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東漢熹平四年(175),大學者蔡邕及馬日碑等諸儒奏請訂正儒家經本文字,得到漢靈帝詔準後,由蔡邕等以隸書八分體刻立石碑四十六塊,史稱"熹平石經"或"一體石經",立於太學門前。石經的內容包括《尚書》、《周易》、《春秋》、《公羊傳》、《儀禮》、《論語》等,這實際上就是中國歷史上官定的儒家經本。
曹魏文帝黃初五年(224)又興太學。曹魏正始二年(214),又在太學刻立石經二十八塊,因正始石經是用大篆、小篆、隸書三種字型所書,故又稱"三體石經"。從已發現的殘石內容看,其內容包括《尚書》、《春秋》等。
西晉建立後,依漢魏之制再興太學。鹹寧二年(276),於太學之外又立"國子學",二學並存,同為高等學府。晉惠帝時規定,凡五品官以上子弟可入國子學,六品官以下的子弟則人太學。
1931年,在辟雍遺址中發現古代碑石一方。通高3.22米,此即著名的《三臨辟雍碑》,碑中稱"東越于海,西及流沙,並時集至,萬有餘人",晉代太學規模盛況空前。
榮譽
一千九百多年前創建的太學在我國乃至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