翔距離多在0.5—2公里。一般在海拔500m以下的低山或丘陵,樹齡10年左右,鬱閉度小且乾燥易大發生。

防治方法

(1) 封山育林,改造人工純松林。營造混交林培養多樣性的生物群落,使其利於天敵繁殖、生存。

(2)抓好越冬代及以後各代2—3齡幼蟲期噴灑50%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50%殺螟松乳油l000倍液、90%晶體敵百蟲900倍液。

(3)用2.5%敵百蟲粉劑,每667平方米 3kg噴粉。

(4)有條件的把敵敵畏、馬拉硫磷原油與二線油按1:1:3配成超低量製劑進行超低量噴霧,每667平方米用100一150mL。也可用2。5%溴氰菊酯或20%速滅菊酯原油1—2ml,對水3000—4000倍液進行地面低容量噴霧。

(5)必要時用上述菊酯類500一1000倍液進行飛機超低量噴霧。

(6)也可使用1%或2%速滅靈煙霧劑、每667平方米用量160mL或試用20%敵敵畏重煙劑9—10.5kg/平方米,該重煙劑煙雲高度為2m,放煙0.5小時後,煙雲降落至樹體上。

(7)於成蟲產卵初期,每667平方米釋放赤眼蜂10萬頭,進行生物防治。

防治方法:

(8) 保護利用天敵,可用0.5億~1億孢子/ml蘇雲金桿菌液,1~2億孢子/ml的白僵菌水劑,或5億孢子/ml的超低容量的白僵菌油劑、乳劑、水劑噴霧。

(9) 生物防治:螞蟻,灰喜鵲,杜鵑等

(10)生物藥劑苯氧威防治:

苯氧威屬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主要用於倉庫,防治倉貯害蟲,井具有昆蟲生上調節作用,如破壞昆蟲特有的蛻變.噴灑穀倉防止鞘翅目、鱗翅目類害蟲的繁殖,室內裂縫噴粉防治蟑螂、跳蚤等.可製成餌料防治火蟻、白蟻等多種蟻群,撤施於水中抑止蚊幼蟲發育為成蚊在棉田、果園、菜圃和觀賞植物上,能有效的防治木虱,蚧類、捲葉蛾等,並對當前常用農藥已有抗性的害蟲亦有效.

[地理分布]

河南、陝西、江蘇、安徽、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四川、雲南、貴州、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台灣等地。

松毛蟲病

概況

人在生活、勞作中,接觸松毛蟲毒毛或被其毒毛污染物、毛刺進入皮膚,毒素經皮吸收而中毒發病。毒素含有蟻醛類和類組胺等物質,與骨組織有親和力,先影響以蛋白多糖和膠原為主要成分的有機質的生成,進而可使骨鹽溶解,主要累及關節和骨組織,詳細的機制尚不十分明了。 臨床表現 1、接觸松毛蟲毒素後局部疼痛、刺癢,約半小時左右該處出現丘疹、斑丘疹或風團,數小時至數天可見結節紅斑、水皰、皮下小結或皮下血腫,同時可伴有低熱、乏力、頭痛、周身不適、精神不振及食慾缺乏等全身不適症狀。 2、中毒1~2周內累及關節,出現關節腫脹且質地硬,針刺或刀割樣疼痛,壓痛明顯.功能障礙。常侵犯手足1~2個小關節,多於1周左右症狀可自行緩解。同時可有局部淋巴結腫大、手足單發皮下及肌肉腫脹隆起,邊界不清,有壓痛,並於2~4周左右軟化,內有草綠色黏液,培養可發現銅綠假單胞菌。 3、部分病例表現為遊走或復發性關節炎。 4、罕見耳受犯,受罹者耳郭增厚、疼痛,甚或出現耳郭軟骨骨膜炎。 5、經治療恢復後,無關節畸形或其他關節後遺症。 6、X線檢查可見骨質疏鬆,蟲蝕樣骨質破壞。實驗室檢查紅細胞沉降率(血沉)增快,血鈣及鹼性磷酸酶升高。

松毛蟲的防治 松毛蟲的防治

急救處理

1、可反覆用膠布貼上患處,以拔除毒毛。 2、局部可塗擦1%薄荷爐甘石洗劑。 3、抗過敏藥物可控制症狀,如口服苯海拉明、異丙嗪、氯苯那敏等;亦可靜脈注射葡萄糖酸鈣;但停藥後常有反覆,故需較長時間持續用藥。 4、吲哚美辛、布洛芬、潑尼松、倍他米松等對控制關節炎類損害亦有效,但也需使用較長時間,不然易反覆。 5、繼發細菌感染可用抗生素防治,但對毒素引起的損害無效。 6、中醫辨證論治,多以清熱解毒為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